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汤建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及其深刻启示
马纯红:
基点·共识·功能: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话语表达
健康伦理专题
[荷兰]塔马尔·沙龙:
数字资本主义在健康研究领域对公共利益价值的重构
朱海林:
公共健康的责任伦理之维
法 学
李挚萍,杨雷:
“自然恢复为主”的规范内涵与法律实施机制
高利红,李胤: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的完善
——党规与法律的互补与融贯
向嘉晨:
党的领导入法的文本表达:实践样态与完善进路
经济学
乔彬,代沛鑫: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共聚的效应研究
冯来强,贺炳旭,孙会谦:
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效应
新闻传播学
王战,靳盼:
网络社群背景下的品牌建构研究
谢亚可,向志强:
基于制度距离的中国对外传播分层策略研究
三农问题
陈美球:
“藏粮于地”战略:路径依赖与实施策略
陈义媛:
嵌入性劳动管理:农业中的雇工监督机制研究
哲 学
易显飞,胡景谱:
人工情感技术的不确定性及引导机制构建
管理学
曹海林,任贵州:
从“精细化”到“精准化”: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逻辑转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及其深刻启示
汤建军
摘要: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伟大理论创新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始终胸怀天下,强化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过程中,自信自立把握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由此才能在两种主义、两种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竞争中赢得社会主义光明的未来与前途。
作者:汤建军,男,博士,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2
基点·共识·功能: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话语表达
马纯红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唤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出场。全人类共同价值因其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点而更具理论生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支撑和实现可能。全人类价值是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追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互构互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话语标识性概念和中国话语表达。新时代,以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作者:马纯红,女,博士,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数字资本主义在健康研究领域对公共利益价值的重构
[荷兰]塔马尔·沙龙
摘要:近年来,所有主要的大型消费科技公司都进入了健康研究领域。这种"健康研究的谷歌化" 引出一个问题:在研究中,公共利益如何得以维系?只有将"健康研究的谷歌化"置于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中,才能更好地突出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问题。以往的研究通常把"健康研究的谷歌化"框定在一个双重的、不可通约的分析逻辑中,其中: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对立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立的。虽然有助于揭示数字资本主义的剥削潜力,但是这种分析逻辑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只承认关于公共利益的一种理解。通过借鉴博尔坦斯基和泰弗诺的价值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健康研究的谷歌化"对公共利益的价值进行了多重塑造,其不仅包括公民价值(为社会做好事),还包括市场价值(创造更多财富)、工业价值(提高生产效率)和项目价值(创新和实验)以及活力价值(促进生命健康)。如果把治理方案看作是一系列价值准则的组合,那么就可以设计出实现和保障公共利益的治理方案。基于此,提出研究进路:探索和构建更丰富的体现公共利益的价值准则体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估,最终制定出能确保"公民"价值的可行治理方案。
作者:塔马尔·沙龙(Tamar Sharon),女,博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哲学系教授。
公共健康的责任伦理之维
朱海林
摘要:责任伦理是公共健康伦理的实质和核心范畴。角色责任意识、整体责任思维和道德自律精神作为责任伦理的基本要素和本质特征,也是公共健康伦理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属性。公共健康道德责任的主体包括公共健康专业人员和政府、媒体、企业及公民个人等公共健康活动内外所有相关者,前者承担公共健康职业责任,后者与公共健康专业人员一起承担共同责任。公共健康道德责任的内容包括追溯性和前瞻性两种性质的责任,前者是以追究公共健康主体行为过失为主的过失责任,后者是针对公共健康活动风险、以未来行为为导向的预防性责任。公共健康道德责任的限度呈现出从“有限责任”向“无限责任”延展的趋势,前者是主体在公共健康活动中的角色责任,后者则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类健康负责的普遍的社会责任。
作者:朱海林,男,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然恢复为主”的规范内涵与法律实施机制
李挚萍,杨雷
