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映画]蝴蝶的舌头,触动最深的痛

青听间 2022-03-28
蝴蝶的舌头,触动最深的痛

作者:青谷



 出品:西班牙
导演:胡赛•路易斯•库尔达
主演:弗尔南•戈迈兹、曼努尔•洛扎诺
 

1999年,《蝴蝶的舌头》在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展映时,曾引起极大轰动。过了20年,重温极端时代里人性蜕变的一幕,它使我受到的震动,带给我哲理的思考和对人间不幸的感慨,依然撞击如海涛不能停息。

 

《蝴蝶的舌头》本没有特别之处,像常见的蝴蝶一样轻盈、美丽而单薄。一段往日旧事的回忆,一老一少主人公之间的经历,就像影片刚开始那样,淡淡的音乐隐约而来,带出一帧帧被生活之河淡化了的相片……假如这仅是一个清新、质朴的故事,那便想错了。

 


影片的奇妙之处在于,选取了西班牙现代史上一段不平常的岁月——自1931年西班牙共和国成立到1936年弗朗哥法西斯军人政权上台,轻盈飞舞的蝴蝶背后,艺术家克制着内心的极度痛苦,将巨大悲情寓于清新与恬静中,举重若轻、欲泣而歌,娓娓叙说了在强权政治高压下,人性反抗的微弱无助,也像蝴蝶的叫声一样,是一种哀伤的美,激荡人的灵魂。

 《蝴蝶的舌头》片段
 

片中有好几段老师带孩子到野外扑蝴蝶的戏。丹老师还送给他所喜欢的小孩玛多一个捕蝶器。他说:“小心,别弄伤它,蝴蝶太美了,有四只翅膀,色彩和光泽是因为一层叠一层的鳞片,就像屋顶的瓦片……它的舌头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学意义上的蝴蝶是如此之美,而社会学意义上的蝴蝶则向我们展现了它的严酷而沉重。
 

第一次看《蝴蝶的舌头》,男孩子玛多的心灵蜕变使我震惊不已。这是一个远离政治活动中心的偏远乡村里的孩子,一个善良而怯懦的裁缝家的孩子,一个刚刚踏进校门接受教育的孩子,影片由他不露声色地牵引出与父母、老师、小镇上的同学及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关系,由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尚不可理解的世界。艺术家也像生物学家细心研究蝴蝶一样,用了人性的显微镜透视并记录了一个孩子的人生“蜕变”,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揭示了政治风暴袭来时,政治高压下的人性扭曲与畸变。
 

生物常识告诉我们,蝴蝶的蜕变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命周期,最终变成美如鲜花的生命,为世界增添了斑斓。而人的蜕变呢?也许,作为玛多成长变化的见证人——丹老师最清楚:当他第一次从玛多母亲身边接过这病弱的、既害羞又敏感的孩子,直到最后一次自己被押上囚车告别乡邻时,见到玛多竟与一群追踪囚车的孩子一样,向自己投掷石块,他震惊了,也理解了。而这一切又是怎样开始的呢?
 

玛多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正躺在床上,清澈的眼睛是那么纯净、可爱。他告诉睡在另一边的哥哥说,他不想到学校去,怕挨打,他想学叔叔那样逃离战争,到自由的地方去。这说明,玛多自幼便在内心向往自由、和谐的生活。
 
有一回上课,丹老师向学生出了这样的考题:如果公鸡下蛋,是在西班牙与法国的边境上,那么鸡蛋应该归谁?当有学生站起来回答“西班牙”而引起大家哄笑时,玛多却举起手,认真地对丹老师说:“公鸡不下蛋。”他得到丹老师的肯定。这又说明,玛多的心灵是如此纯真,单纯中见正直。
 
 
有一次野外上课时,玛多突然哮喘病发作,是丹老师及时采取措施,将他抢救过来。后来,在玛多父亲坚持要为丹老师做一套西装表示感谢时,玛多早已悄悄等在一边,拿纸笔记下了丹老师的衣服尺寸。这又说明,玛多是一个既懂事又重感情的孩子。
 

正是这样一个天真、可爱,大有造就的孩子,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突然变成了“仇恨的恶魔”呢?有一回,玛多参加葬礼回来,向丹老师询问“人真的会死吗?”,有一段他俩的简短对话:
 

丹老师:“大人怎么说?”
 
