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沪飘律师

郡主CoCo 姚俊倩CoCo
2024-09-15


一直很想写这个群体。


Ta们是上海律师,也是沪飘律师。

 

与我们对上海律师「海派精英」范的惯常认知不一样,Ta们没有光鲜亮丽的学历背景,从小县城,乃至山区,来到大城市,在上海这个拥有市场化经济大盘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打拼出自己的小天地。

 

今天,我想写万千沪飘律师中的一位,我称他为林兵哥。

 

他做过老师,卖过保险,辗转过7个城市,最后落脚上海,成为一名律师,而后创办了一家定位独特的律所。



律所的窗外,是上海的标志性城市天际线

 

我曾经给他创办的律所写过一篇专访稿,对比我采访的全球最顶尖的诉讼律所,这家律所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但是,给他们写下的这篇专访稿的传播度,却超过了自带流量光环的前者。

 

我曾经对此沾沾自喜过一小会,觉得是自己的抓点到位,能够「包装」出这么一家有特色的律所。

 

但其实,这和我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人心向背」使然,而我,写出这篇专访稿的我,也是其中,被打动的「人心」之一。

 

01

我第一次见到林兵哥,是在18年12月5日。

 

见到他的第一眼,西装的胸口别着红白相间的一个徽章,像太极里的☯️,很是显眼。因为,我很少见律师会在胸口别这类装饰。

 

后来,在我和他接触多了才发现,这是他每天都要别在身上的「信物」。

 

因为,这是他所创办的申同律所的logo。



律所的logo徽章~这是林兵哥在游学美国的时候,于《独立宣言》墙上,找到的「幸福」「happiness」二字

 

提着四四方方的公文包,他俩的衣服发型都整地一丝不苟,规整地让人惊讶,丝毫看不出来,这是早已赶了一大早路,跨越了小半个中国.全身上下,透露着那股即便奔波在路途,但丝毫没有疲倦的精气神。

 

他和律所的90后执行主任胜男,坐了最早的高铁,从上海赶到北京。夜晚,他要在一档直播节目《橙色星期三》中做演讲,我们是他的幕后策划团队。

 

为了这次直播打磨演讲,也为了写出直播前的专访文章,在此之前,我们在微信中聊了很久,对他的经历,里里外外挖了个遍。


即便已经很熟,但是第一面的印象,依旧深刻。

 

林兵哥的普通话,带着非常有特色的乡音,讲话带着第一第二第三,很成体系,从小故事到大道理,出口成章,那是毫不夸张。

 

他会直愣愣地盯着你的双眼,无比真诚地对着你说:我就是个「乡巴佬」,「土律师」,没有见过世面。

 

他出身在江西修水县的一个山坳坳里。

 


因为「合伙人家乡互访」的传统,他的老家土屋,经常会出现在他和律所同事的朋友圈里。



在他18岁之前,这个山坳坳都还没有通电,煤油柴火陪伴了他的「那些年」。考上了大学,他从山区走了出来,而后,留校做了老师。

 

这是一个在父老乡亲看起来,鲤鱼跳龙门的圈层跃迁,不过,这不是他「忠于自我」的一个选择。而后,他开始了寻找,到底什么,才是值得他做一辈子的职业,到底哪个地方,才是他安家之所。

 

在辗转了7个地方,尝试了多份职业后,最终,他定在了上海,成为了一名律师。

 

而后,创办了一家律所。

 

交谈中,他和他身边同事分享给我们的所有故事,都指向了一个很务虚的词——「幸福」。

 

他创办的这家律所,立志成为「最幸福的中国律师事务所」的律所。他们约定:一群人、一辈子、一职业、一单位、一起变老。



申同所的律所官网,图为林兵哥站在律所的标志性地点,一整面墙,写着「打造最幸福的中国律师事务所」

 

这是我太少在律师界听到的一个词,忙碌的节奏下,大家追求着客户的公平正义,却鲜少谈论自己的幸福。

 

被这个词召唤了,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一家真正靠“幸福”驱动的中国律所丨iCourt》,演讲的主题,也定在了「幸福」。

 

文章和直播,给律界带来了一股清流,也给我种下了一颗种子:


我想去他的律所,亲身去感受「幸福文化」的日常,亲身去验证,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一个「理想国」。

 


02

 


20年,当我启动《寻律2020-2021,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个项目后,我去的第一家律所,就是他创办的申同。

 

敲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突然发觉,自己和他当时从老师转行,从黑龙江走出,走了7个地方,最终找到「我心归处」,是何其相似。

 

人,在特定的人生关口,会开启一段「终于自我」的探寻之旅。

 

这个特定的人生关口,会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我都没办法准确预测,也没有必要去参考别人的时间轴,它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际遇。


但是,这段探寻之旅如果得以找到归宿,哪怕只是暂时的归宿,这一辈子,也算是少了一个「如果...那么...」的遗憾了。

 

因为,你,出发了。

 

我的这段探寻之旅,在申同所,出发了。

 

夜晚8点多下的飞机,他和胜男在机场给我接机,知道我没时间吃饭,回到胜男的家,亲自给我下了一碗丝瓜面。



亲自接机后,又亲自做面。左边为胜男,中间为林兵哥,最右为我

 

胜男,是他培养起来,最满意的后辈,没有之一,年纪轻轻,被律所全民公投,成为了90后主任。

 

用他的话来说,胜男是他这个「乡巴佬」想都没有想到,能够吸引过来的高材生。曾经的县文科状元,西南政法大学本硕,到上海来找工作,被老天牵线搭桥,来到了申同所。

 

