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丨建筑学院成功举办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信息技术方法研究进展学术论坛
2020年10月24日下午,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通过线下(清华大学建筑馆王泽生报告厅)线上(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融合的方式,成功组织召开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信息技术方法研究进展”学术论坛。现场有来自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清华大学、清华同衡、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代表40多人线下参会,线上有9980多人分布在各地分享。
学术论坛日程安排
学术论坛由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党安荣教授主持,党安荣首先以“文化遗产保护呼唤空间信息技术”为题,开启本次学术论坛,随后的十位报告嘉宾分别是车通研究员(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友谊研究员(重点科研基地广州工作站)、陈富龙研究员(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李渊教授(重点科研基地厦门工作站)、田万里经理(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伟博士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侯妙乐教授(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工作站)、高宜生副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许东明研究员(挪威科技大学建筑遗产保护)、龙瀛研究员(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
学术论坛B站直播
党安荣的开场报告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在“调研与识别、保护与管理、利用与传承”三个方面的需求,总结了空间信息技术(包括RS、GIS、GNSS、VR/AR等)的“客观性、精确性、灵活性、时空性、直观性”等五个特点,并结合重点科研基地及工作站的探索,分享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景观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园林、长城文化遗产等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阐述了文化遗产呼唤空间信息技术,并由此引出“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信息技术研究进展”学术论坛。
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党安荣作开场报告
十位嘉宾的学术报告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西安旧城近现代建筑遗产变迁研究的技术方法与成果,“南海Ⅰ号”水下考古过程中文物的全过程全方位数字化采集方法与成果,丝绸之路东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遥感监测与保护的技术方法,中国大运河(北京段)的空间信息技术分析及水质遥感监测技术,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发展,中国海龙屯土司世界文化遗产全景阐释与展示研究,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段)九眼楼数字化虚拟修复的技术方法,历史建筑遗产虚拟修复的技术方法探索,以及涵盖智能化调研、智能化评估、智能化规划、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文化遗产地智能化发展思考。
线下与线上融合分享十个报告
十位嘉宾的学术报告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案、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模型构建、价值阐释、虚拟修复、展示传播、动态监测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空间信息技术支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从数字化到信息化、再到智慧化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空进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国内进展与国际趋势,展现了空间信息技术支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的三个重要的特点【孪生、融合、智慧】:【孪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物质空间与信息空间的互动,以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对原真性的遵从,【融合】体现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多种技术方法、多源时空数据、多类学科体系的集成与融贯,【智慧】则是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目标。
此次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组织。协办单位及技术支持是上海华测和国匠城(B站)。通过网络预报名的参会人员780多名,分别来自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美国、英国、意大利、保加利亚、日本、韩国、荷兰、新加坡等9个国家,线下线上实际参会人数过万人。参会代表留言表示,本次学术论坛紧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求、展现空间信息技术应用进展。
供稿:吴冠秋
编辑:许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