摘要:“自然恢复为主”是我国生态修复领域的指导思想与重要原则之一,指主要依靠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组织能力来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近年来,这一表述在各级政策、法规文件中被屡次提及,围绕相关要求衍生出的诸多释义与解读持续吸引多方关注。尽管“自然恢复”一词作为发轫于生态科学界的专有名词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科学内涵,但若对“自然恢复为主”同样采取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方法进行同质化解构,恐将致其难以为修复实践提供清晰、明确的法律指引。为进一步探究“自然恢复为主”的法律内涵,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在规范性文件与生态科学领域的演变历程,在对比其应用场景、本质要求及主要措施之后,重新阐释了“自然恢复为主”在规范层面的应有之义。围绕相关机制的建构难题,“自然恢复为主”的法律实施须以法理层面的价值引导为前提,以自然恢复力之法律载体的确认与保护为重心,以制定规则化的适应性管理要求为保障,以实现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下的刚性约束为旨归。
作者:李挚萍,女,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的完善
——党规与法律的互补与融贯
高利红,李胤
摘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是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职责的重大制度创新,该制度横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目前仍存在规范逻辑冲突、价值标准不一及引导功能不足等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及权力运行实践中,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资源,真正有效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的评价及引导功能,应实现损害追责制度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互补与融贯,即推动达成损害追责关联规范一致性,以法律评价体系的价值目标为导向,将依规治党与政府自我规制相关规范融入法律价值评价体系中,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规制边界和作用范围内构建、整合损害追责制度。具体实现路径上,可通过体系化解释准确划定追责对象范围,区分规制功能以党内法规对党内事务进行规范产生溢出效应提升政府法定履职能力,对责任形态进行类型化梳理,明晰各类型责任认定标准与担责形式,从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
作者:高利红,女,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领导入法的文本表达:实践样态与完善进路
向嘉晨
摘要:立法融入党的领导既是加强党对相关工作领导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党的领导法治转型的必然结果。从当前立法实践看,法律法规写入党的领导主要通过“政策性(宣示)表达”“职权性(权力)表达”“责任性(义务)表达”三种基本类型予以呈现。囿于入法技术标准化建设滞后、立法主体认识水平差异以及重内容轻形式的思维局限等因素,党的领导入法的文本表达在条文表述规范、语词表述规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确立统一的党的领导入法文本表达技术规范、健全党的领导入法文本表达的审查程序、提升立法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应成为党的领导入法文本表达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可循进路。
作者:向嘉晨,男,博士,汕头大学法学院讲师,汕头大学党内法规与备案审查中心研究成员。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共聚的效应研究
乔彬,代沛鑫
摘要:平台经济的出现使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依托于社区化、模块化生产的无边界性的虚拟集聚,产业分工也呈现出与工业经济完全迥异的模式。基于此,使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推演出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共聚的内在机理,以及数字经济通过放大区域比较优势影响专业化分工进而赋能产业共聚的作用机制。以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广义空间面板自回归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共聚的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产业共聚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业共聚,专业化分工是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共聚的主要传导途径;(2)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于产业协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数字经济对二三产业的空间共聚促进作用更强,更有利于一体化发展。研究贡献在于进一步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共聚的相关研究,为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思路。
作者:乔彬,女,博士,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冯来强,贺炳旭,孙会谦
摘要:以201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能有效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力度越大,企业研发投入越高;在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审计监督质量越高的企业中,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本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产业政策实施可能发挥正向作用的原因,在内容上拓展了产业政策的研究边界,区分了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与以往产业政策的差异,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府制定有关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冯来强,男,博士,吉首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网络社群背景下的品牌建构研究
王战,靳盼
摘要:网络社群文化是网络共同体共享的价值观、仪式和精神意趣,而品牌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符号则是网络社群文化的外在表征。网络社群文化不仅形塑并引领着成员的观念与行为,而且还催生了社群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它体现为成员间交流与交换行为的互渗、信息共享与分享模式的对流,并推动品牌由“物格”向“人格”的价值转向。因此,网络社群背景下的品牌建构理念应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品牌开放”为导向,品牌传播策略也应向“链接社群”的方式转换。
