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 工物系黄善仿:学习核电技术,增强制度自信

黄善仿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2022-07-1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位一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为此,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同行锦囊”3分钟音频课,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力求“劳模可复制”,引领“同向”与“同行”。



工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黄善仿:学习核电技术,增强制度自信



大家好,我是工程物理系的黄善仿,我承担的是本科生的“核电厂系统与设备”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大批同学无法返校。对此,我们从无到有建成了国际一流的核工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运用3D建模、虚拟现实等多种先进技术,融合了最主流的商业堆型与最领先的核电技术,可仿真压水堆、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先进反应堆的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状况。


许多工物系定向生未来将进入核工业界深造和工作,而核反应堆难以接近,看不见,摸不着,传统教学手段效果有限。2020年秋季学期,在核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有200多人次完成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课程的配套实验。同学们线上线下相互协作,既加深了对核工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学习热情。同学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最新的核电技术,大大提振了从业信心,增强了科技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核电是继高铁之后又一张国家名片,“华龙一号”的并网发电,是中国核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战略的推广堆型,有望在国际上,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枝散叶。清华大学“核工程与管理国际核电班(TUNEM)”旨在培养全球化、高层次的国际核电人才。目前,分布在7个国家的27名留学生远程完成了虚拟仿真实验,真正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区、不同人种,相距万里,同做一个实验”的目标。核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各层次核专业学生的培养,为核电走出国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