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600篇人文社科高被引论文,有什么特征?

致读者:亲爱的朋友,欢迎您关注公众号“大民说英语”,由于我们创号较晚,没有留言功能,为了弥补因此造成的不便,我们近期创建了“[大民说英语]学友交流群”,便于分享一些讲座密码、直播网址、讲座回放等信息。如果您对此感兴趣,请在微信里添加编辑微信daminlu,邀您参加“交流群”,一起共享、学习。以下为正文:


  1.研究说明  

本研究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文献数据,检索整理了2006—2018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政治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工商管理、农林经济、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等人文与社会学科被广为引用的前600篇论文。数据统计范围为2006—2018年,采集截止时间为2018年11月5日。

为了能够更加完整全面地归纳与分析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布,本研究提取了学科分类、期刊等级、发表时间、被引频次、文章类型、研究视角、是否内稿、选题类型、基金支持、作者情况、参考文献、写作特点等12个大类指标。其中,对基金支持、作者情况、参考文献、写作特点等指标又进行了细分,共有25个小类指标。学科分类和期刊等级参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中的分类方法。下文就其中8个指标的统计结果作以概述。

  2.研究结果  

2.1 学科分布
600篇高被引文献的学科分布与被引频次如表1所示。其中,经济学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其高被引论文篇数最多,有232篇,占比38.7%;其次是管理学,共有160篇,占比26.7%;教育学和社会学都有52篇,占比均为8.7%;文学、心理学、法学和新闻与传播学分别为26、23、16和14篇,占比分别为4.3%、3.8%、2.7%和2.1%;其他学科篇数均为10篇以下,占比在1%以下。本研究认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高被引论文之所以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占比较高,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为经济与管理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案例,从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日俱增,而且中国本土经济与管理的研究也日渐成熟,从而使得经济与管理学科论文的发文量和被引量呈迅速增长趋势。

表1 2006—2018年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


2.2 期刊等级
通常认为,期刊等级越高,说明发表的文章水平越高、质量越好,被引的次数应该越多。一方面,等级越高的期刊更加重视期刊声誉,因此对文章的选题、内容质量以及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为了使成果扩大影响,作者往往更希望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更权威的期刊上,以得到同行的更多关注,这也潜在增加了论文的被引频次。这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不同等级期刊载文的“马太效应”。本研究统计结果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篇数最多,为251篇,占42%;其次是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文章,为211篇,占35%;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文章共107篇,占18%;发表在扩展版上的文章23篇,约占4%;发表在其他期刊上的共8篇,占1.3%,如表2所示。高被引论文的期刊等级并非集中在顶级和权威期刊的情况,说明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正在趋向成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话语体系也日渐丰富。

表2 2006—2018年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等级


2.3 文章类型
本研究关于文章类型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54%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说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现阶段在研究方法上更倾向于使用实证研究及量化的方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引用实际案例,对学科内的命题进行推理归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42.1%的论文采用了理论研究方法,较多集中在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语言文学等学科中,说明理论研究中的一系列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思维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3.8%的论文使用了述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政治学、教育学、经济学、语言学、社会学这几类学科领域中,述评式研究方法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科研究的整体概况,有助于学者厘清其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及研究成果。

表3 2006—2018年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


2.4 研究视角
本研究将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研究视角归纳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视角主要是从大范围的或涉及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微观视角主要是从比较小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而中观视角则介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之间。如图1所示,600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79篇文章从宏观视角展开研究,占比29.9%;有239篇文章从中观视角展开研究,占比39.9%;有181篇文章从微观视角展开研究,占比30.2%。三种研究视角的高被引论文篇数差别不大,中观视角比宏观和微观视角的篇数略高。而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微观视角的次数略高于宏观和中观视角的,这说明只要能把“小问题”做深做精,往往也能做出受人关注的“大文章”。
 

图1 2006—2018年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研究视角
 
2.5 基金支持
各类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科研条件、科研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的科研人员。一般认为,有基金支持的文章其选题、研究内容均是当时的热点和重点,故被引次数也应该比较高。本研究的600篇高被引文章中,就基金支持级别看,国家级基金支持的占54%,省部级基金支持的占8%,其他基金支持的占1%,另外37%的文章没有基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家级基金支持的项目通常是国家重点关注的理论现实问题,对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往往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其项目成果论文成为高被引论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没有基金支持的论文占比也不小,这启示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关注国家级基金项目的立项课题,帮助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科特征,不以基金项目的挂靠作为论文审查的标准,重点关注论文的选题和内容。

2.6 作者情况
论文的作者数反映了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通常认为,合作度高的论文质量较好,能获得较多的引用。但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高被引论文中2个作者所占比例最大,为42.6%,可能的原因是2个作者沟通更有效率,合作完成度会高一些;1个作者和3个作者所占比例相当,为25.0%左右;4个作者占比为6.4%;5个作者占比仅为1%。这可能是因为较多的作者人数反而不利于每个作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可能会出现沟通的低效率。加之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更多注重理论研究的价值,合作者过多反而会影响文章思想性的聚焦。

2.7 参考文献
600篇高被引论文中,外文文献篇均为14.8篇,中文文献篇均为10.2篇,说明高被引论文引用外文文献的比例更高一些,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但一些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还落后于国外,需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如表4所示,引用的文献类型中,95%的论文引用了期刊文章,65%的论文引用了专著文献,25%论文引用了报告文献,分别有5%左右的论文引用了学位论文和电子文献,这说明期刊论文和专著是高被引论文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

2.8 写作特点
本研究对筛选出的600篇高被引论文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创新点等方面对其写作特点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析。在题目类型上,75.6%表现为描述型;A与B式题目占比21.1%,较多出现在实证研究论文中;问题型题目占比很小,只有3.1%。在摘要类型上,报道性摘要占比最多,达52.3%;指示性摘要占比34.1%;报道-指示性摘要占比13.5%。在关键词选取上,90%以上的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且多数在文章题目和摘要中出现。在文章创新点阐述上,除了一些综述性文章,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高被引论文多数都明确阐明了论文的创新点及贡献,这些创新点大多分布在文章摘要、前言和结论处。这些特征一方面启示作者从细节之处着手,注意论文写作的表达技巧;另一方面也对期刊编辑的选题策划与稿件编修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表4 2006—2018年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文献来源



⚪来源中国知网,原载于《学报编辑论丛(2019)》,原题《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本文为节选,为阅读及排版便利,删去了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内容,敬请有需要的读者参考原文。
⚪作者:张丛 ,高原 ,赵歌 ,张宏邦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转自:本文由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资料



好文推荐: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人类学家项飙:内卷是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语言学立项趋势及申报建议 ( 2009—2019)

重磅!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情况公布!

关注!《外语教学与研究》刊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50篇文章信息列表

重磅!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出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