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很懂中国的美国“老干部”去世了,人民日报原驻美国首席记者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他!

温宪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他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所带学生奥尔布赖特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国务卿。


他也是畅销书作家,所著《大棋局》《大博弈》《大失控》均为全球畅销书,成为外界掌握美国战略走向的参考书。


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美国前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曾为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做出过重要贡献。2017年5月26日,这位传奇政要、著名学者逝世,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专门发文哀悼,他就是很懂中国的美国“老干部”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日报社原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温宪《追忆专访布热津斯基》一文,从一个侧面还原一位真实的地缘战略棋手。



🔹全文共246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经作者授权推送

🔹微信ID:rmrbjtcw


追忆专访布热津斯基

温宪

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曾在卡特政府内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的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博士辞世,享年89岁。


美国前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图片来源于网络)


布热津斯基博士生前曾为中美建交和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美国工作期间,我曾多次采访布热津斯基。


较之基辛格,曾在卡特政府内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的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博士在同我谈论中国时显然更具锋芒。2013年3月7日下午,我和同事李博雅就在布热津斯基的办公室内对他进行了专访。


本文作者温宪在华盛顿采访布热津斯基。(李博雅 摄)


当时,1928年3月28日生于波兰华沙的布热津斯基还差20天就满85周岁,但身材修长、相当清瘦的他步态矫健、反应机敏。我在寒暄后首先问他:“您是怎样保持得这样健康?”布热津斯基笑着反问说:“不这样又怎么行?”


布热津斯基在办公室


布热津斯基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老照片。他特意向我介绍了一幅为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举行家宴的照片,照片上有邓小平的亲笔签名,签名日期署为“1979年1月31日”。


布热津斯基为邓小平举行家宴


那幅照片的下部摆放着2004年1月9日布热津斯基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196旅和在中国参观游览的照片。


2004年1月9日,布热津斯基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196旅。

布热津斯基在中国参观


此外,布热津斯基还特别介绍了另外一幅照片,那是2010年7月14日,布热津斯基夫人艾米莉的雕塑作品《森林斜纹》落户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情形。


布热津斯基特别介绍其夫人艾米莉的雕塑作品《森林斜纹》。


布热津斯基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图书、资料、名片等,他身后书架上满是书籍。办公室左面的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布热津斯基的一生便一直思考着这个地缘相联的世界。在这幅世界地图前,布热津斯基欣然与我合影留念。


布热津斯基在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与温宪合影留念。(李博雅 摄)


从即将召开的中国“两会”,到中美关系走向,从美国亚太政策的“转向”,再到对两国领导人的政策建议,有备而来的布热津斯基侃侃而谈。


我请布热津斯基谈一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评价。他说:“我只能谈谈我所亲眼看见的。我第一次去中国是1978年,当时的中国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我卸任之后,邓小平曾经邀请我和我的家人访问中国。我们当时选择了重走‘长征路’,从成都西部的高原开始,经过了大渡河等地。当我走到农村里去的时候,很显然,中国大部分地区还生活在后农业时代,生活非常艰苦。但当时也很明显的是,农民有了更多的主动性,能自主选择经营权了。自从那次之后,每一次我去中国,都对中国快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感到吃惊。我可以讲,中国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的人口现在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社会中,现代化程度不亚于世界任何一个城市,在有些方面,甚至是比其他地方更加现代化。因为中国的城市是崭新的,有一些城市设计得非常好,从外观上看令人印象深刻、充满活力,也有很好的品味。”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022gpy46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央电视台采访布热津斯基的视频,他表示:“长征比英雄主义史诗要深刻得多!”(视频来源于网络)


在论及中国正在致力于作为负责任大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时,布热津斯基说:“我不想进行说教。中国人民有自己的经验,中国也有很睿智的领导人,知道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总体上看,世界正变得混乱,充斥着政治、宗教和民族事务争端的世界,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无益的。我认为中国像美国一样积极参与解决全球问题是很重要的。我欣慰地看到,中美两国正合作,与伊朗进行谈判;中国也参与了解决叙利亚危机,我希望美中两国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能够有更多的合作。”


1978年5月21日,邓小平(右)在北京会见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我插话说“还有朝鲜问题”。布热津斯基说:“是的,现在还有朝鲜问题。在朝鲜问题上,美中两国确实是共同应对的。这些都是积极的。认为中国可以独立于世界,自行成功地发展的想法已经不合时宜了。中国能够通过与其他国家在解决全球事务上合作得到成功的发展。其他国家特别指美国,因为美中两国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力量比较难以衡量,不能够简单地用原子弹衡量军事力量。当然,美国在军力方面是第一。美中两国有很多可以进行合作的空间。不仅在于中东和远东事务上,也可能在非洲和中亚地区事务方面进行合作。这样做对巩固和深化两国关系有好处,对世界也有好处。”


谈到对于今后发展中美关系的建议时,布热津斯基说:“我的建议非常简单,就是双方领导人应该经常见面,能以友好和私密的形式交谈。在天安门和白宫前的仪式性的活动并不足以发展双边关系。双方必须严肃地讨论我提出的这些双边关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中国的一名老朋友,我想我有资格这样说,因为我对中国领导人是友好而直率的。”


2017年4月6日,习近平会见特朗普。(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后多个场合,我都听到布热津斯基重申这一看法。事实上,从2013年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中南海“瀛台夜话”、2015年“白宫秋叙”、2016年的“西湖漫步”,再到2017年的海湖“庄园会晤”,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形式创新的密切沟通与布热津斯基的上述政策建议相吻合。


西湖漫步

瀛台夜话

海湖“庄园会晤”(图片来源于网络)


专访结束后,我向布热津斯基呈上《美国与世界》一书。这是一部对布热津斯基与同样曾经担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的斯考克罗夫特将军于2008年春季对话编辑而成的专著。作为民主党人,布热津斯基在积极发展对华关系问题上与作为共和党人的斯考克罗夫特有着共识。


《美国与世界》


看了一眼题为《美国与世界》的专著,布热津斯基极为机敏地在该书扉页为我题词:“致温宪:让我们共同思考中国与世界!”他还特意在“中国与世界”字样的下面划了一道重点线。


布热津斯基为温宪题词:“致温宪:让我们共同思考中国与世界!”

布热津斯基为温宪题词


在我的提议下,布热津斯基还为《环球时报》读者题词:“一些思想的原料”。



布热津斯基为《环球时报》题词


一生思考着世界的布热津斯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提出来的“共同思考中国与世界”,势必成为21世纪的显学。


温宪在华盛顿一场活动开始前与布热津斯基交谈。(何小燕 摄)



注:除特殊说明外,本文照片均为温宪摄影。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红机”接通,听筒那头传来邓颖超的一席话,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这就是人民日报驻外记者!安危置之度外,他毅然签下“生死状”,义无反顾踏上这片满目疮痍、疾病肆虐的土地!


追忆 | 人民日报驻外记者眼中的钱其琛


整整20年前, 曼德拉这样对我说……


这张人民日报社三任社长和总编辑用过的办公桌,背后原来还有这段历史……


难忘75年前的红色左权,幸存的太行山老新闻人为您讲述这段悲壮岁月!


史海钩沉

细述人民日报社史社闻、报人风骨

见贤思齐

分享新闻老记写作经验、人生感悟


如有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jttx2012@sina.com

如有问题,请致电:

010-65369433



解锁更多精彩文章

人民日报社“金台唱晚”

微信号 : rmrbjtcw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