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英语文化为什么跟“颜值”过不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阿则外英语笔记 Author 阿则外


英语中有一句话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几乎尽人皆知,字面含义是:在评判一本书时,不要以封面作为依据和标准。

这句话很少用来描述图书,而是主要用作 Metaphor 比喻,在实际使用中,既用来形容各种事物、也用来形容人,都是在提醒:不要以外表作为判断事物的主要依据。例如:

That man may look very small and insignificant, but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 he's a very powerful man in his circle.


出处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看起来似乎是一句很古老的谚语,但其实这句话的历史还不到 200 年,最早出现于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一部小说 The Mill on the Floss,作者是 George Eliot.

就 George Eliot 这位小说家来说,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这句谚语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提醒,具体来说是:不要通过人的名字来判断性别。

George Eliot 是 Pen name 笔名,作者其实是女性,名字是 Mary Ann Evans,出生于1819年,死于1880年,小说作品主要是关于英国乡村地区的日常生活。

George Eliot 尤其擅长刻画人物内心,最著名的作品是 Middlemarch,是英国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使用 George 这个男性笔名,主要是由于当年英国的出版界不太接受女性作者。

George Eliot 的小说中有很多深刻、优美的句子,在英语文化中流传很广;可能是由于难以翻译成中文,在中国知道的人好像不太多。


“颜值”的价值观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大多会对应为中文的“不要以貌取人”,但这种所谓的“翻译”其实很难传达英语原文的含义。

一方面,这句英文谚语的适用范围要更广一些;除了否定“以貌取人”的作法,还可以表示“不要以外表判断事物”。

更重要的是,在英语文化中,大多数人都认真地把这句谚语当作行为准则;而在今天的中文语境中,“不要以貌取人”的说法更像是一句玩笑话,谁要是把这句话当真,恐怕会被嘲笑为“幼稚、缺乏社会经验”。

最近几年越来越流行的“颜值”这个概念,似乎就是对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强有力的否定。除了人和事物,“颜值”现在甚至用来判断 Book 的价值。

有些图书出版商在介绍产品时,关于外表品相的篇幅要多于图书的题材和内容,除了“Cover 封面装帧”,还会强调所使用的内页纸张和装订方式。


人际礼仪的 Culture Shock


英语文化中关于人际交往礼仪的图书,经常会提醒人们,在和相貌出众、也就是所谓“颜值高”的人接触时,要注意避免称赞对方的外貌。

原因是,关于外貌的称赞,“高颜值人士”已经听过无数遍、甚至感到厌烦了,多半不想再听别人重复一遍,而是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个性、内心品格得到认可。

喜欢外表美观的人或事物,是人之常情,本身自然没有错。但在评估和介绍人或事物时,如果一味地强调“颜值”,会显得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实质内容、只能以肤浅的外表为依据。

按照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的思路,如果不是在担任 Beauty Contest 的评委,“颜值”这样的说法要尽量少用。

即使实在忍不住,也不应该在“颜值”上面花费太多笔墨口舌,否则会如同把别人视为一堆皮囊骨肉、来评价肥瘦形状,否定了他人头脑和心灵的价值,缺少对人起码的尊重。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所体现的价值观,在你的生活环境中行得通吗?


- End -


推 荐 阅 读



玫瑰增选为市花 “荷谐玫好”组合正式出道丨Rose elected as city flower of Jinan


中国为绿色地球作出的贡献丨China's contributions to a cleaner, greener Eart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