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 自动化系赵千川:注重课堂反馈,探讨知识形成过程

赵千川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2022-07-1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位一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为此,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同行锦囊”3分钟音频课,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力求“劳模可复制”,引领“同向”与“同行”。



工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赵千川:注重课堂反馈,探讨知识形成过程



大家好!我是自动化系的赵千川,我承担的是本科生“自动控制理论”课,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首先是发挥组织优势,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虚心向同事学习,营造健康的教学生态,共同进步。这门课的核心概念是“反馈”。反馈机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是保证生命系统和工程系统在不确定环境下维持正常功能的普适性原理。为服务好全校不同专业背景同学,也为有效开展小班教学,在系领导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控制课组,多位老师共同备课,观摩老教师课程录像、学习他们的教案,研讨教学法,多位老师共同出镜录制MOOC在线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在线课程的资源,不仅帮助边远地区的校外同学享受到清华的优质教学资源,也为校内课堂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特别是疫情期间方便同学预习复习,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其次是以学生视角剖析知识点,带领他们认识知识背后的创新思维过程。讲好这门课一个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把系统严谨的数学描述与利用反馈原理简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巧妙和谐地统一起来。对于缺乏工程思维和实践经验的大三学生来说,最不适应的就是如何把握设计中的自由度。我的做法是为学生梳理出基础理论和工程设计两条主线,明确两条主线之间知识的交织点,给学生讲清楚哪些地方是理想化的,是理论,不能含糊,哪些地方是工程近似,是可以变通的,带有经验性的。这样做的效果是帮助同学逐渐形成了工程思维与设计思维,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