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靠银保的新华vs靠个险的国寿:头部险企的“择机”战略?

13精 13个精算师 2022-08-06

中国人寿,新单保费+7%

新业务价值率-1.5%


新华保险,新单保费+44%

新业务价值率-10.6%

规模≠效益

高增速和高价值如何选择

规模迅速扩张的路又有几条


1

国寿和新华

新单增速快,价值率呢?


1. 新单保费增速:新华>国寿

2020年,寿险公司中备受大家关注的,当属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寿险三家公司。


其中,国寿和新华,由于开门红的出色业绩表现,成为上市险企中增速最高的两家公司,不仅引得保险圈一众关注,股价也快速上涨。


但是,平安寿险却因为遭遇换帅和改革的一系列风波,导致保费负增长!


然而,相比寿险公司的保费排名,大家更关心新业务价值和保单继续率,因为,通过这些指标才能看到险企的发展策略和战略倾向。


从新单保费看,新华保险的增速高达44%,中国人寿为7%,而平安寿险则是负增长15%。

但是,规模也是一把双刃剑,险企如何掌握规模与与效益的平衡,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利润和价值空间。


那么,国寿和新华的规模,是否带来了效益呢?


2. 新华:增速快+价值率下降快!

近两日,新华和国寿相继公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到,新单保费增长较快的国寿和新华,新业务价值同比都是下降的!


细看会发现,两家公司的新业务价值率,较上年同期也都有所下降!


尤其是,新单保费增长最快的新华保险,新业价值是下降了6%,新业务价值率下降了10.6%!


如此反差,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两家公司快速增长的规模,依托的是不一样的渠道。


2

国寿靠个险续期,新华靠银保趸交

背后都是高收益率产品?


1. 国寿增速:靠个险续期!

单位:百万


虽然,国寿的新单保费增速为7%,但却不是公司整体保费增速的最大贡献者,因为新业务所占比重较小。


分个险和银保渠道去看的话,大家会发现,支撑国寿在2020年达到8%增速的核心,分别是个险的续期业务贡献3.6%的增速,和银保的续期贡献了2.2%的增速,合计5.8%。

而个险渠道的续期,保费主要是来自2019年的开门红产品年金保险。


如果熟悉的大家会知道,这些开门红主打产品,当时大多以组合的形式销售,多有万能险产品同时销售。

而这些万能产品的利率可以说,是决定了续期进展的关键。


2. 新华增速:靠银保趸交!

单位:百万


与国寿不同,新华的高速增长是依托的银保渠道新业务。


从上图可以看到,2020年新华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保费达230亿,同比增长125.9%,为公司贡献了9.3%的增速。


而这之中,趸交保费占的比重更高~


从产品看,银保渠道的主打产品,就是其在大力恢复银保业务时推出的稳得盈分红型两全保险。


单单是这一款产品,在2020年的新单保费就达到了178亿元,占了银保渠道新业务的78%!

为何这款产品,能够变成吸金利器,看看下图的产品演示,你就能明白了~

大家如果自己计算一下,会发现按照最高红利计算,这款产品在5年后的收益率可以达到4.2%。


2020年,在疫情影响之下,利率持续下行。新华为什么仅凭借一款产品就能有如此快的规模增长,是不是就能理解了?


3

激进的发展策略

却是价值路上的绊脚石


1. 新华单独设置分红专一账户,折现率假设6%!

看过两家公司都是靠的哪些产品,获得了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


再看新华年报中提到的折现率假设,其中,明确指出针对稳得盈产品进行了单独管理,折现率假设为6%,高于集团整体的5%!


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在保费增速44%之下,新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率都是负增长的了吧!


2. 开门红产品,相关的万能险利率高!

再看,中国人寿的开门红主打产品有关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基本都在5%以上!


此外,新华保险的多款万能险结算利率,在2020年年初甚至达到5.4%左右~

上图取自“13精”小程序,进入公众号下方菜单,就可查找。


由此可见,保费增长的背后,最主要的驱动力,是这些具有高“投资价值”的产品组合。


3. 总投资收益率:5%左右!

如果,再结合各家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去看,平安是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新华和国寿在2020年的投资虽然表现也不错,但也就是在5%左右。


然而,平安寿险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在2020年却没有一个超过5%。

所以,这就是此前保险圈儿的人,一直在说的激进的发展策略!


当然,这种方式自然是能换回规模的迅速扩张,但是,对于价值的提升可能就是反作用了。


不过,国寿和新华选择这种规模扩张的方式,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背后的终极目标可能都是提升代理人队伍的规模和质量!


闲话

不过,国寿和新华两家老牌险企,尚且能够用效益换规模。


但是,其他公司想要效仿这条路,恐怕都不容易。


先说,向国寿学习靠代理人销售,且不说前期成本大家就熬不起,个代队伍也不健全。


想想前一阵的国寿举报事件,还有之前新华也曾因保险销售误导,在某省集中暴露,引发非正常退保被点名。


这些负面新闻,大家可能也承受不起。


再说,向新华学习靠银保渠道,产品就算有竞争力,可公司品牌知名度不吃香又怎么谈合作呢?


最后,恐怕都是夹缝中求生存,增速也是跌宕起伏。能抓住哪个渠道,就抓哪个,可能是大家面临的现实选择!


关注我们


13个精算师

雪球、头条号、微博:13个精算师

邮箱:thirteenactuary@163.com

小编微信号:xxjss13

在看的你,一点很“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