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 外文系张叶鸿:多语能力,专业思维
编者按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位一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为此,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同行锦囊”3分钟音频课,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力求“劳模可复制”,引领“同向”与“同行”。
文科课中的立德树人
张叶鸿:多语能力,专业思维
大家好,我是人文学院外文系张叶鸿,我承担的是“德语(第二外国语)”、“德语语言文学导论”以及英文专业课“当代西方文艺思潮”、“文学与认知”等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我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面对同学,内心都充满这样的愿景:希望他们未来能以充沛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以流畅雅正的语言能力,扎实广博的学科素养,前沿创新的专业思维和国际视野,与同行沟通交流,甚至在某领域引领学科发展。
面对繁多复杂的知识脉络和理论概念,教师需要不断提炼授课内容,不断凝练重要框架与核心问题,不断思考不同理论之间的关联。教师归纳、提炼自身对知识体系的感悟对于课堂讲授非常重要。授课是在与同学们分享对所授内容的感受与体验,而这些感悟在现有的教科书或专业资料中还难以找到。这些带有学科系统性的经验感悟会使同学们对领域的核心问题更为敏感,会启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想象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人们认识世界,并与世界沟通交流。我在教授语言和文化的课堂上,注重将语言立体化,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在场感。课堂上,教师需要突出重点,把握细节,展现语言所带来的文化想象,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认识文化的精髓。比如感受德语严谨的语法所体现的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感受不同文化的特质与共性。透过语言深入思维,不断激发学生运用母语、英语、第二外语的多重视角进行思考。
在清华大学,我坚持德语、英语双外语教学。虽然辛苦,但希望身体力行示范于同学们,使他们认识到掌握英语作为交流和学术的世界通用语言的必要性,以及第二外语对于开拓视野与思维的重要性。无论是讲解语言还是理论溯源,我都借助汉语、英语、德语所在文化的传统与共性进行多维视角的剖析,从而使同学们更能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