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 陈忱:“跨尺度——从场地分析到设计创新”
2021年12月10日,reMIX临界工作室创始合伙人陈忱以“跨尺度——从场地分析到设计创新”为题,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进行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2021年秋季学期“清华建筑设计导师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来自清华大学校内的师生以及线上数百名听众聆听了陈忱老师的精彩演讲。
陈忱老师讲座海报
讲座现场
陈忱老师演讲
在本次讲座中,陈忱老师通过讲解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工作室在不同尺度项目中的实践,阐释对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反思与理解,并展示对于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在讲座的开头,陈忱老师以自己学习经历为引,介绍自己从对于小尺度空间的兴趣逐渐延伸至对于城市复杂性的探索。在从清华建筑学毕业后,于AA求学景观的过程中,陈忱老师逐渐探索出希望深入的问题:如何摆脱风格化的手法语言,真正通过景观都市主义的系统对于城市复杂设计的问题进行架构和创作?带着这一问题,陈忱老师前往GSD进行更加系统的对于景观都市学的学科接触和问题总结,通过多个面向未来的概念性项目,从多个空间层次探索城市问题的解决机制。在对于景观城市主义的系统化学习之下,陈忱老师提出应当坚持景观之于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当代景观应当被作为基础设施进行系统化设计,而非单纯的装饰性元素。
GSD项目之一:多层空间城市问题解决机制
带着这一对于景观与城市的系统化认知,陈忱老师在GSD的另一项目是对于新能源城市的探讨。在城市从前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过程中,除了通过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外,建筑师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耗处于两个完全相反的环境中,而可再生能源则能够成为统一场域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建筑师能通过这一空间关系的转化,对于控规产生新的指标,从而控制城市的演变方式。
GSD项目之一:新能源城市项目
景观学领域激发了建筑设计中的新原则和新理念,同时也能刺激产生新的设计活动,使景观在建筑设计中从可有可无的附加元素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海外求学探索后,陈忱老师回到国内进行跨尺度的设计挑战,最为核心的设计主张为将城市理解为复杂的动态系统,打破专业界限,打造连贯协调的现代城市建成环境。
在工作室项目的介绍中,陈忱老师以尺度从小到大为线索,将不同尺度中的不同关注点作为特殊的契机和突破口;而人的体验和动线的设计则作为统一的元素和线索贯穿始终。
不同尺度的项目尝试
陈忱老师介绍的第一个建成项目为顺义住宅,面临的问题为在同质化的高密度别墅区中回应业主对于景观的改造,并延伸至对于阳光房办公空间的需求。项目现有的别墅中存在大量未利用的空间资源,具有较高的建造质量,但同时可达性与连通性较差。故项目采用楼梯和坡道系统连通外部屋面和内部空间,以实体的屋面和通透的四周作为新置入的办公空间,并将景观和建筑作为一体进行设计,构建立体景观体系;同时置入长百余米的迷宫空间,供儿童玩耍探索。立面材质采用铝百叶,以轻盈的姿态体现新旧对比,同时也能保证私密性,形成和谐共存的缓冲层次。
置入坡道楼梯连通系统
玻璃幕墙界面与铝百叶立面
在该项目长达一年多的施工周期中,由于业主居住在其中,故不能对其原有立面产生破坏性干预,最终达成新体量触碰在原有建筑上的咬合效果。
靠在原有建筑上的新体量
