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着火箭去找星星宝宝啊!”

人物简介

邵 健 帅


北京发射技术研究所、龙腾东方青年突击队队长。2008年至2015年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学位。




即便老家的亲人们并不清楚邵健帅所做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但他们始终明白,自己的孩子在干一些国家很需要的事情。


虽然不满三岁的女儿对太空、航天还没有概念,可她从小就爱把“月亮妈妈、星星宝宝”挂在嘴边,晚上经常在窗边看夜空。大概也是缘于邵健帅所做的,就是与太空有关的工作。


34岁的邵健帅从事大型固体火箭海上发射技术研究岗位。作为北京发射技术研究所龙腾东方青年突击队队长,按他的话来说,他们这支平均年龄31岁的年轻团队,在做着世界上尚且没有的事情。


12月9日14时35分,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下称“捷龙三号”)在我国黄海海域点火起飞,以一箭14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丰台少年二号卫星等14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这属于国内首次,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多项“世界第一”。青年突击队为此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从山东农村走到北京,从轨道车辆走到航天发射,过去这十年,邵健帅是我国完成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祝融号成功登火、嫦娥工程取回月壤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作为海上热发射技术总体设计,在未来,他希望可以助力这项事业在国内实现更大突破,走向国际一流水平。


1

转型、学习和坚持

2012年,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专业的邵健帅,被保送本校读研。这是一所百年名校的王牌专业,毕业生多去铁科院、铁路局、中车等单位。那几年,恰逢我国高铁蓬勃发展,在读研期间,他仍打算去某车辆研究所工作。


临近毕业时,北京发射技术研究所与他们学校开展技术合作,机缘巧合中,他来到了这个单位,从事航天发射技术工作。


对此家人们的态度是“有一分惊讶,也十分自豪”。


惊讶来自于邵健帅跨专业工作的勇气,及对他能否胜任的担忧,自豪则是因为父母对中国航天事业有着无限的敬仰。


邵健帅也坦言,最初他对航天、尤其是航天发射领域完全不了解,行业内鲜有师兄、师姐可咨询,他所擅长的高铁制动、牵引电传动、车辆结构等领域在这里毫无用处。


“怎么办?我要么辞职回原行业,要么直面困难。”邵健帅选择了后者。


从最基础的地面产品设计开始,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不断学习。最初他做了两年最基础的产品设计工作,利用假期、下班时间学习了大量的行业标准规范、专业书籍,脑海里建立了完善的航天产品研制体系。在工作之余,他也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秀作品,频繁去听优秀讲座和单位培训等。

2017年,邵健帅成长为某武器型号发射总体设计岗位,开始负责发射支持系统的研制。这个岗位涉及到机械、液压、控制、底盘、供配电、加注、瞄准、供气等多个专业,需要相当扎实的专业基础才可胜任。


他再次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重量。“还是得学习。如何学习?贵在坚持。”为了能够胜任总体设计岗位,哪个专业不熟悉,他就去请教行业内的专家,对于产品生产不熟悉,就下厂去实习、亲自动手去操作……


后来,他成功保障了某型号多发飞行试验任务,顺利完成了国家交代的某任务。


纵横千里独行客,何惧前路雨潇潇。大学毕业不意味着自己受教育的结束,反而是一种开始。”邵健帅说,这些年他靠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深度思考,始终坚持终身学习、深度学习的理念。

2

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2022年11月,捷龙三号固体火箭在山东进行海上首次飞行试验任务。“捷龙三号”实现了三大新突破:大头罩的固体火箭姿态控制技术、大吨位固体火箭整体起竖技术、固体火箭海上热发射等技术。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海上热发射技术从无到有,填补了一个个空白。


这项技术是世界性的难题,实现起来面临多重挑战:由于面临复杂海况,故而存在火箭在起竖过程中出现偏载、火箭在垂直待发阶段出现倾覆、火箭在飞行初期姿态不易控制等情况。


技术攻关往往是枯燥而繁琐的。

2021年3月立项后,龙腾东方青年突击队花费半年时间先后研究了苏联、欧美、日韩等国家的海上发射技术,论证了多个总体技术方案,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


他们采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技术、缩比试验技术和其他大量创新方法,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火箭在发射平台内的可控飞行,更从发射平台兼容性、半实物系统仿真方法等维度成功降低研制经费数千万元。


航天工作,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事关国家的尊严和安全。”已经成长为发射技术总体设计的邵健帅,深知他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为了保障产品按时交付,他与龙腾东方青年突击队的成员多次调试到凌晨四五点;为了充分检验产品性能,他们策划了数十个试验项目;为了突破关键技术,在会上他们多次争得面红耳赤……


