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中的立德树人 | 软件学院罗贵明:贯通知识结构,注重拓展学习
编者按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位一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为此,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同行锦囊”3分钟音频课,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力求“劳模可复制”,引领“同向”与“同行”。
基础课中的立德树人
罗贵明:贯通知识结构,注重拓展学习
罗贵明老师
清华大学软件
大家好,我是软件学院的罗贵明,我承担的是本科生的“软件理论基础(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软件理论基础》,另一名称《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是软件工程和计算机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晦涩,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课程利用案例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知识点的逻辑关联, 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同时,在课程架构和体系设计方面,注重课程教学的逻辑性、可接受性和可拓展性。
逻辑性:既保持课程所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注重既有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可接受性:考虑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抓住重点、克服难点。教学过程利用案例教学、图示和图解教学。用描述性方法或实际问题切入,用形式化方法说明和分析,用实例设计理解。将比较深难和枯燥繁杂的知识分解,让学生能自然、容易接受。同时,实现讲授与讨论结合、电教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课堂与课外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拓展性:软件工程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很多知识在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中不但传授课程知识,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使学生不囿于书本和课堂知识,关注一些兴趣点、应用点、研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