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 车辆学院李升波:问题导向,激发兴趣,互助学习
编
者
按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位一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为此,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同行锦囊”3分钟音频课,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力求“劳模可复制”,引领“同向”与“同行”。
工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李升波:问题导向,激发兴趣,互助学习
大家好,我是车辆与运载学院的李升波,承担的是本科生的“智能化汽车”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这是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的通识课程,原属于新生研讨课,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智能汽车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发展趋势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学科交叉性强,知识面比较广,涉及的技术体系复杂。若是将知识点全面铺开,有限课时之内,难以被大一新生理解和掌握;若是追求知识点浅显易懂,则容易浮于表面,导致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为此,我的方案是将课堂拆解为两个部分:一半知识教授,一半师生研讨,前者让学生们建立基本概念和问题意识,后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激励,主动学习。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知识讲授部分从问题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建立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兴趣。前半课程是知识讲授,尽量避免知识点的密集灌输,而是关注知识背后的基本问题、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问题引导讲解,让学生们先开动脑筋思考,再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知识。如讲到智能汽车的决策控制时,先让同学们思考:人类开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大脑具有的驾驶功能是什么?然后从认知、理解、判断到操控等维度剖析人类的驾驶行为,讲解对应的智能汽车技术方案,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师生研讨部分采用学生分组的互助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后半课程采用师生研讨方式,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自行分组,选择团队感兴趣的前沿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头脑风暴、互动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模式,进行主动学习。例如:2019年某一组同学选题“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有无极限?”,通过深入调研和思考,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出发,思考图灵测试面临的不足,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不仅让学生们获得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也对探索性研究和创新性思考产生了兴趣。
通过上述教学方式,学生们觉得这门课程“挺有意思”、“乐于学习”、“值得花一些时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主动学习智能汽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批判思维、答辩展示方面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