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春雨实验事件最可怕的后果是伤害“社会共识”

2016-10-12 罗东 南都观察


编者按

今年5月,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及其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 NgAgo 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震动了国内外生命科学界。该技术被认为是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打破了外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但随即却遭到实验不可重复的质疑。五个月来,全世界没有一个团队宣布成功重复实验。


在国内外科学家的质疑声中,韩春雨没有做出任何正面回应。然而因为此前受到追捧,他已经身披“诺奖级”科学成果的光环,得到了从官方到民众的赞誉和推崇,带来民族与国家复兴层面上的想象。

罗东,社会学硕士,供职于新京报·书评周刊,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全文2700余字,读完约6分钟


尊重和接受同行的重复性检验,是现代科学共同体努力形成的共识,科学工作者理应认同和遵循。


如果韩春雨团队未来做出了成果,舆论就会认为,韩春雨团队不畏诋毁和质疑,在压力下坚持证明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现在科学界正当的质疑就会看起来真的像是“阴谋”,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这将是不可思议的。


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科学界会依据规范对此作出评议。但在当下的中国,科学争议却有可能扩散至更大的范围,影响公众舆论甚至意识形态博弈,带来值得警惕的社会后果。


韩春雨目前已经获得了学校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资助,改善了研究条件,并在外界争议中吸取了一定教训。未来,他如果做出了被广泛认可的重大研究成果,像“国际科学界黑中国”、“看不惯中国自己科学家强大”这样的阴谋论就获得了基础,成为“自证预言”。


我们不是不期待他的成果,而是科学家的问题如果不在科学规范内解决并向社会公开,争议的战火延伸到大众,结果将反过来打击的,既是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更是当下中国社会共识的重建。



韩春雨 © thepaper.cn


▌现代科学共同体会对韩春雨实验做出规范评议


根据科技日报10月10日的头版报道《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报记者问》,韩春雨表示:“他们(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与此同时,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和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等12位学者在当晚也站出来,决定实名公开他们重复实验失败的结果。


国内学者这一行动,真正将这起事件推向了一个严肃的方向: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中国科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声誉。


我们虽然不熟悉他们使用的“阴性的”或“不工作”等专业词汇,但实验不可重复这一事实是清晰的。自然科学研究的灵魂是它的重复性,重复性是检验实验研究信度的标准。当然,各自然学科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生物学在控制变量上就不如物理学容易,因而重复性就不一定有后者那样可靠。社会科学更难控制变量,因此虽然也有实验,却难以得到科学界的认可。


尊重和接受同行的重复性检验,是现代科学共同体努力形成的共识,科学工作者理应认同和遵循。尽管自然科学的实验优势带来了过度自信,也存在争议,但倘若缺乏共同体的规则,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就难以为继。


在此意义上,魏文胜等学者评议韩春雨课题组可能隐瞒了实验中的关键步骤或夸大了实验效果,即使不是学术造假,也是学术不端。他们表示,如果韩春雨不严肃回应实验的重复问题,将可能危及到中国科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声誉。他们选择实名站出来,让国际科学界看到在“基因编辑”领域里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可以乐观地说,科学共同体形成的共识难以撼动。对韩春雨实验的问题,科学界内部很容易辨析,其标准直接、清晰而简洁。即使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即宣告完全不能重复,韩春雨也不做严肃的反思或回应,科学工作者们也自有一杆秤,必有公论。



▲ 科学领域公众号“知识分子”刊文,希望各方对目前韩春雨的研究结果谨慎对待。


▌更受伤害的可能是“社会共识”


但最糟糕的状况是,科学界即使存在不可摧毁的共识,在公共舆论上仍可能面临尴尬。尽管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但在当下,科学研究的一些争议却很可能卷入到更大范围的舆论乃至意识形态博弈,带来值得警惕的社会后果。


