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原本据说一天22小时就能结束的俄乌战争已经打了整整两年了。
记得,两年前俄乌战争刚开打的时候,我曾经做过预判,说这场战争很可能将俄罗斯拖入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极为相似的泥潭。记得当时很多人喷我,说什么:
乌克兰不是阿富汗,
俄乌之间一马平川,
俄罗斯将士军改后能征善战,
当代朱可夫绍伊古英明锐断……
等等等等,之类的话。
如今战争打了两年了,谁对谁错呢?
我就看见这帮人都把他们当年的爆款爽文都删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说的好啊,凡事就怕看“合订本”。
好吧,如今在战争两周年之际,我们再来做个判断,说说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又会再打多久。
我们发现,在过去的两年中,作为战争的主动进攻方,宛如程咬金的“三板斧”,俄罗斯军队至少换了三种战争思路。
其实在俄乌战争刚刚爆发一个星期左右的时候,但凡稍有相关常识,判断俄军此次“特殊军事行动”已经“崴在泥里”了并不是一件非常难做的判断。因为从过去的战例看,现实中苏联-俄罗斯军队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钢铁洪流”,那都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前的老黄历了,事实上,苏军自二战结束后,就一直在修炼“斩首战”的独门秘籍,预想在未来战争中一旦对战争开始,就利用特工部门、空军加特种兵部队的多方位协同,首先打到对方首都的指挥中枢去,通过控制或消灭对方的最高决策层让敌方的整个军事系统瘫痪,随后边境上的“钢铁洪流”才会真正启动,如同麦田上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一样,将已经基本丧失战斗意志与组织度的敌军前线部队缴械。是的,与后来的美国总喊斩首,但萨达姆和本拉登其实都是战后才干掉的不同。在苏联鼎盛时期,曾经创造过不少此类“斩首战”的杰作,其中的典范比如1968年的布拉格事件中,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弹压,当时苏联派出特种兵化装成民用飞机突袭并占领了布拉格机场,随后重型军用运输机载着坦克大炮神兵天降,当天就开进了布拉格市内,五十万华约军队才随后跟进,没遇到什么抵抗,随后苏军“邀请”捷克新政府签署“友好协议”,同意苏军 “暂时留驻”。直到1990年2月,两国才签署苏从捷撤军协议。与之类似的,虽然侵阿战争在之后八年中打成了一场“烂泥仗”,但在战争刚开始的那一个月里,苏军的“斩首行动”也是非常顺利的,战争爆发当天,俄军空降特种兵就控制并击毙了拒不配合的阿富汗总统阿明,随后大军才多路跟进,迅速拿下了阿富汗各主要城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年前当俄罗斯政府宣布他们进行的只是一次“特殊军事行动”时,他们很可能是认真的,因为如果按照原计划打,这真的就是一场迅速的“斩首”。可是俄罗斯人忽略了,多年过去后,他们所面临的对手和自己,都在发生变化。2022年2月23日,当俄罗斯即将对乌克兰发动侵袭的前一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发表讲话,呼吁俄罗斯在即将爆发的战争面前悬崖勒马,并宣布“如果你们依然要做,那就来吧,你们将看到的不是我们的背,而是我们的脸。”事实证明,这个被很多亲俄者怒骂为“小丑”的总统,是说到做到的,在战争爆发后,他和他麾下的乌军进行了他所保证过的坚决而应用的抵抗,俄军“斩首战”的迷梦被迅速挫败了。而在这场挫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俄军此前大吹特吹的“绍伊古军改”基本是彻底失败的。该次军改的本来思路,第一条是“师改旅”,就是把臃肿的师改成轻型的旅,这样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另一个就是“合成营”,就是把各种技术兵器和人员加强给营,把传统的“小营”变成战斗力更强的“大营”。这两条,绍伊古看似做到了,无论是在叙利亚,还是在乌东,俄军的“营级战斗群BTG”都表现出色。那么纸上谈兵的看,尖刀BTG再加上苏式斩首战,绝对无敌啊!可是问题在于,俄军在这次军改中存在的贪腐问题和样子工程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很多号称集中了精锐的BTG并没有他们纸面上的战力,在入侵初期反而陷入了被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指挥的乌军以优势兵力“车轮战”的窘境当中。而俄军的BTG一旦被损耗掉,技术兵员和装备被消灭,短期内就很难重组了。最可怕的是俄军的精锐合同兵都集中到了BTG,其他部队的少量义务兵根本没有战斗力,于是基本就是BTG一散,二线部队马上就开跑。现如今,俄军的斩首战、瘫痪战,最终成功瘫痪的只是自己。