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黔 | 江淮官话古全浊声母演变研究

顾黔 皇华皇华 2022-10-20


顾黔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方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方言地理学研究。



提要:浊音清化是汉语语音史上重要的演变规律,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本文考察江淮官话洪巢片、通泰片、黄孝片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类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成因。发现在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区的江苏通州和溧水,清音浊流、清音送气带浊流、清音送气、平送仄不送四种语音类型并存,推导出官话方言浊声母的演变链。据此探讨浊音清化的演变条件和机制,指出浊气流为浊音清化送气提供了介质,是演变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江淮官话 ;浊音清化 ;演变轨迹



       浊音清化是汉语重要的语音演变规律,分布广泛,影响深远,一直是学界的讨论热点。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到底送气还是不送气,各家看法不一。高本汉(1915)、罗常培 (1933) 等认为送气,陆志韦 (1947) 、李荣 (1956) 等认为不送气。古清声母分全清、次清,即送气、不送气两类;而浊声母只有一类,不存在送气与不送气的音位对立。因此,全浊声母清化后送气或不送气均有可能。

       现代汉语方言全浊声母的演变类型复杂多样,除了吴语和老湘语保留浊音,与全清、次清声母形成三分对立,其他方言多数业已清化。官话大多为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客赣等方言不论平仄,一律送气。徽语、闽语有的送气,有的不送气(徽语送气居多,闽语不送气居多)。粤语平上送气,去入不送气。平话一般为不送气。这项演变的条件和机制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些问题都引起我们的思考。

官话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北起东三省,跨越黄河、长江,南抵云、贵、川,纵横数千公里,使用人口超过8亿。江淮方言处于我国广袤的北方官话方言与东南部复杂方言群的交界前沿,通泰片、洪巢片与吴语关系密切,黄孝片与赣语等接触频繁,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是考察官话南进历史及演变规律的重要区域,也是探讨古全浊声母演变特征和轨迹的绝佳窗口。


一、江淮官话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类型及成因


      江淮官话主要分布于苏皖鄂赣四省,地处官话南缘,由东向西分别为通泰片、洪巢片和黄孝片。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並、定、从、澄、崇、船、群等,在江淮官话的今读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腹地洪巢片和西翼黄孝片大体上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如“甜”为[t‘-]、“豆”为[t-],符合官话方言全浊声母演变的普遍规律;东翼通泰片不论平仄,白读一律读为送气清音,如“甜”“豆”声母均为[t‘-]。

       “不论平仄一律送气”是通泰方言内部一项重要的、统一的特征。由于受共同语及西北面洪巢片方言的影响,近年来通泰片方言的全浊声母仄声字出现文白异读,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详见表一。


表一  通泰片古全浊声母仄声字文白异读


       表一显示,古全浊声母在通泰片内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同一方言区西北部与东南部的发展不平衡:西部泰州、北部东台的文白异读较多。泰州位于通泰片与洪巢片的边界线上,受江淮官话中心区域扬州、南京影响较大,文白异读现象最为突出,如“拒”在口语里一般都不送气了。东台则在通泰片北部,与洪巢片盐城接触频繁,因此文白异读比泰兴、如皋等地多。

       二是同一方言点不同声类的发展也不平衡,如东台並母的“步”、定母的“渡”、从母的“字”等仍为送气;崇母的“状”、船母的“剩”、禅母的“植”等出现了文白异读,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而群母的“拒”日常口语里已经很难听到送气,完全变成不送气了。

      今洪巢片南京、扬州、合肥等,黄孝片黄冈、孝感、英山等,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基本为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详见表二。


表二  洪巢黄孝两片古全浊声母今读

[ 说明:黄梅方言引自王定国(2016),孝感引自王求是(2014),英山引自陈淑梅(1989)。下同。]


       根据我们最近的调查,洪巢片和黄孝片“平送仄不送”并非铁板一块,例外并不鲜见,各地的白读均有仄声送气现象。详见表三。


表三  洪巢片和黄孝片白读仄声送气表


       表三所列例字在共同语里均为不送气,而洪巢片和黄孝片方言,白读多为送气,文读一般为不送气。可以推断,洪巢片、黄孝片应有过“不论平仄一律送气”的阶段,与通泰片共同构成了“一律送气”的江淮方言特征板块。那么,“平送仄不送”在洪巢黄孝两片是如何成为主流的呢?