韩春雨先生以做出“诺奖级”科学成果的姿态进入了大众媒体和公众视野。其身份和所在学校也为他增加了英雄色彩。河北科技大学这样一所普通的地方院校,科研资源不丰富,实验条件不优越,为大众留下了中国高校等级序列鲜明、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印象。在此条件下,他做出“比肩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在大众的想象中,是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科学工作者典范。但科学关切的是真实的实验、逻辑和推理,科学家的道德修养,不能居于真实之上。


近代史上的中国,不管是在科学和技术上,还是在物质和制度上,都遭到了西方文明的剧烈冲击,因而百年来以实现现代化为努力方向。科学和技术的地位又尤为显著,从“赛先生”(science)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都表达了这样的民族与国家愿望。每项重大科技的突破,都意味着我们在西方文明面前扬眉吐气,在世界上崛起。通过课本和宣传,一些科技突破的时刻成为我们的共同记忆。


这次,“国际顶尖的 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大突破、比肩诺奖成果”,早期报道中这些修饰,击中了我们在西方面前“学生身份”的集体自豪感。


但如果没有建立起对科学真理与逻辑的基本共识,仅凭集体情感,就很难容得下质疑。面对国内外实验室不可重复的报道,“黑中国”、“瞧不起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家”、“崇洋媚外”和“被西方洗脑了”等舆论随即兴起。



6月,韩春雨前往浙江大学,学生们纷纷用手机拍照。 © lehaitkd.com


这些舆论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甚至上升到中国主体性地位和国际关系,乃至中国与世界主流文明趋势的矛盾这样的大问题。


依据科学规范追问实验的重复性问题,在这样的舆论博弈中,往往不仅得不到支持,还可能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民众不关心科学事实,可怕的事情可能就此产生。


▌何以至此?


韩春雨目前获得了各种荣誉和资助:河北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百万国家自然基金。受惠于NgAgo技术,河北科大获得了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地方政府的拨款帮助韩春雨和学校组建了实验室和团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而硬件设施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至关重要。即使韩春雨不严肃回应问题,默默吸取教训,也完全可以“蒙声发大财”,做出可以得到认同的研究成果。这些荣誉和地位,会帮助他获得更多资源支持,扫清外部障碍。科学工作者都明白,在当下中国做科研,这些至关重要。


如果团队未来做出了成果,舆论就会认为,韩春雨团队不畏诋毁和质疑,在压力下坚持证明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现在科学界正当的质疑就会看起来真的像是“阴谋”,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这将是不可思议的。


这一科学界的事件,需要也只能依靠科学共同体来规范。但地方政府在一项研究尚未得到业内认可时就提供财政拨款和荣誉,在中国社会共识处境艰难的当下,会带来值得警惕的后果,说得严重点,滋生拒绝融入人类文明主流的“阴谋论”。


实际上,如果公众对科学真理与逻辑已形成基本尊重,无论韩春雨是否回应,这种令人担心的后果都不太可能出现。但很遗憾,这种公众共识恐怕并不具备。


若只有民族情感,不知科学规范,社会难以形成科学精神,缺乏科学土壤,如何持久产生科技突破的力量?


10月11日,科学领域公众号《知识分子》刊出了一封公开信,饶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和邵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建议“在进一步实验验证其正确与否之前,各方(包括河北科大)宜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不宜给予过高或不必要的支持。河北科大如果真的在近日开学典礼横幅那样热捧韩春雨、继续争取2亿以上经费,恐怕欠合适,建议考虑暂缓,待验证结束后确定”。公开信还“建议河北科大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由校内和校外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帮助建议委员会成员),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


河北科大在多次联络下回信,称“学校将认真考虑”。


注:文章所涉采访材料参考自科技日报、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知识分子等。


关联阅读

今年的经济学诺奖与你我息息相关

张千帆:公共人物的名誉权必须给新闻监督让路

徐贲论“说理”:什么是“常识”,什么是“知识”


· 本文由南都观察(ID:nandugongyiguancha)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转载需添加白名单,请文末留言公众号及ID,并文前标明作者及来源、ID


南  都  观  察

Narada Insights

观察 | 思索 | 行动

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思想平台


· 投稿及合作请发至邮箱:guancha@nandu.org.cn 或后台留言联系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