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P改编剧的热潮能持续多久?

2016-10-11 Cassie VSO创意空间

责编:SIssiReid

撰写:Cassie


最近热播的《青云志》《麻雀》等都是拥有高收视率及热议度的IP改编剧,成为了网络小说IP改编热潮中的又一小高潮,那么为何IP改编剧会如此爆热呢?当然,在市场上的IP改编剧口碑其实是参差不齐,不是所有都能成功的,所以人们也开始质疑:这股IP改编热还能持续多久呢?




>>>>

逐渐火起来的IP热


首先,IP是以一种震惊的方式出现在文化产业圈的,大约在2013年,IP概念在中国影视文化界突然火热起来。那一年的影视产业被称为“网生代”元年,13年“小时代”系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纷纷搬上荧幕,且相继迎来超高收视率及票房。




IP剧的改编刚开始源于那些拥有较高人气的网文,而后渐渐延展到只要具有高传播效应的一切热点皆可改编:从耳熟能详的一首流行歌曲、一部人气漫画、一款人气网游到一些热门综艺、网络热点事件等都能成为IP。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强大的粉丝团体,而影视投资公司也正看重IP自带粉丝营销这点才趋之若鹜。



>>>>

从粉丝经济及投资者角度看IP剧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小说IP剧较少,2014年小说IP改编作品便有20部左右,而2015年达30多部。而今年,IP改编热潮更胜,五花八门的IP剧看都看不过来。


面对中国影视文化界井喷式的IP改编,其实不难看出来,IP改编最看中的是IP本身是否拥有庞大粉丝群体、是否拥有社会影响力、是否已形成品牌价值。比如:鬼吹灯系列改编的《九层妖塔》、《寻龙诀》,网络热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步步惊心》、《甄嬛传》《何以笙箫默》等,连流行歌曲《同桌的你》、《栀子花开》也被改编成电影上映…他们其实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上映时粉丝效应便为其创造价值。




从影视投资者角度看,热门IP作品的转化可以降低项目风险,因为这些畅销小说是网民们从海量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符合网络时代读者的审美,将它们改编成影视剧更容易引起共鸣。从购买IP的行为便自然而然成为热点话题,吸引公众眼球令项目备受瞩目。我想最能验证这句话的就是《爵迹》,虽然口碑差,但咱也挡不住人家从开拍、选角、预告片等每一次都成为热点话题,很多人还是禁不起颜值的诱惑去看了。




>>>>

IP剧火热背后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IP改编热这股潮流,IP版权费也是一涨再涨, 3年前10万元一个,如今随便一个IP就是100万元。在资本迅速涌入、流动性强的背景下,哄抬IP价格囤IP这一现象会让影视剧成本制作成本抬高,存在着非理性。


同时,IP始终不是影视剧,它需要专业的编剧改编才能成为影视剧。影视剧本身是一门艺术,在关注IP的同时,我们不能不重视剧作本身。《盗墓笔记》的网络剧就是一个例子:剧本不佳,与原著相差甚远,引来粉丝一顿吐槽,在这里好的IP也未能获得好口碑。所以,影视剧的核心是剧本,而不是单纯地依赖IP、热炒IP那么简单。在当下文化市场环境中,仅依靠IP而不重视影视本体,会使创作越来越粗糙,观众们也会越来越不买账,不得不为一些没有内容的IP改编剧捏一把汗。




>>>>

那么谁会是IP改编的下一个核心


当下,IP衍生的文化产品种类众多,人们对IP的关注也不会只停留在影视剧上,随着文化迭代、互联网迭代的速度加快,仅靠影视剧来稳定大批量消费粉丝也并不可行了。而且随着影游联动产业链的进一步深化,IP衍生的文化产品以形成出版(文学、漫画)→影视→游戏的产业链,而游戏在产业链中已初显重要作用。《引爆IP:影游漫文超级IP打造之道》一文中曾经这样指出:


产业链中出版起着提供内容、聚集粉丝的作用,但产值较低,销量3万册已算是畅销书;IP影视剧产值较高,但生命周期短,电影上映仅几周、电视剧也不过几个月;而游戏则是稳定并团结粉丝的IP产品,因为游戏是一个能够不断更新,不断为玩家提供新内容的活跃生命体,同时还具备强社交功能,对于用户更有粘性。收入多、寿命长、黏性大,游戏具备这么多优势,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IP改编中当仁不让的核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了解更多IP孵化相关资讯

请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VSO创意空间


往期精彩推荐:

《权力的游戏》就算了,为什么我们连《釜山行》都拍不出来

超级IP改编剧质量参差不起,这个锅谁来背?

从《微微一笑很倾城》聊起千万天价的IP背后那些事儿


For Dreamers

为梦想家们提供创作所需的一切资源和服务

VSO创意空间 | 全球首家云端文化创意产业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