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验课中的立德树人 | 电子系孙忆南:在基础电路实验中实践问道、求真求实

孙忆南 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2023-01-0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并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然而,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课程当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努力实现二者的水乳交融,做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

长期以来,我校教师围绕“三位一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涌现出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成果。为此,清华大学教务处特别推出“同行锦囊”3分钟音频课,陆续分享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力求“劳模可复制”,引领“同向”与“同行”。



实验课中的立德树人

孙忆南:

在基础电路实验中实践问道、求真求实



大家好,我是电子工程系的孙忆南,我承担的是大一新生的“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实验”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作为课程负责人,我认为这门基础性的实验课,不仅要用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还要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系统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发展观念。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在实验内容规划中,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电路系统的整体认识。我们把搭建心电图系统设置为新生的第一个实验,通过系统搭建,体会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之后再以示波器上的万花尺这一有趣的设计题目为目标,逐步开展单元电路的验证性实验与研究设计,最后完成整个系统。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从电子元件到单元电路,再到整体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


第二,在实验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测量二极管动态电阻实验中,学生会发现测量结果和理论结果有明显差别。我们鼓励学生分析检查造成差异的原因,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测量结果。最终,学生发现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课本中的理论模型过于理想化。学生由此知道,实践的意外,往往会成为重大发现的源泉。反之,对于编造实验数据来获得“好”的实验结果的不端行为,我们则会进行批评教育。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科发展史的有关内容,实现历史与未来的交融。我们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展示电子电路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向电子信息先驱们致敬,另一方面告诉学生们,正是这些新型元件等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才推动了电子信息学科滚动发展。事物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只有了解过去,反思现在,才能更好地创新、引领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