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谈的是北京“离家近”的事儿

2016-02-25 于伟、宋金平等 赛杰奥


传说中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北京“离家近”的事儿——北京都市区居住与就业空间演化模式





2000~2010年北京都市区就业可达性变化图


就业可达性反映城市中不同地区的潜在就业人口与周边潜在工作机会的匹配状况。就业可达性高的地区,就业与居住人口的匹配程度相对较好,居民的上下班通勤时间相对较短。从2000~2010年北京都市区就业可达性变化图可以看出,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可达性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先减后增的“U”形特征,表明中心区与近郊区就业可达性提高了,反映其居民居住与就业之间的匹配程度在改善。远郊区就业可达性指数只有58地区增加,101个减少,说明远郊区大部分地区居民居住与就业之间的匹配程度在下降。全市就业可达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在扩大,说明北京都市区就业可达性的内部差异拉大了。


北京市都市区的就业可达性是在住房和土地制度改革、人口和小汽车的爆炸性增长等因素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将会呈现如下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初始阶段:职住合一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仍然是以“单位大院”为载体而形成的空间格局,其所形成的居住格局更多是由单位等级所决定,从而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集聚区,如行政职能类单位和一般的商业单位主要分布在二环路附近的老城区内,形成传统的政府大院和胡同社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更多的集中在三环附近,成为知识青年居住集聚区;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三环以外,成为工人的居住地带。这一时期,由于居民的生产、生活大多是计划分配,忽略了集聚经济的效应,形成了居住与就业均衡的职住关系布局,即每个单位都集中了工作场所、居住场所,以及生活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福利设施。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居民的通勤需求较低,主要集中在各个单位大院或单位社区内部,各个单位相对独立封闭,依据不同的产业形成不同的就业中心区(如京棉二厂、石油大院等)。这种单位大院的空间布局决定了居民的居住等级与职住合一的生活模式,尽管职住空间关系较为均衡,但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得土地使用效率得较为低下。





初始阶段的职住合一模式

注:J表示就业,H表示居住


二、发展阶段:职住分离


随着土地制度与住房制度的改革,单位制度逐渐解体,居民开始自由择业、自由购房,从而打破了过去职住一体的布局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住空间不断向外推移,郊区化趋势明显,形成了多个居住组团,如回龙观社区、天通苑大型居住区、望京居住组团等;从就业层面来看,随着“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传统工业区就业人员开始向服务业转型,随着就业需求的不断增加,远郊新城在吸纳就业方面也开始发挥一定作用,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之间的产业联系逐渐增多;但是由于远郊新城产业培育较为滞后,尚未形成明显的就业次中心,因此大多远郊区居住人员仍然在中心城区或近郊区就业,就业单中心主导的空间布局结构(指就业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依然发挥着较大影响力,形成了大量早晚单向通勤流,职住分离的空间布局突出。





发展阶段下的职住分离模式

注:J表示就业,H表示居住


三、成熟阶段:职住再接近


随着远郊新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发展,郊区产业配套、交通要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就业单中心主导的空间格局开始弱化,近郊区及远郊区的就业次中心开始逐渐发挥较大的吸纳能力,形成多中心的就业空间结构。此外,都市区各个功能组团之间已经形成完善均衡的交通通达网络,就业要素在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分布更为均衡。居住郊区化与就业郊区化的逐步推进,使得通勤流向更为复杂,既有郊区到中心城区的通勤流向,也有中心城区到郊区的通勤流(就业分散化),郊区之间的通勤流向变得更为频繁。在这一阶段,由于居住郊区化与就业郊区化的不同步,可能还会出现一定的职住空间错位,但由于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都市区居民的通勤成本有较大程度下降。




成熟阶段下的职住再接近模式

注:J表示就业,H表示居住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于伟、宋金平、韩会然著《北京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化》一书。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47131-4


北京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化遵循“梳理演化过程—解析空间格局—模拟演化趋势—剖析演化影响” 的写作思路。首先, 在简要梳理中国及西方城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北京崛起为古代军事重镇并演化为帝王之都的原因, 然后从总体布局、宫殿衙署、居住与商业等方面剖析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空间结构。其次,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历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 以及在不同时期的规划指导下, 北京市主要功能区建设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再次, 采用多种数量模型和GIS 空间分析方法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同时, 采用遥感影像数据和GIS 技术解析北京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化过程, 剖析演化的动力机制, 在此基础上, 结合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设置不同的发展情景, 模拟首都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化趋势。最后, 探讨北京市近年来土地利用格局急剧变化引发的资源环境压力、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等城市问题。


【版权申明】本文为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赛杰奥(sci_geo)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违者必究!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