     我们认为是受北方官话影响的结果。罗常培 (1933:56) 根据成书于8到9世纪的汉藏对音《千字文》和《大乘中宗见解》,发现全浊平声变次清、仄声变全清的趋势,从那时候已经开始了”。北宋时期,这一趋势则更加显著。周祖谟 (1966: 591) 根据北宋邵雍《皇极经世·声音倡和图》,指出“至于近揆二字与乾虬二字皆属全浊群母一类,今邵氏以仄声之近揆与见母相配,以平声之乾虬与溪母相配,盖全浊之仄声已读同全清,全浊之平声已读同次清矣。此与今日北方语音正合”。换言之,北宋时期汴洛方音的全浊声母已经清化,按调类平仄分为送气和不送气两种。到了《中原音韵》(1324) 时代,全浊声母平送仄不送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这项音变对江淮各片方言,尤其是文读,均有较大影响。但对三片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并不均衡,“仄声送气”在地理分布上自东向西呈现不连续性。详见表四。


表四  今江淮官话仄声送气分布表

[ 说明:1. “+”表示仄声送气,“-”表示仄声不送气。2. 安陆方言引自盛银花 (2014) ,麻城引自夏中华 (2011) 。]


表四显示,东部通泰片的主流是一律送气,程度最深,范围最广,数量最多。西部的黄孝片次之。处于中心位置的洪巢片“仄声送气”现象反而最少。这样的分布格局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仄声送气”在江淮官话两翼多而腹地少,中间出现断裂带?

       这与它们的历史、人文、交通等因素有关。洪巢片的中心城市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自古是物资和人员的重要集散地。扬州曾是两淮盐运中心,漕运发达,商贾云集。扬州、南京等作为洪巢片的重要城市,是历代北人南下的必经之路和落脚点,首当其冲受到北方方言冲刷,在早期江淮方言“平仄皆送气”的板块中,形成了一个“仄声不送气”的断裂带。东翼通泰片濒临黄海,交通不便,“平仄皆送气”特征保留最为完整。西翼黄孝片依然有一些“平仄皆送气”的残留,但在地理分布上有差异。详见表五。


表五  黄孝片古全浊声母仄声送气情况表

[ 说明:浠水方言引自郭攀、夏凤梅 (2016) 。]


       表五显示,黄孝片自西向东,仄声送气现象递增。孝感送气者只有“造、族”二字,居中的浠水有“鼻、造、族、直、撞”等,而东南部的黄梅“鼻、白、造、族、昨、贼、直、撞”等皆送气。该片毗邻鄂东南赣语,从安陆、孝感,到麻城、浠水,再到英山、黄梅,越往东越靠近赣语,受其影响程度越深,仄声送气现象越多,涉字范围越广。


二  、江淮官话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轨迹


       古全浊声母清化不论平仄一律送气,应是早期江淮官话的普遍规律。虽与今官话区主流相悖,但也并非无据可考。刘广和 (1984:46) 统计密教经典《大孔雀明王经》汉译密咒全浊声母的对音情况,指出“群、定、並三纽共23个汉字,对音87字次,全部对送气浊塞音”。又根据天竺和尚不空的梵汉对音,发现汉语全浊声母大多对应梵语送气浊塞音,且不加标记,只在少数情况下对应不送气浊塞音。由此可以推断,8世纪“长安音全浊声母送气”。龚煌城 (1981:47-48) 考察《番汉合时掌中珠》(1190) 一书的汉夏对音资料,发现大量的西夏送气清音,汉语用全浊声母或送气清音与之相对,证明“中古汉语的浊塞音与浊塞擦音,不分声调,均变成送气的清塞音与清塞擦音”。可见,汉语的浊音清化送气早已有之。

       现代汉语“平仄皆送气”的方言,除学界熟知的客赣方言、江淮官话通泰片外,还有中原官话关中片的西安、汾河片的临汾等;西南官话黔川片的大方、西蜀片的都江堰等;晋语并州片的太原、五台片的神木等。详见表六。


表六  官话与晋语古全浊声母送气情况分布表

[ 说明:岚县方言引自沈明 (2014) ,神木方言引自邢向东 (2002) ,其余引自钱曾怡主编 (2010) 。]


表六显示,浊音清化送气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白读层,如西安、临汾等。李如龙、辛世彪(1999:200) 指出:“在唐宋时期,以关中晋南为中心的西北方言在当时的方言中是有影响力的,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的对音材料都是用这种权威方言对译的。可见今天关中晋南一带的方言与唐宋西北方言在送气音的特征上是一脉相承的。”张维佳 (2002:242) 亦指出:“从古全浊声母白读层送气的地理分布看,这种音变曾是整个关中地区发生过的现象。”

       我们认为,古全浊声母清化送气这一音变类型,分布范围应该更广,不仅包括关中、晋南、客赣等,还应涵盖江淮一带。那么,浊音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送气清音的?

