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个北漂有九个撤离,是行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行业?
👆点击上方生涯研习社关注,回复【1】获取免费职业测评!
本文3030字,建议阅读时长9分钟
文|关Sir来源|生涯研习社
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非常火,题目是“年入五百万,勉强在北京过上体面生活”,这无疑引起了全网热议。现实中,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和家人都会选择到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工作和学习,可究竟多少人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呢?
有这样一组统计局的数据:,北京工资平均一万左右,中位数六千。如果五百万才体面,那把剩下一千多万人放在哪?
也有人觉得500万虽然很夸张,但是在北京生活月入三万也不是很舒服,这就是现实。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外地人,通过大学考进来,想在北京成家立业生孩子,并且想把孩子养大确实不容易。你得解决房子、户口、小孩能上学这些棘手问题。
但,很难实现吗?
关Sir出生在三线城市,上学的时候曾是老师和父母头疼的熊孩子。后来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成长,立足于一线城市,为突破职业瓶颈,果断放弃高薪职位脱离舒适区,投身终生教育而成功转型,如今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
我们来具体听听她的故事。
过往我从事了十几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今年正式决定转型。虽然说不上成功,但也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期间新精英生涯一直陪伴我,给了我很多启发,还有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上的支持,通过3年多的努力,我有了自己的事业,做到现在的程度我还是很满意的。当然今年教育行业的大变革,也恰好给我提供了转型的机会。
双减,影响了谁?
今年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对教培机构的打击是致命的,尤其是双减政策下发之后,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学科类的机构要么选择转型,要么无奈倒闭。
教育机构很难,前段时间俞敏洪俞老师也开始直播做农产品了,课桌椅也捐赠给了学校,但单凭这一点俞老师真是太让人佩服了,这是教育情怀的体现,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标杆。
对企业的影响:
新东方、好未来、vipkid、51talk、大力教育这些大型公司都在寻求未来教育之路,就更不用说其他了。总之,教育行业由之前的繁花似锦变成了现在的百花凋零。
但是对于成人教育受到的冲击却没有那么大,尤其是职业教育类反而蒸蒸日上了。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新职业产生了,比如说外卖运营师、收纳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等。
对行业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新增的职业至少有70多种。感兴趣的可以查一下《职业大典》,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国家政策之下,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不好做、不能做了。所以对于我们热爱教育行业且还想继续做教育的人,做小而美的企业,反而是一个机会。
对个人的影响: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更难找工作了,原来那抢手的名师突然间失去了价值,大家都面临着就业和转型的问题。该去哪,转哪去?
我有幸参加了新精英生涯组织的救业计划和百度知道组织的求职季活动。当我每天大量的接触这些人的时候,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失去方向时候的无助和焦虑。就业形式不好,这不是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别的原因,而是因为行业环境发生变化,大家都茫然了。所以最后让我下决下创业,是因为我特别想通过生涯规划来帮助他们重新择业,多一个选择,会多一份希望。如果大家都能够学习生涯规划,我相信至少在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能更顺畅、从容的去面对变化。
我选择行业,还是行业选择我?
我进入教育行业有5、6年的时间,其中除了曾经在高顿教育的时候面对的是成人教育,其他都是K12领域。
万幸的是我在政策调整之前逃离了K12的领域,成功的进入了家庭教育的赛道。不幸的是我发现家庭教育虽然宣传了很多年,但实际做起来有很多现实问题,这个时候我已经坚信生涯规划能够带来很大的改变,所以我继续跟随新精英学习生涯规划,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实战班我通过学习课程、对练、督导让我重新的剖析了自己过往的职业经历,最终决定仍然选择留在教育行业。
后来我找到小雪老师进行咨询,最终确定自己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坚持转型之路。因为坚定了转型之路,后来才有了现在创业的机会,这就是我转型的的经历。
我在职业生涯中的4个转折点:
转折点1:刚毕业
刚毕业来北京工作,由于专业是国际贸易又是女生,所以对口的工作很难找。
我当时遇到是“定位”问题:
我要什么?有什么?凭什么?
其实就是我的价值、优势、目标分别是什么?
由于刚毕业是没有规划意识的,现实和理想往往存在差距。直到后来我做校招工作的时候,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专业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是很模糊的,重点高校要好一些,普通院校这种情况是十分普遍的。
后来学习过双证班才知道,这些学生在最开始进入职场的时候是卡在定位上,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三点一线的工具来理清这个问题。
转折点2:工作5年
在工作5年之后,通常会对工作出现倦怠,在公司没有发展空间,重复性枯燥的工作也困扰着我。
研究生毕业之后,我跳槽到一家集团公司。薪酬实现了翻倍,1年多的时间升职为部门负责人,30岁做到人力资源总监。
这其实就是“发展”问题:
要成就还是要幸福?
这个也在后来学习双证班的时候,我才知道是CD模型为我答疑解惑。
转折点3:工作10年
职业瓶颈期,也可以说是职业天花板。我到底要不要转型?工作10年,因为我是从薪酬绩效和员工关系入门的,在部门已经做到了综合管理总监,除了财务以外的职能工作都要负责。
但是那个时候明显感觉自己对工作没有激情了,以前加班不知道累,学习不知道累,举个例子:读研期间孩子出生了,而预产期前一天晚上我还在考场上,孩子3岁之前,我几乎每天照顾完孩子之后,晚上12点开始学习、看书,直到凌晨二三点,然后早晨起床继续去上班,那时候特别的有激情。
所以对比下我就知道自己出问题了,那么我到底要不要转型?转到哪里去?这些问号在生涯规划中体现的其实还是职业发展的问题,但这次的职业发展就没有上次那么简单了,同时还参杂着职业倦怠和平衡的问题。
大多数女性到这个阶段都会面临生活和工作平衡的问题,我们自己要想清楚先解决哪个问题,后解决哪个问题,而这些也受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所影响。
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职业倦怠,然后是平衡,再是发展问题。所以在双证班的时候我把生涯的工具在自己身上用了个遍(做职业调查、霍兰德测试、写成就事件,明确价值观,决策平衡单、三叶草、角色饼图、生命之花)最后决定转型到业务。
转折点4:现在
今年决定创业其实我想了很久,有半年时间反复的思考为什么创业,也和行业内的高人沟通,付费做咨询。直到最后下决心试一下,也刚好有很好的创始人愿意去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几个就一拍即合,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创业之前我盘点了自己的“人财物信实+技能”,这也是实战班里讲过的方法,当时就觉得这几个条件还是具备的,才下的决心。现在看这个选择还是正确的,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近。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是行业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行业?
我一直相信术业有专攻,一定要把一件事情做深做透,当我们在做大的职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选择,不盲目不跟风。大环境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身边的资源,去选择我们喜欢的、愿意做的、擅长的、能持续做的行业扎根。
分析完大环境和自身的转变之后,朋友们一定好奇到底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实现自身的蜕变。下期,我们来聊聊生涯规划如何帮助个人和团队成长!
读者讨论
你选择行业,还是行业选择你?
推荐阅读
退休即创业!1年拿下70万,被大庆这位大满贯学员秀到了
如果你想收到更多职场干货
👇记得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