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惠民保”百款产品,落地近200城,未来能否持续发展?
“惠民保”凭借三大特点
价格低、保额高
且参保要求宽松
在2020年
实现井喷式发展
已经有近100款产品
落地近200个城市
未来规模300亿?
1
“惠民保”井喷式发展
产品超百款,覆盖近200个城市
1. “惠民保”落地,近200个城市!
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惠民保项目快速发展、多点开花,成为近年来继“百万医疗险”外的又一爆款产品。
目前,市场上共出现了近100款产品,覆盖了全国近200个城市,相关产品情况如下图所示。
PS.大家如果想问购买链接的话,可以按照图中相应产品名称,在微信搜索相关公众号进行查询。
或者,进入公众号会话界面,回复“惠民保链接”推送给大家。
2. “惠民保”的产品特点与地域化特色
“惠民保”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社会对健康险保障存在巨大的需求。
虽然,各地惠民保存在地域化特点,但是也具备一些共性特点:
①由地方政府牵头或站台支持
②保险公司深度参与
③保费门槛低、参保条件低(不限年龄、不限职业、无健康告知等)
④涵盖了重大疾病特药和其他增值服务等。
更多关于“惠民保”特点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见这篇文章《“惠民保”井喷式发展,为何?保费低至29元,参保人数超2,000万,累计保费超10个亿!》,点击文字即可跳转。
3. 井喷式发展,背后的那些质疑?
“惠民保”属于我国医疗保险体系中的创新产品,伴随着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地区从产品设计到市场发布周期极短、更有些地区存在一城两险,甚至一城多险的现象,如宁波、山东等,参见第一张产品列表图。
各家主体跑马圈地式抢占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产品定价不断降低,以及错综复杂的惠民保市场,产生了惠民保产品是否能够持续性的质疑声。各家险企,也是抱着试水的态度参与各地的惠民保项目。
另一方面,随着惠民保的遍地开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了解这一具有“普惠”性质的城市定制医疗险了。
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也会有很多疑问,比如“惠民保”能否长远发展、是否真的实惠等...
今天借由四个问题,我们一起探讨下“惠民保”产品是否能持续发展?
2
一问
“惠民保”未来能否持续发展
随着,惠民保产品的大量投入,其影响力远高于预期。于是,保险公司纷纷争相入局,争抢市场份额。
不知大家有没有联想到,那一年信美人寿和支付宝联合推出的“相互保”。
虽然,后来被监管叫停,支付宝转而自己推出了一个互助计划,即现在的“相互宝”。但是,之后各大互联网平台争相入局,也是掀起了一番热潮。
然而,时隔2年,不少互助计划已经关停,比如,百度互助和上周停止的美团互助。
那么,惠民保呢?
虽然,从全国角度看,惠民保刚刚起步,发展道路还很长,但是,可以预见惠民保未来将有大幅增长,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普惠属性”促进居民投保意愿
惠民保的特点就是价格低、保额高、参保条件宽松,能够提供便捷的“保险保障+全流程健康服务”,满足广大居民对健康险的需求。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在100元以下,保障额度大多在上百万,并能提供部分健康管理服务。
属地居民只要有社保,即可参保,使得一些被其他商业健康险排除在外的群体,有了完善自身健康保险保障的机会。
2.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规范险企经营
基于现在市场化运行的惠民保业务存在着一些问题,2020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监管机构强化惠民保可持续健康经营发展的决心,并就惠民保业务的专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对惠民保经营提出了多个规范指导意见。
可见政府的参与力度加大,将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以及参保意愿,对参保率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3. 市场规模巨大,参与主体逐年增加,未来保费规模300亿?
惠民保的定位是居民大病补充医疗类保险,根据《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国基本医保的参保率已经达到96.7%,但各地的惠民保项目参保率不足10%。
如果惠民保的整体运行持续改善,2025年参保率有可能达到30%,将覆盖近4亿人口,如按70元/人的年保费测算,对应的市场保费规模可达到300亿元左右。
惠民保的保费规模以及覆盖用户面积持续提升,势必会使各大险企及第三方平台公司加入到这一领域,将大大促进惠民保高速发展。
3
二问
短期无法盈利,为何险企仍积极参与?