作者:王战,男,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制度距离的中国对外传播分层策略研究
谢亚可,向志强
摘要:作为非地理空间距离,制度距离不仅制约本国与他国之间的信息交互、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的数量与质量,更制约他国受众对本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与评价。制度距离对对外传播效果产生负效应,符合“外来者劣势”理论,因为制度距离小,彼此信任度高,摩擦阻力小,传播成本低,因此与他国之间的信息交互量增大,文化交流增多,社会交往更为频繁,国家形象认同度更高。制度距离是中国对外传播目标国选择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将所选择的32个样本国的政治制度距离、经济制度距离均划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为中国对外传播目标国选择次序的依据,其中距离最小层次国家为当前重点传播目标国。越南和俄罗斯均为最小层次国家,是当前中国最为重要的传播目标国。政府应将当前相对有限的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等传播资源投入重点传播目标国中。
作者:谢亚可,女,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藏粮于地”战略:路径依赖与实施策略
陈美球
摘要:“藏粮于地”是我国面对时代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而形成的核心粮食安全战略,客观剖析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路径依赖,明确相应的实施策略,对于切实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国“藏粮于地”目标实现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石,“藏粮于地”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二是要立足于现有耕地的产能提升,聚焦于耕地的质量建设;三是要着眼于全球化的粮食保障,“藏粮于地”需要国内外的统筹;四是针对保护性耕作是“藏粮于地”的内在需求,配套制度创新至关重要。为此,“藏粮于地”战略的实施策略在于:一是提高公众耕地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为“藏粮于地”作贡献的社会氛围;二是严防耕地“非农化”,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三是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区域耕地质量整体提升;四是提高耕地实际耕种者的质量保护意识,严格规范耕种行为;五是加强相关制度创新,提升耕地质量建设工程的实效;六是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维持耕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作者:陈美球,男,博士,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嵌入性劳动管理:农业中的雇工监督机制研究
陈义媛
摘要:农业中的劳动监督问题一向被认为是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难题之一。不同类型的规模经营主体在雇工行为上有相似之处,即在生产基地建立之初以大浪淘沙的方式挑选出少数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人作为长期雇工;在农忙季节,雇主会雇用短期的季节工作为补充。内生型规模经营主体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资源,以“工资+人情”的方式对工人进行柔性监督,并通过发掘“领队”的方式对工人“分而治之”,以减少监督成本。缺乏在地社会资源的外生型经营主体则通过再嵌入村庄社会的方式来复制上述机制:一方面,他们与雇工建立人情往来,将自己融入本地社会关系网中,实现策略性的“本地化”;另一方面,他们寻找本地“代理人”来化解劳动雇佣和劳动监督难题。
作者:陈义媛,女,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人工情感技术的不确定性及引导机制构建
易显飞,胡景谱
摘要:“人工情感技术”作为信息科学前沿分支,通过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使机器具有识别、理解、表达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然而,人工情感技术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人类情感发生机制及其分类标准的不确定性、技术设计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使用的不确定性等。以具有现代技术典型特征的人工情感技术作为伦理实践情境,通过助推人工情感技术“负责任创新”的实施,构建预测与反思的伦理评估机制、利益攸关者责任共担机制、基于道德自省的跨学科合作机制、立体化科普能力建设机制等,将人工情感技术研究引向“技术”与“人文”融合的和谐发展进路。
作者:易显飞,男,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精细化”到“精准化”: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逻辑转向
曹海林,任贵州
摘要:“项目进村”是国家力量嵌入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变量,也是重塑国家资源分配体制的重要渠道。现行资源下乡体制下,乡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构筑了一整套“精细化”的公共产品分配、管理和输送体系,这在确保国家意图高效率投射乡村的同时,也因过度技术性的流程把控削减了对乡村实际面向的关照,从而出现产品供需脱节、服务目标替代、内生服务能力削弱等“公共服务弱化”的意外后果。对此,厘清涉及“需求识别”“定向配置”“长效管理”等价值的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逻辑,对改善“项目进村”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时下乡村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不仅应推动现有服务资源供给评价方式和多元参与模式的改良,也应促进公共服务数字赋能和内生机制的革新,实现“过程精细”和“结果精准”的有机结合。
作者:曹海林,男,博士,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微信编辑 曹紫仪 责编 复审 粟世来 终审 易必武
(非付型样,以印刷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