另一方面,工作室在每个项目中都会进行1-2种新材料的尝试。在这一项目中采用钢格栅的坡道系统,营造漂浮效果。同时结合铝百叶的光影漫射,置入用以观影休憩的露台空间。
钢格栅坡道与露台空间
第二个项目位于宣武门教堂旁,将煤厂改造为新型共享办公空间。项目将近人的小尺度空间置入工业大体量内,对于办公、会议等功能盒子及其之外的负空间进行设计,同时引入采光和观景的盒子,通过面向院子的立面为大进深的厂房内部引入阳光和景观,用“黑色纽带”将错层的盒子空间连接成完整的体验流线。
项目设计分析图
通过自然盒子引入阳光和景观
在这一项目中,对于材料的新尝试为将钢格栅进行竖向的使用,在整体上选择隐忍的材料使用方式,从而回应作为工业厂房的场地记忆。
竖向钢格栅的使用
项目中的“黑色纽带”体系采用从钢结构屋顶吊下来的形式,从而为下层空间提供最大的使用灵活度。
纽带体系的细节考量
第三个项目为位于阿富汗的巴米扬文化中心竞赛项目,场地面积为两万平米,能够远望被炸空的巴米扬佛龛;同时建筑面积要求仅为两千平米,能够作为景观和建筑结合的机会进行一体化考虑。在这一项目中,工作室采用实验性手法,从剖面而非平面的角度进行基于过程的设计生成方案。基于当地基于穴居的生活形式,以此为灵感寻找不同的剖面形式,进行概念性总结;另一方面结合项目要求的博物馆功能,从当代建筑作品中提取对于光的利用方式的概念剖面,以此思考在战乱地带中如何体现纪念性。基于这些概念剖面,将其在模型中进行曲面混接,在长向上将洞口引向巴米扬大佛的佛龛,而在剖面上生成新的空间形式。
基于洞穴的剖面原型
将剖面混接置入场地
另一方面,项目对于如何将景观和建筑理解为基础设施的存在进行阐释,同时细化了材质的表达,营造更加强烈的空间体验。
项目成图
在这一项目中,工作室也进行了对于建筑和景观结合关系的思考:其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尊重、谦逊或消隐,而是基于需求,对于景观的放松和控制进行节奏上的切换,使其能够对于建筑的表达产生恰如其分的效果。
第二部分的项目为学校序列,首先介绍的是位于深圳的莲花小学项目。该项目的主要问题是讨论在高密度中小学中田径场的放置方法,进而影响剩余场地中的教学空间。
田径场位置比较方案
工作室对于田径场位置进行穷举比较,最终选择了将操场变形置于教学楼之上,形成重叠校园的概念。同时基于日照分析,激活场地空间,在底层和中层空间设计非正式运动空间和空中庭院,最后采用趣味竖向交通系统进行连接。
高密度重叠校园方案
面向社区花园放置图书馆,以博物馆的面貌树立文化中心的形象。
图书馆文化形象
考虑到建造工期和污染问题,项目采用全装配式设计,在标准空间中实施9m标准轴网以及重复构件和单元模块;而非标准空间中则更加凸显其非标准性,使二者形成鲜明的空间表达。
基于建造的装配式考虑
在走廊中置入家具模块,并在外立面中进行阳台系统的设计,形成多功能复合性空间。
内部空间的模块化设计
立面清晰化表达
在转角的图书馆为非标准化空间,通过书的台阶进行空间上的联系,并通过不同楼层进行使用者年级的分流。
图书馆设计
为了使孩子们都能够拥有便捷可达的活动空间,项目采用多层地面的设计理念,在整个建筑内形成立体大花园,并通过优化空间布局,使每个教室都能够在两层之内有可用的运动场地。
多层地面的运动空间
在这一项目中,工作室主要对于校园社交空间进行了讨论和反思:在传统的校园中,尚不存在专门的空间容纳不同人数的社交。项目希望置入多尺度的公共与半公共空间,为使用者提供充分选择。另一问题是传统的运动设施和球场无法满足全部小学生在放学后一起运动,需要更多的非标准场地提供活动空间。
多尺度的校园空间模式
除此之外,采用多种方式对于下沉空间的边坡进行过渡,如坡道、绿植、运动空间等,营造阳光空气的自由渗透。面对深圳的亚热带气候,项目采用完整表皮进行顶部遮阳、侧面私密性的需求回应。
基于气候条件的表皮设置
第二所学校为位于深圳的福田中学。该项目时间位于莲花小学之前,同样需要处理高密度校园问题,并解决场地周围日照敏感的百米高层所围绕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关系。同时,也需要对于操场位置进行讨论,最终选定为放置于西侧以顺应天际线角度、呼应场地西侧公园并留存空间记忆。
基于天际线的城市策略