单是一组数据,就是团队成员践行航天工作法则的明证:他们认真检查了核心产品中的200多种金属原材料、3000多种电子元器件、15000多条关键承载焊缝、4万多枚螺栓紧固件等,累计编写了数千页的各类分析报告。


近几年,中国航天人先后完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祝融号成功登火、嫦娥工程取回月壤等重大任务。2022年年底前,中国空间站将最终完成“T字构型”建造任务。中国人的飞天梦更加高远的背后,有无数航天人在辛苦工作、默默奉献。


邵健帅身边的很多同事,常年频繁往返各个火箭发射场,保障了高密度的火箭发射任务,有的常年加班的同事甚至住在了单位。


2021年春节,邵健帅也在外执行任务。当同事间在微信群里互送祝福时,邵健帅发现仅仅他所在的研究所就有七支队伍分布在祖国各地,没有回家过年。

3

乡村“飞”出航天人

邵健帅的老家在山东青州的农村。上世纪90年代,当地几乎没有工业,乡亲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是种植粮食和蔬菜。邵健帅的父母都是农民,他还有一个哥哥,也使得家里的生活更为清贫与艰苦。


出生在闭塞的小山村,使得儿时的邵健帅对外面的世界都知之甚少,更何况航天前沿。偶尔他会在电视上看到欧美国家的航天飞机、火箭等,“感觉航天是一个很遥远、很神秘的事物。”

直到2003年,正在读初二的邵健帅,在电视上看到了“神舟五号”载人火箭发射升空。当时的他,对航天背后的科学技术充满了崇拜感,“民族自豪感瞬间拉满”,“我从内心认识到我们中国人在航天高科技领域也有了一席之地”。


一颗从事“科技工作者”的种子,也便种在了他的心底。


作为新时代的航天人,邵健帅深知,想取得分毫的成绩,背后必然是需要长期艰辛付出的。


工作这七年,他几乎每年出差时间将近200天,每个季度的加班时长也有200个小时,所以只能压缩对家人的陪伴时间。


出差、加班是航天人的日常,说起家庭,邵健帅说他还是心怀愧疚的。


结婚时,邵健帅刚从靶场结束出差,基本上没参与婚礼的准备过程;孩子出生时,他是从基地连夜赶飞机回去,一下飞机他就直接去了医院,遗憾的是,他仅陪伴了妻子、孩子两天又返回了基地。


常年在外出差,不足三岁的女儿对爸爸甚是想念。邵健帅去加班、出差前,女儿总让他抱一抱,当爸爸真的出门了,女儿就抱起爸爸买的玩具不松手。


“我也是幸运的,我的家人们都很理解我、支持我。”邵健帅说,或许他无法增加陪伴家人的时长,但是他在努力提高陪伴他们的质量,“尤其是对女儿的陪伴,虽然陪她的时间不多,但我从没有缺席她成长的关键时刻。”


因为年纪还小,女儿对太空对航天还没有概念,但是听爸爸的工作是制作绘本上的火箭,她也是感到十分好奇的。有一次,她在看绘本时,忽然问邵健帅:“爸爸,你们建造的火箭是要去哪里?”邵健帅竟一时语塞,脑子第一时间闪现的大量专业词汇,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还是妈妈在旁边解围:“是去找月亮妈妈和星星宝宝啊!”


邵健帅说,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他感到温馨的同时,又对自己的事业多了一份自豪感和使命感。

4

“为了共同的目标,再奋斗!”

南方日报、南方+:作为新一代航天人,未来有什么规划?


邵健帅:作为海上热发射技术总体设计,未来我希望可以助力这项事业在国内实现更大突破,走向国际一流水平。在保障我们火箭首飞任务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将会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提供可靠、便捷、经济的专属发射、定时定轨道发射和搭载服务。未来,随着更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我们将根据社会需求,研制运载能力更强的发射平台系统,使得我们国家的宇航发射具有更强大的快速反应能力,走向国际一流水平。


除此之外,我个人还将继续深耕宇航发射领域,努力向周围同事学习、向国内先进产品学习、向国际一流宇航企业学习,积极参与到国家登月火箭、重型火箭发射系统的研制任务中,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未来,作为新时代航天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竢实扬华、自强不息。未来,我愿与无数航天青年一道,埋头苦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 南方Plus


往期推荐

校友会

校友办


82

1500线

校友会

北京

江苏

浙江

安徽

广东

上海

天津

云南

厦门

郑州

河北

重庆


西南交通大学校友办

电话:+86 028-66367519

Email:jcxy@swjtu.edu.cn

微信公众号:SWJTUAlumni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


关注我们

服务大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