       我们很难从历史文献中找到这种演化过程的具体资料,但江苏境内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处的通州和溧水方言,可以解释这一过程。那里方言的浊声母类型,正好介于浊音和清音之间。通州浊声母的语音表现详见表七。


表七  通州浊声母的语音类型


       表七的二甲乡处于吴语的北缘,浊声母与典型的北部吴语一致,语音性质是“清音浊流”。观音山属江淮官话通泰片,浊音业已清化,白读不论平仄一律送气。金沙、十总顾灶处于混杂的过渡地带,当地谓之“通东话”。该地的“浊音”与典型吴语的“清音浊流”不同。“清音浊流”的语音表现是,清辅音后浊流从元音开始贯穿整个音节;而金沙等地的语音表现则是,浊流比典型吴语强烈,而且浊流前有一个送气成分。如金沙、十总顾灶的“病”[pʻɦ-],与苏州、上海“病”[pɦ-]等典型吴语有显著区别。

       相似的语音表现,在溧水也有体现,见表八。


表八  溧水浊声母的语音类型


       溧水隶属南京,境内方言东部属太湖片毗陵小片,西南部属宣州片太高小片,表中所列各点属宣州片。表八显示,它的语音类型跟通州一样。溧水在江苏西边,靠近安徽;通州在江苏东边,靠近黄海。两地相隔甚远,语音表现却如此相似,这是因为它们都位于江淮官话与吴语的交界线上,正在经历相同的语音演变。

       溧水和通州的方言材料,为我们追溯浊声母清化的演变轨迹提供了活的证据。这一地区的浊声母经历了先产生送气成分、后丢失浊流、最后清化的发展过程,演变路径为:清音浊流→清音送气带浊流→送气清音→平送仄不送。具体情况详见图一。

       吴语的“清音浊流”对应图一的第一阶段。通州金沙和溧水城郊乡沙河村等处于第二阶段。通州十总顾灶正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江淮官话通泰片处于第三阶段,洪巢片和黄孝片的主流处于第四阶段。那么,这种分布的不平衡是如何形成的?


图一  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区浊声母演变模式


       这与该地区的历史和移民密切相关。自4世纪初永嘉丧乱,及至8世纪安史之乱,12世纪的靖康之乱,北方各地流民被迫多次大规模南徙。南徙线路主要分东西两条:“北之东部人徙南之东部,北之西部人徙南之西部” (谭其骧,2000:294)。《晋书·王导传》(1974:1746):“洛京倾复,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沈约《宋书·州郡志·南徐州》序记载:“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晋成帝咸和四年,司马郗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徐、兖二州或治江北,江北又侨立幽、冀、青、并四州。”可见江淮之间北方流民之多。如此众多的北方移民陆续涌入此地,北方方言的一些特征随之向南渗入江淮之间。

       由于江淮腹地洪巢片的南京、扬州、合肥等自古以来就是这一地区的重要城市,接收的移民最多。因此,其方言受北方官话的影响也最大。上文讨论的“平送仄不送断裂带”正是由历代移民冲刷而成。


三、结语


通过考察江淮官话通泰片、洪巢片和黄孝片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类型,以及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地区浊声母的语音类型,我们推导出该地区浊声母的演变链,其中“清音送气带浊流”是这一演变链的关键节点。具体如图二(X表示声母):


图二  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区浊声母演变链


      我们推测,大多数汉语方言可能都经历过上述演变。这一演变的前提条件是浊气流,浊气流为浊音清化送气提供了介质。“清音浊流”不仅是现代吴语浊声母的语音表现,也可能是中古汉语浊声母的表现形式。黄笑山 (1994:40) 以日汉对译材料为论据,指出全浊声母在中唐五代时已经清化,但仍与清声母对立,认为“ (唐五代) 这时的全浊声母,近似于现代吴语的清音浊流,而其后流成分可能比吴方言更明显,且还没有发展成气声化的元音”。王福堂 (2010:188) 根据吴湘方言浊声母的音值和清化情况,推测“汉语的全浊声母在古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吴方言的浊送气音——气嗓音”。