为了解决学校入口与教学楼距离较远的问题,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将操场转动20度,将主入口空间还给城市,形成开放共享的公共区域,呼应社区价值观。同时将操场抬起,在其下方设置大型公共设施,分离可共享和不可共享的功能区域;同时结合日照测试,营造上下起伏多变的城市天际线。
方案功能布局
同时利用百米坡道结合操场,解决棘手的消防问题。
建筑的消防扑救面
最终形成开敞、没有围墙的学校,通过天桥连接中心公园。私密性的、不可共享的功能部分向内向高处设置,而可共享的部分则向外向西设置。
从中心公园看向校园正门
为了应对教学楼和宿舍的符合空间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以及可变表皮解决宿舍私密性的问题。
宿舍模块立面设计
操场西部下侧设置双门厅解决私密性的要求,并采用多层地面的空间策略提升高密度空间和自然交互的机会。主要为三层地面:操场和裙房屋面、教学楼间平台环以及屋面绿化。
多层地面策略
在开放校园的条件下,田径场能够作为社区共享使用,并且以门厅和橱窗代替围墙作为空间界面,并通过错综复杂的交通进行空间联系。
学校展览中心与公园连桥
中层的平台环作为公共空间的串联,并采用相对理性和标志性的立面设置空间线索,突出学校中作为有趣的空间部分。
宿舍空中架空层及平台
顶层的屋面绿化结合生态策略,选择相应植物种类,留出人不可上的鸟类屋面,为稀缺鸟类提供阶梯式栖息空间,形成生态融入的校园。
生态景观设计
最后一个项目为中科院深理工(筹)校园设计,题为“编码自然”。项目的关键点在于在深圳这样一个高速扩张的城市中,城市界面和自然边缘的互动关系如何定义。这一项目意指新类型研究型校园,希望颠覆传统的学校原则,从单一功能分区的传统校园转换为三元一体的创新校园,打破学院、弹性共享以及城校融合、打造开放社区。
新型校区设计策略
通过复合功能紧凑组团的聚落式,践行先锋对标未来的实验性校园,并通过多层互通内外渗透的一体化,打造为开放共享低碳生态的山水型校园。通过对于原有自然地形的充分分析,形成不同自然性质的组团,从而创造独特身份认同的可能性,让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的讨论切实地落成为不同的组团聚落。
聚落型校园
项目中希望设置联结校园的Hyperloop概念,形成高效的校园交通体系。
多层互通的连贯校园体验
深圳的山海格局对于设计同样具有指导性意义。上位规划要求城市绿道能够穿过校园体系,同时与山野步道进行连接,使学校成为山城之间的门户。结合学校周边地铁站,形成校园次入口,打造没有围墙的山水校园。
山水格局之中的校园门户
将水资源进行利用,使校园本身成为生态的先锋教科书。东侧建筑留出山和水的自然本底,而靠近城市的另一侧则会具有更高的建筑覆盖率,从而形成靠山为城市聚落、靠城市界面形成共享校园区域的格局。
项目鸟瞰效果图
吸取先前的项目经验,这一项目使用模块化的灵活肌理,通过8.4m的轴网进行满铺。裙房设置公共的功能并形成环路,其上的塔楼容纳住宿功能。以水敏聚落为例,将可持续的建筑理念体现在可感知的建筑环境之中。
模块化的灵活肌理
水敏聚落生态策略
学校的图书馆则由图书的检索序列形成上下环路通廊,打造集文化展览交流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灯笼式的半透外表皮包裹多孔实体,打造在水上的漂浮感。
图书馆设计图
最终,这一项目中通过五种聚落校园提出五种理想城市模式,展现基于场地景观分析下的对于未来校园的生态思考,实现建筑景观一体化,形成不分学科边界的完整建成环境,以城市拥抱来自生态系统的自然动态,将人的动线与体验融入其中,从而从不同角度进行建筑类型的创新。
亲自然聚落效果图
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现场师生以及线上听众与陈忱老师热情互动,针对建筑与自然的空间秩序、存量更新背景下的景观城市融合、对于未来城市模式的想象与推进以及如何避免景观都市主义的手法化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互动和深入交流。
注:深理工及莲花小学项目合作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供稿:张若恬
编辑:许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