实事求是的说,在初期的俄军进攻被挫败之后,本来乌军是有一个窗口期的,开战3个月到半年内,如果乌军是一支已经完成北约化改编、训练有素、后勤补给充足的高战力军队,完全有可能趁着俄军初期战略遭遇整体失败,国内的“部分动员”又没有完成的契机,制造几场更大的胜利,让俄军的战争信心迅速崩溃。可是由于多方因素的掣肘,乌克兰最终没有抓住这个窗口期。俄军自基辅、哈尔科夫方向完成“有序撤退”,并拿下马里乌波尔后,依靠新动员起来优势兵力完成了前线的稳定。此时绍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似乎一度失去了普京的信任,他任命“末日将军”、空天军司令苏洛维金担任俄乌战场上的前线总指挥,并且在具体的攻坚战中,让“大厨”普里戈金老板老板瓦格纳雇佣军担任越来越重要的主角。这里多说一句,很多国内亲俄“军事博主”在该阶段所幻想的什么“铁壁合围”“包大饺子”从一开始就是不在俄军高层的考虑范围内的,因为在北约的协助下,俄军所有这种大规模的军事动作对乌军“单向透明”,发动二战式的大纵深合围对俄军等同于送死。真实的俄军高层并没有俄粉们这么傻,这真的是一件让对面乌军扼腕叹息的事情。苏洛维金所想的战略其实是在地面稳固战线,构筑“苏洛维金”防线。利用瓦格纳雇佣兵和俄军少量残存精锐主动发动巴赫穆特战役那样的攻坚战,以吸引乌军兵力,防止战争主动权易手。而另一方面利用俄军的空军、导弹、自杀式无人机优势,对乌克兰后方进行持续的远程打击,以消磨乌军的抵抗意志,逼迫对方接受合约。这就是为什么在战争进行近一年的时候,俄乌战场上开始频繁爆出新闻,俄军用大量导弹、无人机频繁袭击乌克兰后方军用、民用设施,造成基辅等地屡次出现停水停电的原因。从这一时期开始,俄军也越来越不像很多支持者们当初说的那么“心善”了——不分军用民用,只要能瓦解乌克兰人斗志的东西一律能炸尽炸。我觉得,如果真能抛开人道问题不谈,苏洛维金的这套战法思路是大体对头的。作为对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顶礼膜拜的那一代俄罗斯职业军人,通过外科手术式打击逼迫敌方屈服,是他的思路,也是他在叙利亚战场上已经验证成功的模式。甚至我在想,如果没有俄乌战争,苏洛维金这种人在俄军界本来是大有可为的。他代表的是真正能让俄军脱胎换骨的“少壮派”职业军人的军事思想。苏洛维金的战法搞了半年,并没有在乌克兰战场上起到那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乌克兰后勤民生在西方支援下炸的快、修的更快。频繁的恐袭反而导致了拜登政府加快供应给了乌克兰热盼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结果就是,你看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的苏34、苏35等先进战机开始啪啪的往下掉。乌克兰最终在自身的抵抗意志被空袭消磨殆尽之前,重新夺回了制空权。下一步随着北约支援的F-16投入战场,苏洛维金战法实施的可能性就进一步走低了,甚至可能出现制空权彻底易手的情况。当然苏洛维金可能更加没想到,在他的战法彻底破产之前,他的亲密战友普里戈金老板率领瓦格纳雇佣兵团的“跳反”提前终结了他的戎马生涯。瓦格纳兵变事件过后,苏洛维金被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后重新抛头露面,却逐渐被剥夺了一切实际职务,眼下进入了提前退休的状态。然后,很乏味的,后苏洛维金时代,俄军的指挥思路,又重回到了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那一系的老套路上。由此俄乌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我想,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了。其实,出身工程师的绍伊古很难说有什么具体成型的战略思路,但其麾下的俄军的确继承了历史上沙俄-苏联军队一项看似很笨拙,实则屡试不爽的战法——说好听点,是“结硬寨,打呆仗”,说的不好听点,就是用比对方更便宜的“垃圾兵”打消耗战,打不死你耗死你。俄军的这个战争思路,如果真追溯起来,是可以一直上追到彼得大帝时代的。1700年,俄罗斯帝国主动向瑞典帝国挑战,发动了“大北方战争”,这场战争整整历时了20年,战争的结果让所有欧洲列强惊掉了下巴——号称“北方雄狮”的瑞典居然被极为落后的俄罗斯所打败,向后者割让了大片领土,退出了列强序列。表面上看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此时的瑞典经历了古斯塔夫军事改革,武器装备和军队素养都与俄军差了不止一代。怎么反而会被落后所击败呢?但事实上,“大北方战争”中瑞典军队的失败,可能恰恰失败于它的相对先进之上——由于进行了先进的军事改革,瑞典军队维持战争的成本更加高昂,同时相比于沙皇,瑞典国王的权力是有限的,受到国内议会的掣肘与制衡。不能够想彼得大帝一样调用几乎无限的俄罗斯人力资源去填充这场战争不竭的嗜血之口。所以最终瑞典的高成本战争模式被俄罗斯的低成本消耗战给拖垮了。第一,如果战争不能尽快取得让对方屈服的决定性胜利,那么更先进且成本更高的武器装备和建军思路未必是一种优势。第二,俄罗斯人,的确是世界上少有的、在掠夺他国领土时也能体现出超强耐性与坚韧的民族。我们以大北方战争的故事去反观俄乌战争目前的情况,会发现乌克兰的这种隐忧确实是存在的。很多亲乌博主会极言目前西方支援的先进武器正在陆续到账,乌克兰正在缓慢但不可逆对俄罗斯积累武器技术优势。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乌军武器北约化的另一个侧面,是其战争成本正在被逐渐推高,爱国者导弹、海马斯系统、F-16战机都很金贵,打坏了必须继续仰赖西方支援。而俄罗斯目前的战争思路显然在迅速向廉价化、消耗战化转向——
