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怎么死的?
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一生的不朽功绩,被人们长期称颂的并非那矢志不移的抗清功业,而是收复台湾、统一祖国、开辟荆榛的伟大壮举。
为了达到恢复大明天下的目的,郑成功殚精竭虑,将个体生命的能量几乎发挥到了少有的极致状态。
据一则史料记载,郑成功曾一再遣使日本,意欲借兵抗击清廷。日本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曾作过认真考虑,准备派遣军事分队远征中国,但其目的显然不是援助郑氏,而是“占领大明”。在明清两朝漫长的交替过程中,日本虽以极大的兴趣、焦虑的心情旁观中国巨变,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采取了保持中立、不予干涉的策略。然而,只要时机、条件成熟,这个虎视眈眈的邻居便会大举进犯、实施淫威。
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是在鲜明的反清复明旗帜下采取的一项迂回曲折、以退为进的非凡举措。在金门料罗海滨的出师誓词中,郑成功明确说道:“本藩矢志恢复,念切中兴。前者出师北伐,恨尺土之未得,既而舳舻南还,恐孤岛之难居,故冒波涛,欲辟不服之区,暂寄军旅,养晦等时,非为贪恋海外,苟延安乐……”
郑军打败荷军收复台湾,并非后人想象的那么轻而易举,毕竟,荷军是一支有着大炮、枪械、舰艇等近代武器装备的能征善战之队伍。郑成功出师前对战争的酷烈早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将自己所有能打硬仗的将领几乎全部带走,只留少数部队驻守金厦,大有破釜沉舟、“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战事进行得相当艰巨而漫长,荷军头目揆一以守军及援军共约三千兵员的力量,与郑成功率领的三万多将士抗衡对垒长达九个月之后,才在断水绝粮、重重围困之下,迫不得已派人谈判,于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历1662 年2 月1 日)签订十八条相当宽大的投降条款,带着五百多人高举白旗走出城堡,退出台湾,鼓轮而去。
面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山河故土,郑成功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不由得再次挥毫泼墨,赋诗疾书:“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收复台湾仅四个多月,郑成功便于1662年6月23日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九岁。
一颗闪烁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照亮了沉寂的黑暗,遗憾的是,这迸发而出的灼灼光华转瞬即逝。
导致郑成功流星陨落、英年早逝的原因错综复杂,稍加分析梳理,可用悲愤、羞愧、痛心、忧愁四词予以概括。
正当郑成功欢庆光复台湾之时,突然传来南明永历皇帝父子被吴三桂绞杀的消息。自隆武帝死后,郑成功一直以桂王永历帝为正朔,遵永历年号,并不时遣使朝拜。永历帝父子败亡,意味着南明朱姓王朝的彻底覆灭,郑成功的反清复明也就失却了最后的依托与支撑。
郑成功东征台湾时,命长子郑经留守金厦。没想到他与四弟乳母陈氏私通,生下一个儿子,还派人前往台湾报喜,说是侍妾所生。
郑成功未满四十而获孙男,甚为高兴,当即赏赐金银布帛无数。而谎言一经戳穿,郑成功不禁又羞又愤,当即做出杀妻斩子、除灭淫妇的决定。兄长郑泰及部将黄廷、洪旭等人接到令箭后,只将乳母陈氏及所生儿子杀掉了事。
郑成功接报,一定要以治家不严之罪将妻子董氏斩首,长子郑经更是不能宽恕,并解下随身所佩宝剑交给使者,带往金厦,严令执行。可是,郑泰、黄廷、洪旭、郑经等人不仅没有照令行事,反而在金厦两地部署军队,派兵防御。郑成功闻讯,悲愤难忍,忧郁成疾。
正在这时,又从大陆传来确报,清廷将长期软禁在北京的父亲郑芝龙及其眷属十一人斩杀,其余家属流放东北宁古塔;还采纳郑军叛将黄梧建议,挖掘郑成功祖坟以泄地脉,将郑氏先祖骨殖抛露于野。
只因反清复明,才使得父亲及其眷属惨遭清廷毒手,就连葬在地底的先人也不得安宁。郑成功为自己不能尽孝痛心疾首,而尽忠于明朝,也失去了着落,痛心与忧愁如一张巨网,笼罩着他的身与心。
内忧外患交织,失意、打击与噩耗接踵而至,使得郑成功急火攻心、悲愤郁悒、心肝受损,加上感染风寒,内疾外病相侵,病情一日重于一日。
去世前几天,郑成功摧肝欲裂、悲痛万分地大声叹道:“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今日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于此极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不假年,呜呼哀哉!
郑成功因病而逝,似乎已成公论,但有一则“另类”的记叙却不得不引起笔者的足够重视。据《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所载:“成功恚甚,得狂疾,索从人佩剑,自斫其面死。”郑成功虽染重疴,也不至于骤然病入膏肓、无法救治。究其死因真相,这段记载较合情理。
南京败退,他便多次试图自杀;面对永历帝被杀、父亲遇害、儿子欺瞒、部属抗命等深重的内忧外困,郑成功悲愤交加,陷入无法突围的精神困境之中,神志恍惚,迷离失常,引发狂疾,难以自持,自杀而亡。
本文摘自:《历史的砝码》
作者:曾纪鑫
出版:九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