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宪国:构建我国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技术体系

2016-04-19 吕宪国 赛杰奥

只有适应气候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和措施的研究及实施较少,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适应范例和系统有效的技术体系;并且,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在不同领域和区域上有重大的差异(潘韬等,2012)。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属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措施,进行试验和技术示范研究后,才能够集成不同领域和区域的适应关键技术,构建起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体系。


全球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给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深刻影响。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变化已经发生,并将持续到可预见的将来。我国地处季风气候区,幅员辽阔,地形结构特别复杂,具有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湿润到干旱的不同气候带区。伴随着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异的加剧,气象灾害频发,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及粮食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 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支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适应技术体系的研究,对减缓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遏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制订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减轻人类压力是降低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关键策略。建立生态系统适应性技术体系,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


“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技术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0CB951304)”是科技部于2010年启动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全球变化影响下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项目的课题之一,以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沙地、草地、湿地与农田)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适应技术体系的研究,确立了我国脆弱陆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最终形成了创新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可持续性原理与范式。


课题针对区域特点,选取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水分胁迫下的鄂尔多斯高原沙地生态系统、气候变暖胁迫下的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气候变暖影响下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气候变暖影响下的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主要农田生态系统,以及中高纬平原地区草地、农田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地下功能组分,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其适应性,开展适应技术与示范研究;研发气候变化影响下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技术,并建立示范基地;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技术体系。


课题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共同承担。在项目的总体框架下,课题组成员在原有扎实工作基础上,通过4 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课题既定目标。


确立了全球变化影响下我国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技术体系。针对脆弱农田、沙地、高寒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了9 个适应性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20 076hm²。验证了全球变化影响下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适应性评价指标:①针对人为干扰(放牧、过伐和农业用水)和气候变化(温度升高、降水变化)影响导致的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提出了适应技术流程和技术标准,建立了生态系统适应性技术体系;②建立了中国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适应技术示范平台,包括播种期调整和种植熟性调整的农业适应技术;水分管理、种植密度、沙埋和风蚀坑修复等沙地适应技术;接种、牧草间作、围栏等高寒草地适应技术;水位调控与人工筑巢的湿地适应技术,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为中国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方法。


《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技术体系研究》一书是课题成果的系统总结。各章内容及作者名单如下:


第一章,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从原理到实践,吕宪国、邹元春;

第二章,典型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适应技术,王培娟、梁宏、李祎君、韩丽娟;

第三章,沙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技术与示范,黄振英、叶学华、朱雅娟、刘志兰、高树琴、董鸣、张新时;

第四章,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技术与示范,尚占环、杨白洁、韩丛海、张更新;

第五章,气候变化情势下沼泽湿地植被适应技术与示范,郭跃东;

第六章,水鸟生境的适应性技术与示范,王强;

第七章,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吴东辉、常亮、闫修民;

第八章,气候变化情境下水鸟栖息地潜在分布及应对策略,郑海峰、沈国强。

邹元春对全书体例进行了统一修订。


期望本书的出版,对于国家与地方有关决策部门,以及从事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规划与管理和工程技术的生态、地理、环境、湿地、农业、草业、水资源、气象、气候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与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作者学识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衷心期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吕宪国等著《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的适应技术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一书“前言”,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46752-2


【版权申明】本文为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赛杰奥(sci_geo)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违者必究!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