最近消息是俄罗斯正在从朝鲜、伊朗等国大量进口炮弹和弹道导弹,仅伊朗一家就提供了400枚以上的弹道导弹。当然,伊朗的弹道导弹质量如何不消多说,但这种导弹你想防住也是要用爱国者反导系统去打的,一枚爱国者2导弹的价格约为200万美元,伊朗制的弹道导弹均价才20万一枚。这样长久打下去,乌克兰岂不亏大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人力损耗上。虽然俄乌军队目前的战场伤亡比,已经达到了7:1,像阿夫杰耶夫卡这样的部分战场上,甚至一度超过了20:1,但不可否认的是,乌军目前所伤亡的,很多都是经验丰富、被派到西欧去受训过的老兵,与俄军动员一个月就能上前线的“炮灰兵”相比,是死不起人的。而乌克兰受制于国力所限,也绝对没有俄罗斯那样几乎无穷无尽的人力动员池,和超强的伤亡顿感。我觉得,俄罗斯通过这场战争,成功证明了他们至少不是精神上的“欧洲人”——但凡是个现代欧洲国家,在对他国的“军事行动”中死伤这么惨重,民众应该早就撑不住的。所以,如果未来一年中,乌克兰方面不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打破这种消耗战的模式。未来真的被俄军这样用“打呆仗”战术所拖垮,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当然,俄罗斯是否真的如它所看上去的那样能打消耗战,其民众的耐受力是否如它看上去那么强,这也是一件难说的事情。比如在一战当中,顶峰时期沙俄曾经动员了1500万士兵上前线厮杀,三个俄军士兵平均才能分一条枪,让欧洲各列强都惊呼其潜力无限、其民众耐受力无限。但正当此时,1917年春天,仅仅是因为圣彼得堡一家面包店没有面包卖了,帝国就遭遇了突然死亡。那一刻人们才明白,原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群人,真能如无感情的丧尸一般,对毫无意义的死亡耐力超强。最“要炮弹不要面包”的帝国,往往最经不起面包的攻击。
所以打了两年的俄乌战争,到底会重演大北方战争、一战、还是苏芬战争,恐怕还得再看看。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战争打到今天这份儿上,与俄罗斯最初设想的“特殊军事行动”已经相去甚远了,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代价,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希望所得——更无需说,这个“希望所得”,实现的概率也不越发渺茫。而战争打了两年,乌克兰仍在人间。乌克兰这个民族在这场战争中完成了一次浴火重生。几乎可以肯定,此战过后,这个国家会像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这些曾经被迫从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的国家一样,从俄罗斯地缘板块上被彻底剥离,完成彻底的“脱俄入欧”。很奇怪,俄罗斯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与欧洲其他民族的战争中有赢有输,有开疆拓土有失地千里,但无论哪一场战争,它几乎都从来没有获得过周边民族的民心归服。当然,俄罗斯人也不太讲究这个。不管怎样,两年来,我们见证了战火,也见证了一群人为捍卫民族独立与个体自由而献身的勇气。一切语言,在这铁与血、勇气与生命的赞歌面前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的。就让我们祝福那些勇敢的哥萨克人后裔,愿和平尽早来临,愿一切都如他们的歌中所唱的:自由的人民,终有一天,都会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
俄乌战争两周年了,觉得需要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可又觉得无法尽言,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我的公号、或购买我的小西内参吧:本文50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三连,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