玛多:“妈妈说,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
 
丹老师:“你怎么想?”
 
玛多:“我好怕。”
 
丹老师:“我们是否把这当作秘密。世上本没有另一个世界,恨和恶才是地狱,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
 

结果不幸言中。曾给过玛多无限呵护与关爱的丹老师,在政治风暴袭来的时候,他面临险恶凛冽相对,但面对玛多投来的石块和恶毒的咒骂,只有无言。镇上大多数人迫于政治高压,都像玛多的父母一样,只想保全自家性命。仓皇离家时,玛多母亲叮嘱哥哥:“假如有人说,就说父亲从来没有反对过牧师,也不是共和党人。”又转而叮嘱玛多:“小心听着,爸爸从来没给老师做过西装,明白吗?”玛多最先反应和最真实的回答是:“他做过。”而当他面对母亲激愤的辩词:“他没有,明白吗?他没做过!”玛多微弱的反抗失去了力量,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现实的世界。的确,孩子正是通过观察父母所行的事而知道怎样生活的。玛多也许还记得丹老师说过的话:“狼永不会与羊群和平相处影片结束时,像丹老师那样不屈不挠争取自由的生命,一个个被押上囚车,他们在多年相处的乡邻面前,突然间成了“混蛋”、“叛徒”、“小丑”、“杀人犯”……玛多的母亲也在人群中鼓动玛多和家人一起咒骂他们。
 




看到玛多投石动作定格成最后一个画面,我意识到这不过是一段过去的历史;但在淡淡回忆中,影片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触动人心最深处的痛。正如特蕾莎修女说的:今天,我们在这世界上所要承受的苦难愈来愈多。人活着,除了需要口粮外,也渴求人的爱、仁慈与体恤。今天,就是因为缺乏相爱、仁慈和体恤的心,所以人们的内心极度痛苦。在人际间的仇恨与恶毒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时候,我只能又一次带着深深伤感去体会——爱是最难的。
 
蝴蝶的叫声注定微弱,因为心存冷漠、心如死灰的人根本听不见它。但在我眼里,蝴蝶依然以它小小翅膀,努力承担人类相爱的极大奢望!我想人到世间走一趟,能像蝴蝶一样美丽地活着,多好啊!

 本文为作者青谷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推荐阅读

  [ 周末映画 ] 90年代香港女星,她们告诉了世人什么才叫风华绝代!
  [ 周末映画 ]“他被枪决了,然后呢?”
  [ 周末映画 ] 关于诗人的13部精品电影,这些你看过吗?
  [ 周末映画 ] 被禁5年的优秀国产青春片,终于上映了
  [ 周末映画 ] 自甘做妓女20年,可她的灵魂比谁都完美!
  [ 周末映画 ]  Monica Bellucci的高贵与迷人
  [ 周末映画 ]  你是否有勇气拿起剪刀,割舍欲望的纠缠
  [ 周末映画 ] 63位艺术家的108部影片
  [ 周末映画 ] 费雯丽:被丘吉尔称之为“上帝的杰作”的女子,短暂而璀璨的人生
  [ 周末映画 ] 自甘做妓女20年,可她的灵魂比谁都完美!
 [周末映画]和摄影关联的10部电影
  [ 周末映画 ] 九部优秀的存在主义电影
 [周末映画]永远的公主-安妮海瑟薇
 [周末映画]奥黛丽·赫本未公开珍贵照片,每一张都是绝世之美
 [周末映画]大叔爱女神---汤唯
“21世纪最棒的100部电影”,拯救片荒!




摄影诗歌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 · 诗歌 · 艺术 · 电影 · 音乐 | 微信·zzw-1028

编辑组



点击阅读可查看

关系到一生的选择:《海上钢琴师》的一种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