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学课中的立德树人 | 谢兰:学习胚胎知识,思考医学伦理

谢兰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2022-07-1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位一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为此,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同行锦囊”3分钟音频课,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力求“劳模可复制”,引领“同向”与“同行”。



医学课中的立德树人

谢兰:学习胚胎知识,思考医学伦理




谢兰老师



大家好,我是医学院的谢兰,我承担的是本科生的“人体胚胎学的奥妙”通识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胚胎学不仅是一门医学学科,也涉及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例如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今年频上热搜的郑爽代孕事件等等。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些热点事件,这不仅需要同学们理清若干科学概念,还需要对其中蕴含的伦理争议和伦理困境进行反思。


所有的医学学科都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胚胎学也是如此。课程的教学不仅应该帮助同学们掌握胚胎学的基本知识,还形成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睿智的医学伦理观。在课程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案例无疑可以启发同学们的兴趣。我会针对案例,带动同学们主动思考。


此外,让同学们选择热点问题来进行写作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同学们通过立论、举证、归纳,形成对某一个伦理问题的系统性的看法。辩论赛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将同学们分为正反两方,分别对一个问题进行正反两面的阐述、推演甚至是辩驳,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伦理问题的复杂、矛盾和争执之处。诚然,现在很多伦理困境仍然很难破解,但也有一些难题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法律约束,这离不开医学伦理研究的助力。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医学通识课程中普及医学常识很重要,而培养正确的医学伦理观也同样重要,这个过程需要思考、推演、论证,同时也需要理解、共情、悲悯,这样才可更好地理解医学、理解人、理解生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