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送】《创新集群三十年探索之旅》

2016-11-22 王缉慈 赛杰奥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我的座右铭,为创新驱动地方发展做出贡献是我努力的方向。光阴似箭,尽管自己分秒必争地竭尽全力去钻研,仍然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今天看历史,书中收录的论文的缺点和观点局限也在所难免,在编辑本书时,过去的论文都保留了本来面目。我常常想,人的一辈子太短,只能在一个领域钻出一点成绩,因此需要将自己的研究之旅或学术生涯记录下来,以便其他学者的继续研究和学术的发展。今天我做到了,感到很欣慰。
-----北京大学王缉慈   


关于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是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近距离合作的网络,是促进创新的产业社区,其核心是合作机构(institution for collaboration),通过合作机构的作用,可以加强行为主体的集体效率,获得协同效应。
创新集群的理论有两大渊源。其一是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理论。其二是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理论。


王缉慈教授三十余年来持续在产业集聚和创新集群的研究领域勤奋耕耘,跟踪深圳特区、北京中关村等区域的演变。本书将她的少数代表性论文和演讲稿分别汇集为“探索之旅”篇和“传道之声”篇,并穿插着她在学术研究背后的故事。书中折射了她不断追求和探索以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她对我国各类开发园区和专业城镇发展的独特观点,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制鞋业、服装业、家具业等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深入思考。


上篇“研究之旅”

收录代表作者学术思想的少数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包括手稿和在其他媒体上发表的小文。文稿之间既穿插着作者学术之旅的点滴记录和生涯感悟,也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方法。

下篇“传授之道”

有几篇演讲记录稿,比较通俗地向大众展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或许能使人们从中获得一点启示。下篇也记录了作者与相关学者交流的有关学术网络的发展历程和给年轻学生的寄语。

全书展示了作者多年学习、工作、调研、会议时留下的珍贵照片;呈现了大量生动的实地案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可供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相关管理部门的政府官员、规划工作者乃至中学地理教学人员参考。

关于我国的创新集群

我国的创新集群正在形成过程中。例如在深圳,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承接港台和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ICT)的产业转移至今,不仅涌现出华为、中兴等创新型跨国企业,吸引了富士康、伟创力等大型电子合同制造商,而且集聚了不计其数的中小甚至微型相关配套厂商。从大型通讯设备到手机、射频、数字电视等产业,迅速地发生着企业的繁衍和产业的裂变,促进了电子医疗器械、电子玩具、数字电视、数字音乐、软件等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建设硬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和吸引外资,到促进本地高新技术企业的繁衍和互动,深圳ICT 产业的创新集群初见端倪。


尽管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还会有创新集群出现,但是营造创新集群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它不是轻而易举的,其前景也不总是清晰可见的,需要排除体制障碍和进行远见卓识的审慎行动。我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集群的精髓和中国一些地方发展创新集群的道路,至今并没有得出成熟的答案。但是,我相信,随着创新驱动政策的深入,这种探索一定会继续进行下去。我相信,中国必将有更多的下一代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更多的经济行为主体进行合作与互动,更多的创新性产业社区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好消息赛杰奥新增【科学书店】功能公众号前台点击【科学书店】即可进入我社电子商务平台手机版购买本书等你来!!!




  ISBN 978-7-03-050422-7


全书呈现了大量生动的实地案例,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可供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相关管理部门的政府官员、规划工作者乃至中学地理教学人员参考。


【版权申明】本文为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赛杰奥(sci_geo)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违者必究!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