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驻外记者带你去看1976年的中国!

马世琨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如果把某一个年份作为历史的切面,以此观察中国社会的变迁,那么1976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灾难深重:3位伟人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震惊世界;这一年,中国命运转折:十年动乱”终于结束,中国即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社原国际部主任马世琨1976年,我在巴孟感受国内大事》一文,带您从驻外记者角度看1976年的中国。



🔹全文共1942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本文首发于“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

🔹微信ID:rmrbjtcw


1976年,中国大事频发引世界瞩目。从1月到9月,3位开国元勋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相继逝世;10月,作恶多端的“四人帮”垮台;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夺走24万人生命。这一年,我在巴基斯坦等国任常驻记者,耳闻目睹这些大事在友邻的反响,感受深刻、历久难忘。




总理去世的消息

令人悲痛又惊愕


1月8日,从广播得知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消息,我们既悲痛又惊愕。1975年下半年起,在巴基斯坦国内就有周总理要访巴的传闻,传得多了我们便信以为真,哪想到这只是巴基斯坦的一个愿望。


周总理曾4次访问巴基斯坦,在这个国家威望非常高。1956年12月他第一次访问时,达卡举行盛大欢迎集会,20万人到场,相当于该市人口的1/3。在巴基斯坦国父真纳陵墓纪念堂中唯一一件外国赠品,就是周恩来总理赠送的礼品:一个巨大的镏金花枝形吊灯。


▲1956年12月,周恩来访问巴基斯坦时,时任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到机场迎接。

▲20万巴基斯坦群众热烈欢迎周总理的到来

▲真纳陵墓纪念堂中唯一一件外国赠品:周恩来总理赠送的镏金花枝形吊灯


周总理去世不久,巴方就出了一本大型纪念画册,历数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对世界和平及中巴友谊的卓越贡献。为悼念一个外国政府首脑而出画册,巴基斯坦没有先例。




布托总理

毛泽东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宾


巴基斯坦以最高规格悼念9月9日去世的毛泽东主席。时任总理布托第一时间发出唁电,称毛主席“了解巴基斯坦人民的希望和愿望,并在他们危难的时刻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他的伟大的人格将永远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197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6版刊登布托唁电。


这无疑是由衷之言。布托总理是毛主席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宾。1976年5月下旬布托访华,因毛主席健康状况不允许,他来了好几天也未安排会见。在离开中国前他又一次提出希望见到毛泽东主席。得到秘书的报告,毛主席点头同意。他是坐着和布托握手的,对客人说:“我不大好,腿不大好,讲话也不大好。”布托说:“主席创造了伟大的历史。”毛主席回答道:“没有做出多少成绩。” 


▲1976年5月27日,华国锋陪同毛泽东会见时任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国防和外交国务部部长阿齐兹·艾哈迈德。

▲1974年5月11日,毛泽东会见布托。


毛主席逝世后,布托以总理的名义在当地最大的报纸上发表长篇纪念文章,文中说:“相继辞世的3位中国伟人,是上天派给中国的,他们已使中国有惊天动地的变化。如今使命结束,上天召回他们,伴随的也是地动山摇。”


中国领导人的相继去世,让巴基斯坦一次次笼罩着悲痛气氛。在使馆设灵堂的那些天,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排成长队,在低沉哀婉的哀乐声中,有低头啜泣的、有放声痛哭的、有伏地磕头不止的。使馆人手少,我们也被排班陪祭,一站两三个小时,气氛悲怆,令人刻骨铭心,以致日后好多年,我就怕听到哀乐,不敢参加任何追悼会。




唐山大地震

悲剧色彩的信息让人揪心


对唐山大地震,巴基斯坦举国上下表现出亲友般的关切和同情。巴政府提出,愿向中国提供任何帮助。媒体称:“中国的灾难就是巴基斯坦的灾难。”巴没有常驻中国记者,有关地震的消息全都源自西方媒体,而西方记者报道灾害向来是夸大其词。在他们的笔下:唐山已被夷为平地,立着的建筑物寥寥无几;受强震波及,天津损伤严重;北京也有房屋倒塌……这些充满悲剧色彩的信息,让家在这些城市的同志格外痛苦揪心。当时,中国正在为巴基斯坦新首都建一个大型建筑,由天津市承建,上百名中国施工人员大都家在天津。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使他们心中如焚,很多人吃不下睡不着,有的甚至当众失声痛哭。


▲唐山大地震救援


在煎熬中大家终于盼来喜讯,一封封国内派出的各单位电报发到使馆。电文很简单,但字字千金:某某同志,你全家平安,勿念。那些日子,只要有过这番经历的人,都深知家和家人的意义、都对生死别离有着更深刻的体验。


▲唐山大地震纪念碑




孟加拉国媒体报道

“北京逮捕了‘四人帮’”


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我们是在孟加拉国第二大城市吉大港采访时得知的。那天当地记者协会为我们举行欢迎酒会,期间孟加拉国记者走到我身边,示意让我跟他出去。在厅外,他递给我一张报纸,头版一条消息的标题赫然入目:北京逮捕了“四人帮”。文中说到4个人的名字。


回到住所,老袁问我对消息真实性的看法,因为我两个月前刚回国休假。我说应该是真的,我在北京时,尽管正在“追查谣言”,但很多人在言谈话语间流露出对“四人帮”的痛恨。何况一些世界主要媒体都报道了此事,它们不会把这当儿戏。


当时使馆尚未得到国内的通报,对这一重大敏感问题的回应必须有所准备,我们两人的一致意见是:含糊其词,外交辞令。在孟采访,我们被当成“总统的客人”接待,受到与身份不符的过高礼遇,大概是出于对“国宾”的尊重,始终没人问这个问题。


▲1976年10月6日,袁先禄(左二)、马世琨(左一)采访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


不过,有件与此相关的事值得一说。那时有几位中国留学生在达卡大学学习孟加拉语,他们从学校紧急赶到使馆,向主管单位文化处领导请示:“外国同学对此事很感兴趣,问这问那,该怎么回答?”该处一位领导不假思索地说:“告诉他们,是谣言!”不久,北京将“四人帮”倒台的消息公诸于世,那位领导和留学生一起陷入尴尬,随之而来的批评、嘲讽、悔恨、埋怨,可想而知。这件事听说成为警示外交人员的一个案例:对重大问题不能感情用事、信口开河、妄加评论。我等虽非外交官,同样受益。


▲1976年本文作者马世琨在伊期兰堡留影。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你一定不知道,这些名人后代都曾在人民日报工作!


你知道人民日报第一个驻国外记者站是哪个吗?


这张人民日报社三任社长和总编辑用过的办公桌,背后原来还有这段历史……


遭遇人生的滑铁卢,他放下笔杆拾起秧苗,从人民日报记者转身成为“水稻专家”!


她14岁入党,一生坎坷,命运在她身上刻下鲜明的注脚!


他是人民日报首位殉难异国的驻外记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史海钩沉

细述人民日报社史社闻、报人风骨

见贤思齐

分享新闻老记写作经验、人生感悟


如有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jttx2012@sina.com

如有问题,请致电:

010-65369433



解锁更多精彩文章

人民日报社“金台唱晚”

微信号 : rmrbjtcw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