我写过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文章截图。图中间为胜男~胜男右手边,为申同所的主任王浩律师,当时,林兵哥已经成为幕后的创始人,台前由这两位掌舵。

 

非常真实,真实到林兵哥事后吐槽,我写的这段回忆,太「露骨」了,不符合胜男「律所执行主任」的人设定位。

 

不过,90后的我和胜男,对此却不以为然:多真实地,直击人心啊。

 

我到了他的身边后,他会和我讲那些过去还有点距离的客气下,不会去谈及的槽点。我也会毫不避讳地和他讲一些后辈很不客气的话。

 

他对律所的后辈有着父母般的关心和强权指导,小到领结应该怎么打才好看精致,咖啡不能多喝,大到在上海安家,买房买车,他都一应俱全,全情参与。

 

他甚至会为了律所的后辈买房,翻墙提前去看房子里的构造,因为,中介说看不了,而他又不放心。

 

我有时候很羡慕他所里的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上海,有这么一位像父母兄长般的长辈在身边,不仅指导专业,而且还帮衬着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这是多么难得的情谊啊。



20年10月份的一个周末,在他家的后院里吃柴火饭,喝自制奶茶。逢年过节,周末假期,他经常张罗一顿「满汉全席」,邀请律所的小伙伴到他家的后院里混吃混喝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吐槽,好不容易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哈哈,又到了一位像父母般关心你的师傅身边,真是,逃不出亲情的羁绊啊🤣。

 

是的,这是远超职场上,前辈提携后辈、师傅带教徒弟的,亲情。

 

说实话,并不是每一位后辈,都甘之如饴的,当然有不适应的,离开的。

 

文化,是一种偏见,文化越强的地方,凝聚力越强,但是,排他性也越强。

 

如何看待律所伙伴,乃至合伙人的离开,这是我到他律所后,会赤裸裸去追问他和身边伙伴的问题。

 

从内心煎熬到坦然接受,从不愿被外人道到逐渐敞开,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历程。

 

对立志要打造「最幸福的中国律师事务所」的林兵哥,也是一样。

 

即便,这是「幸福文化」的感召下,汇聚起来的一群人,但是,每个人对幸福是什么的认知,确实又很难整齐划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这个认知,还会发生变化。

 

这,无关乎外界评价的对错,只关乎自己。

 

如果这个地方是你认定的幸福,那就选择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这群人,一起守护这份幸福。

 

如果不是,没关系,请继续出发,去追寻自己「幸福」的应许之地。

 

03

 

我曾经和他、胜男三个人,在深秋夜晚的陆家嘴CBD,压马路。



这是我们仨个来自小城镇的青年,对上海国际化大都市认知的第一标志地。

 

2015年,我读研时期,我在这里的一家律所实习,开启了我对海派精英律师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穿着凉鞋短裤衩,就这么闯入了律所的办公室,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格格不入,难登大雅之堂。

 

中午狼吞虎咽地吃着上海阿姨做的精致饭菜,也没有发现,自己不仅吃的比男生还多,吃饭声音还特别大,被来探班的美国合伙人吐槽。

 

我曾经一度很难直面自己职业生涯之初,这些很shameful的画面。

 

而后,也一度想要成为「海派精英」律师中的一员,褪去我小镇青年的狭窄视野和固有陋习。我为此努力过,出国读书包装自己的学历,改变着装包装自己的外表,挤进高逼格的律所包装自己的经历。

 

我也短暂地以为,我真的成为了所谓的精英,沾沾自喜。

 

但是,我发现,我活的,越来越不自我了。这些外在的包装,填补不了我内在的空虚。外在的包装越多,我的内在,反而越空虚。

 

潜移默化的忠于自我和冲动难耐的个性使然,我走向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正如林兵哥在满是海派精英律师的上海,走出了沪飘律师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申同所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在这些看起来和律所业务没啥直接关联的大梦下,他也有无比务实的一面:他憧憬着申同人数过百,年创收过亿的那一天。

 

在陆家嘴CBD,他带着我和胜男,来到了他最开始来上海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的办公地点,当时,他还没成为一名律师。

 

跨行做律师,没有学历和经历的支撑,他的起步非常艰难。最开始,偌大的上海,没有律所愿意接纳他,卖保险,是他当时的折中。

 

靠卖保险,他拿下了在上海的第一桶金。物质有了一些基础的保障后,他以免费的劳动力说服了一家律所接纳他,开启了自己的律师生涯。


 

04


他做律师的故事,一篇文章,是讲不完的。

 

已经3000多字了,达到了一篇微信文章所能抓住的注意力的承载极限了。


感谢你们的耐心,看到了现在,这是被短视频潮流瓜分的注意力下,难得的时间打赏。

 

如果大家对林兵哥做律师故事感兴趣,可以戳下图链接,到这本书里瞅瞅。



这里不仅有他的故事,更有系统的、毫无保留的律师执业经验总结。

 

今天2月20日,夜晚8点30分,他也会出现在这个直播间里,和你一起聊聊天。

 

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预约直播。




---


对啦,文末又和大家打广告啦~


《法律服务产品化落地指引》是我第一次系统地将这5年来和300+律师团队,从市场端到作业端,实践法律服务产品化的经验和教训给写出来的成果。


它也可能是现在市面上第一本系统讲法律服务产品化方法论的工具手册。买这本10w字的小手册


199元一本,全彩印,300多页,顺丰包邮。


对了,得等个5天左右发货,因为,它又断货了😅


册子介绍,戳:

5年,300+团队辅导经验,总结出法律服务产品化的3个公式》》》》


我的介绍,戳:

你好哇,我是姚俊倩CoCo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姚俊倩CoCo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