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教授:“我国退休年龄还是太早”

古典古少侠 生涯研习社
2024-11-25


12月26日,在《有识》节目中,复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谈及退休制度,他表示:“中国退休年龄还是太早,当我们是退休以后,我们还有将近30年的时间,要领取养老金,肯定是没有办法维持。”


说白了,就是希望大家再工作贡献几年,缓解养老金的压力。今天我们暂时不讨论延迟退休,讲一个在心理学和管理学中喋喋不休,争论已久的问题。


就是到底应该“以个人需求为核心,寻找匹配的工作,然后提升应有的能力,获得需求的闭环”,还是应该“以社会的要求为核心,围绕自己的优势,提高能力,获得相应的回报”。

 

简单说,你应该“以需求为核心工作”,还是“以贡献为核心工作”?

 

前者听上去非常合理,而且激动人心。后者听上去非常有爹味,似乎是老板的说法。都二十一世纪了,还和我谈“贡献”啊。

 


01
需求还是贡献?

但我越来越认为,以自己贡献为核心工作,在职业中期更加有利。
 
在早期的职业里,我们找工作基本都是“大公司、钱多、牛逼”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也不太知道自己的贡献是什么。但是经济上,房租、生活费、贷款压力巨大,在工作上,基本的技术都没有掌握好。这个时候,就是搞钱搞成就感,需求出发挺好。
 
但到了中期,你会发现,人很难持续的知道自己的稳定需求是什么。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个CTO,他28岁结婚,当时觉得自己需求是好好生活,买个大房子。到了32岁创业大潮,觉得自己需求是“改变世界”。然后到了35岁,这个时候已经连续2个创业机构失败了,他又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需求是“元宇宙将会改变一切”。
 
你看,职场人并没有时间去做“价值观排序”,做了,也并不一定就理解自己的需求。再说,即使理解了自己需求,随着心境,需求本身也非常不稳定——大部分的人,都还是心随境转。而钱是没有方向的,所以他的心也就是稀乱的。
 
但,在任何一个领域,核心竞争力的积累,都是多年的、持续的、长期主义的,所以很多刚开始就“追随我心”的人,往往在职业中后段非常尴尬。

因为他可能花了几年追逐钱,花了几年追逐梦想,花了几年追逐宁静。但因为没有持续的积累,到了中后段,什么都没有能达到。
 
偏偏这种“追随我心”的观点,最容易被有才华的人采纳。所以有才华的人,却中年后在社会贡献不多,也变成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02
从“需求”出发的问题

按照“贡献”为原点,此时却变得非常合适。
 
首先是因为,要在一个领域“有所贡献”,需要长期的,专注的努力。核心竞争力培养周期是3-5年,围绕这个工作,能够更好搭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屠呦呦、袁隆平这一辈子,不知道有多少机会转更新、更酷的领域,但能沉下来,才能有所贡献。
 
其次是因为需求里,往往有很多欲念。

比如说,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希望自己“大学学历很重要”“钱多事少离家近”,希望“00后改造职场”,希望“30岁自己买房买车结婚”……这些需求,真的全部合理吗?

切换到“贡献”视角,我们可以问他们,“你们能贡献什么?创造什么?带来多少价值?”,算一算这个账,心态会平静很多。
 
另一方面,需求里还有很多“非合理信念”。
 
在小米的创业史《一往无前》里,做完金山以后,已经成为天使投资人的雷军,在和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芹聊天时,希望刘芹总结一下自己投资的方法论,比如,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
 
刘芹说:“做投资肯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道理,但是我觉得做投资最重要的素质是勤奋。我相信,作为一名投资人,你必须足够勤奋才可能成功。”

雷军马上反驳道:“我现在最不相信的就是天道酬勤。我就是被这句话耽误的。”
 
从“需求”出发,我们也许会感动于自己的勤劳,甚至认为“这就是我的需求”。但从“贡献”出发,雷军意识到,风口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贡献不仅仅依靠个人天赋,还需要关注社会的需求。一个人再牛逼,社会没有回应他,他也没有什么贡献。只有社会的需求和个人优势对齐,才有可能创造贡献。

这意味着职业人要一只眼睛看自己,一只眼睛看世界。他才能理解世界的各种小的波动,各种新的可能,然后调整自己的贡献——按照塔勒布的话说,持续微微受损,增加自己的反脆弱性。

所以,基于贡献的视角,更容易调整自己的非合理信念。
 
 
 
03
“贡献”视角的意义

贡献”的视角,要求工作者同时看见自己、组织、和社会。

虽然难度在变大(人就是不断变得复杂的),但是收益也更多,因为他创造了职业的意义感。

一个快递员看到自己不仅仅为了每单5元工作,还在为着急的父母找药物,为某个建筑师的图纸做传递,他的意义感和幸福感会更强。

当他竞选快递点经理的时候,他想的不仅仅是把竞争对手打败,而是能够让自己承担更多,贡献更多,支持更多人,他的视角和心态都会更平稳。


在“躺平”成本越来越低的时代,促动更多人起来工作的,是“自由、精专和意义感”的需求,而不再是“自我满足”。
 
如果一个人追求“自我满足”,在今天物质和娱乐都丰富的社会,他很容易躺平。好好呆着,没有动力追求精专和他自由的空间,只能用一种逃离的方式,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大公司到小公司,一直到他的职业生涯停滞为止。
 
但如果以贡献为视角,他能够把“自由、精专和意义感”串联起来。一个人为了贡献更多,不断的精进,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达成了自我和社会的双重满意。
 
今天的职场人,不仅仅需要个体的自由、精专,还需要不断冲击更大的空间的意义感,这个意义感,就来自于贡献的视角。

因为这种意义感提供的推背感,我们才有可能在今天,“个人舒适”已经变得如此便宜的情况下,安然的走入更大的格局,挑战更大的事。
 
这让我想到了史蒂芬 · 柯维的一个观点,“价值观是个人选择,而原则决定最终结果”。

柯维也是在美国人本主义思潮里,最早那批清醒过来的人——“个体的社会化成功,是原则决定的,而不是价值观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规划和设定,但是否能够实现,完全依靠外界的环境。

我听过许多“命运在用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给予勇敢的人馈赠”的故事。

这种故事说明了勇敢的回报——能大大增加成功概率——但也说明了仅凭内心勇气的无用,因为世界并不会按照你的计划来。



04
最后的话 

最后我总结下关于“贡献”和“需求”之争。
 
我更喜欢以“贡献”为基准的职业发展观。

因为“贡献”的视角比“需求”视角,更稳定、更宽阔也更有链接。

从而,谈贡献比谈需求,更长期主义、更敏于变化、也更有意义感,更适合未来的世界。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生涯研习社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


 生涯活动:
如何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某个职业?如何探索出适合自己副业?陷入无意义的狗屁工作,如何破局?职业发展关键期,该如何做好职业选择?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如何重新回归?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惑之一,或想提前避坑找好方向,可以体验一下我发起的5天「职业规划体验营」。用一套专业测评带你梳理自身优势能力;用生涯规划师的视角,带你看懂职业趋势。定位问题根源,找到发展方向,5天时间,带你走向升职加薪快车道。只需1块钱,1月1日(下周一)开营。

👇扫码报名学习👇


 相关阅读:
只有穷人,才会痴迷技术
「做自己节」回来了,请你帮我一个忙
人生规划必看6本书:长期看,人生真的能被设计

职场攀登16年,我翻过转型期的3座大山
“35岁”迫近,中年职场人如何转行转岗?
这3类没有中年危机的工作,早知道早受益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生涯研习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