       早期江淮官话与客赣、关中、晋南等地方言的“不论平仄一律送气”,处于上述演变链的第三阶段。现代北方官话平声仍保留送气,仄声则更进一步,送气消失,因而有了“平送仄不送”的语音演变规律。


附注

① 参见《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2版)》(2012)。

② 东台,古属海陵 (泰州),清乾隆三十三年 (1768) 与泰州分治,始置东台县,隶属扬州府。1949年5月属泰州专区 (今泰州市),1950年1月改属盐城专区 (今盐城市)。

③ 原文作于1942年4月,后收于《问学集》(1966)。

④ 丁邦新 (1987) 认为,“这是坚不可移的论断”。

⑤ 《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 划归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

⑥ 原载于《燕京学报》1934年第十五期。

⑦ 见谭其骧主编《宋书州郡志汇释》(2006),第24-25页。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7  《安徽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2] 鲍明炜、王均主编  2002  《南通地区方言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 蔡华祥  2011  《盐城方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4] 曹剑芬  2014  《从吴语“浊音清化”的语音表现看古今声母与声调演变的内在关系》,《吴语研究:第七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 陈淑梅  1989  《英山方言研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丁邦新  1987  《论官话方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八本。

[7] [唐]房玄龄  1974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

[8] 高本汉  2005  《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9] 葛剑雄  1997  《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0]龚煌城  1981  《西夏韵书同音第九类声母的拟测》,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二本第一分册。

[11] 顾  黔  1997  《通泰方言韵母研究——共时分布及历时溯源》,《中国语文》第3期。

[12] 顾  黔  2016  《长江中下游沿岸方言“支微入鱼”的地理分布及成因》,《语言研究》第1期。

[13] 郭  攀、夏凤梅  2016  《浠水方言研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4] 胡士云  2011  《涟水方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15] 黄笑山  1994  《试论唐五代全浊声母的“清化”》,《古汉语研究》第3期。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8  《江苏省志·方言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6] 孔江平  2001  《论语言发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7] 李  荣  1956  《切韵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

[18] 李如龙、辛世彪  1999  《晋南关中的“全浊送气”与唐宋西北方音》,《中国语文》第3期。

[19] 李小凡  2015  《徽州方言古全浊声母无条件分化成因新探》,《语文研究》第2期。

[20] 刘广和  1984  《唐代八世纪长安音的声纽》,《语文研究》第3期。

[21] 鲁国尧  2003  《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22] 陆志韦  1947  《古音说略》,《燕京学报》专号二十。

[23] 罗常培  2012  《唐五代西北方音》,北京:商务印书馆。

[24] 罗香林  1933  《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古亭书屋。

[25] 麦  耘  1998  《“浊音清化”分化的语音条件试释》,《语言研究》增刊。

[26] 钱曾怡主编  2010  《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

[27] 沈  明  2014  《山西岚县方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8] 盛银花  2014  《安陆方言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9] 石  锋  1990  《汉语和侗台语的声调格局》,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30] 孙宜志  2006  《安徽江淮官话语音研究》,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

[31] 谭其骧主编  2006  《宋书州郡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2]王定国  2016  《黄梅方言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3] 王福堂  2010  《古全浊声母清化后塞音塞擦音送气不送气问题》,《汉语方言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34] 王求是  2014  《孝感方言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5] 吴  波  2004  《合安方言音韵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6] 吴  波  2007  《江淮官话语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37] 夏中华  2011  《麻城方言调查报告》,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 邢向东  2002  《神木方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39] 熊振辉  1979  《南昌方言的声调及其演变》,《方言》第4期。

[40] 徐通锵  1990  《山西方言古浊塞音、浊塞擦音今音的三种类型和语言史的研究》,《语文研究》第1期。

[41] 易作霖  1920  《国音学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42] 游汝杰主编  2014  《上海地区方言调查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3] 张维佳  2002  《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44] 张玉来、耿  军  2013  《<中原音韵>校本 》,北京:中华书局。

[45] 赵日新  2002  《徽语古全浊声母今读的几种类型》,《语言研究》第4期。

[46] 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等  1948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

[4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

心  2012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48] 周祖谟  1966  《宋代汴洛语音考》,《问学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49] 朱晓农  2010  《语音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此文原载于《汉语学报》2019年第04期


文|顾   黔

责编|方舟宁

图片来源|网   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