依依惜别!在人民日报工作36年的驻外记者退休前的肺腑之言!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退休之际话感悟
刘水明
编者按:
传承,在历代人民日报人心中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它蕴含着一种归属感和一份自信心,意味着身为党报人,他们肩负着传承党报红色基因的重要任务。
退休之际,人民日报原中东中心分社首席记者刘水明与报社国际部同志座谈,与大家真诚交流,袒露内心世界,分享在党报工作36年的心得体会。
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节选资深驻外记者刘水明的退休感言,分享他的驻外心得,聆听他饱含深情的谆谆教诲,以此激励新一代的党报工作者继续追寻新闻理想、坚守新闻事业,在新闻之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很高兴同国际部同志再次见面。10个月前,我回国参加报社的年度工作会议,在综合楼二号会议室和同志们一起开过一个简短的座谈会,那个时候,我的身份还是人民日报社中东中心分社的首席记者,但10个月后的今天我来到二号会议室,已经变成人民日报社的一位退休职工,一个退休老头了。
我是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后,于1980年2月25日进入人民日报社的,到今年9月5日从埃及离任回国,在报社工作了36年半零10天。退休之际,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感悟和体会还真不少,值得与大家分享的,主要有三点。
▲刘水明在埃及开罗西郊的吉萨高地上拍摄金字塔
1
知 足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中国第一大报,她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影响,是国内其他纸媒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对于一切怀抱新闻理想、有新闻情结、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同志来说,人民日报是很好的平台。我为自己走出大学校门就进入人民日报社,并且一直干到退休,感到骄傲和自豪。而国际部又是人民日报众多部门中的一个特殊单位,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光荣集体,曾多次获得报社、中直机关乃至全国性的荣誉奖励,涌现出不少先进人物、模范人物和时代英雄;是一个积极向上、非常温馨、充满友爱、值得留恋的大家庭。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从一而终并感到心满意足的另一重要原因。现在,在报社编委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国际部驻外记者的待遇又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对于我来说,假如人生还有第二次职业选择,我仍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选择做人民日报国际部的编辑记者。今后,无论我活到多大岁数,也不管我到哪个地方去养老,人民日报国际部永远是我梦想的舞台、精神的家园和情感的寄托。(欢迎关注“金台唱晚”,微信ID:rmrbjtcw)
▲刘水明与埃及现任总统塞西(右)合影
2
感 恩
我来自农村,老家在湖南省宁乡县,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解放前只上过一两年私塾,母亲则没有读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1—10这组阿拉伯数字。我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党报的高级编辑,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国际部前后200余位同事热情帮助的结果,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国际部给了我学习、磨练和成才的机会,可以说没有人民日报、没有人民日报国际部,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在我的眼里,人民日报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国际部是一方催人奋进的沃土,我36年半的无悔年华,一生的美好回忆,都与这块天地和这方沃土紧密相连。因此,在退休之际,我对人民日报、对人民日报国际部充满依依不舍和感激之情。
▲刘水明(右)采访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
3
惭 愧
36年半,弹指一挥间,一眨眼功夫就过去了,回想我在报社工作的36年半光阴,真是感慨万千!36年半,除了1981年至1983年被交通部借调到中国援苏丹公路技术组做过两年阿拉伯语翻译、1985年至1987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脱产上过两年在职研究生外,其余时间都是在编辑记者岗位上度过的,其中两次驻外共7年零两个月,累计上夜班10余年。(欢迎关注“金台唱晚”,微信ID:rmrbjtcw)
▲刘水明(右二)在约旦首都安曼罗马古剧场同当地少年在一起
退休时回头看,与人民日报这个良好平台、与国际部这个优秀集体相比,我个人没有做出与之相称的成绩,也拿不出几篇令人满意的新闻作品,所以我深感内疚和惭愧。现在重新检视一下自己在人民日报走过的36年半,我如果再努力一点,再多下点功夫,在某些时间节点再抓紧一些,也许能做更多的事情,或者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可叹时光不会倒流,人生没有“假如”。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现在退休了,再也没有在正式岗位上拼搏、奋斗的机会了,但在座诸位特别是年轻同志,还有无数大显身手、大干事业的机会,希望你们牢牢抓住。我在岗位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常常敦促自己“当日事当日毕”,但那都是些“日计有余、岁计不足”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你们躬逢“大时代”,则要“观大势、谋大局、干大事”,充分利用在岗的每一天,争取为党报的国际新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用不懈努力书写自己壮丽的职业年华。我期待能够经常听到国际部传出的好消息,也深信你们将来比我更有出息。(欢迎关注“金台唱晚”,微信ID:rmrbjtcw)
▲刘水明(右)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采访街头烤肉店
人民日报社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要在这样的单位干得有模有样,很不容易。关于工作经验,我也谈以下三点。
1
勤学苦练
我来自农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与“文革”结束后上学的年轻同志相比,实际上接受的是极不正规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受“文革”影响很大。我从小没有学过拼音,所以离开家乡40年了,普通话还讲得很不好。我曾经对我的女儿说:“别看我比你年长36岁,但我看的书远没有你多。”我的知识根底差,见识也有限。不怕大家笑话,我18岁前只坐过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20岁去上海念书才在长沙第一次看到火车。另外,我是学阿拉伯语的,来报社前对新闻一窍不通,怎么办?唯有发奋学习,“先天不足后天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党报国际新闻编辑记者的工作。
▲刘水明与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前秘书长马吉德(右)握手
2
好问多思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因此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从“干中学”,养成“好问多思”的习惯,在实战中增长本领。国际部现在有100多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绝活”,100多人就是100多位老师。要学会择善而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进步得更快些。我刚进报社时,办报还没有告别“铅与火”的阶段,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国际部夜班助理编辑,拼版还要拿着铁尺、文章小样和圆珠笔去活版车间,在拼版台旁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当时的主编徐麟同志曾对我说:“小刘,这里的人都是你的师傅。有不懂的地方,你尽管问,不要不好意思,问到的答案印象深,不易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当编辑记者的许多要领和秘诀,要多琢磨,多思考,力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
▲刘水明(右)在贝鲁特同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握手
3
敬畏忠诚
要做好党报编辑记者,必须对这张报纸有“敬畏”之心。人民日报创刊快70年了,几代报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将她打造成了新闻舆论的“旗舰”,发挥着“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现在“接力棒”传到年轻一代人手里,年轻人所做的一切,只能为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而不能让她生锈褪色、蒙污受损。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无论是写稿、编稿,还是配图、组版,都会严肃认真,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就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去消灭和杜绝可能出现的任何差错。
老一代党报人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党报编辑记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党报编辑记者要不忘初心,对党忠诚,我认为首先表现在对待党报工作的态度上。国际部的同志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自己的身份,特别是我们的驻外记者、出访记者,往往是单兵作战,独掌局面,外事无小事,格外需要加强纪律意识,要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形象,自觉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自觉克服自身弱点,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你才会做到“糖衣炮弹击不垮,走遍天下脊梁直”。(欢迎关注“金台唱晚”,微信ID:rmrbjtcw)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微信ID:rmrbjtcw
“金台唱晚”期待您的关注!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