1. 潜在保费市场规模大
基于未来惠民保的保费市场巨大规模的预期,促使各大险企积极参与其中,及早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入局的保险公司主体数量约50家左右。
其中,人保财险独自承保或参与承保32个产品,平安养老参与21个产品,国寿财险参与15个产品,中国人寿参与11个产品。
对于其他险企来讲,如果前期不参与进来,后期将很难加入到新项目中。
2. 医疗健康数据规模大
各地医保局掌握了大量的居民医保数据,同时各家险企也积累大量理赔数据。
通过参与惠民保,险企可以打通各方数据,建立更有效的健康大数据体系,能够有力支撑险企两核风控、产品精准定价,提升险企综合开发运营能力。
3. 第三方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相比基本医保和其他商业保险,惠民保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尤其是第三方平台运营公司的加入,在前期宣传、线上多维度的触点聚集客户、实现规模化获客和产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其中,一些医疗科技背景公司,除了医疗管理和特殊药品服务外,还提供诸如系统建设支持、营销支持等服务。
他们的积极参与不仅能够获取大量用户,促进自身主营业务的增长,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自身的市场估值,促进企业尽快实现上市。
4
三问
是否能够替代百万医疗险?
1. 互为补充,不会替代!
从长远角度看惠民保将会与百万医疗险互为补充成为我国补充医疗保险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不会替代百万医疗。
现有的百万医疗险相较于惠民保优势,是覆盖更多医疗风险的同时,保额更高。
不对社保目录内外的费用加以区分,扣除免赔额后,在保险金额内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赔付,可报销费用范围更为广泛。
而惠民保相较于百万医疗险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参保条件更为宽松。
随着政府、险企、第三方公司等多方深入参与,惠民保也会越来越成熟,不断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惠民保服务中产及以下人群,百万医疗高端化
以深圳市惠民保险举例,这款产品是由深圳市政府指导、平安养老保险公司设计推出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之所以能够持续良好的经营。
一是与深圳城市人口特点有关,深圳是中国年轻人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年龄只有32.5岁,健康群体相对占比高,出险的几率相对较低,赔付压力小。
二是与缴费形式有关,当地采用个人账户直接扣款方式,使参保人数达700多万,参保率超过50%。
三是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官方定位为“政府重疾险”,保费相对低,性价比高。
而百万医疗险的用户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更看重是更高服务的品质、以及附加权益等。
可以预见,未来惠民保将更加趋于普惠模式,服务于中产阶级及以下人群。而百万医疗更加高端,服务于相对高端人群。
所以,未来两个险种能够形成有效互补,共同成为我国补充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环节。
5
四问
想持续发展,应做好哪些?
1. 监管有力度,发展有体系
惠民保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补充。
近期发布的《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未来发展应“按照经营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基本原则,合理制定保障方案、科学确定责任范围”等要求规范运行,避免惠民保产品市场价格战及其他违规运作。
如,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乃至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等的无序发展,使惠民保真正融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在这大背景下,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对市场秩序进行必要的维护,避免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各家保险公司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产品形态、健康服务、续保政策等进行成体系的设计。
2. 精细化运营,责费匹配,保证产品保费充足度
险企及第三方公司应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到产品设计、营销、理赔等各个环节,优化产品形态,通过医保大数据的不断积累,整合医疗、诊疗数据,建立疾病风险模型,使保费及保障责任相匹配,从而促进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参保率,促进产品稳定运营
惠民保险要保证持续运营,必须大力提升居民参保率,以保证保险公司的保本微利,否则将会有大批的中小险企退出惠民保市场。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医保智能控费技术等手段提高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同时,增加健康管理环节,拓展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相关的增值服务,提升带病体客户依从性,降低病患发生率,从而降低保险公司赔付率,促进惠民保产品的稳定运营。
综上,真正体现惠民保的“惠民”属性,深度融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覆盖我国医疗保障发展痛点,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有效补充,才能让惠民保的发展深入人心,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关注我们
13个精算师
雪球、头条号、微博:13个精算师
邮箱:thirteenactuary@163.com
小编微信号:xxjs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