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计划 | 湖南侗族傩戏艺术!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今天,我局一位在湖南的作者向大家介绍下来自湘西的侗族傩戏。提到傩戏,大家估计都觉得应该类似于跳大神,但其实还有很多剧目,比如桃园结义、关公捉貂蝉等取自三国演义的剧目。
傩,与驱鬼逐疫、祭祀有关。傩戏的分布很广泛,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都有,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里的侗傩,只有一处。这就是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
贡溪乡位于新晃县南端,毗邻贵州天柱县,境内山坡极多,尤其以四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聚拢,将贡溪四面围住。这里古时就有通往贵州、云南、广西的驿道,是湘黔边区货物集散地中心之一,现今则有省道晃天公路和乡村公路。
贡溪乡在中国
贡溪乡在湖南
贡溪有唐代相关传说故事,但明代以前,贡溪并无史料可查。民国年间,湖南省推行区域自治,贡溪属于第四自治区。天井寨位于贡溪乡的西南方向四路村。
’侗傩并非产生于此地,据龙、姚姓族谱记载,从明永乐年间,靖州的龙姓家族迁徙至天井寨,姚姓家族由县境新寨迁往贡溪田家寨,后又迁往天井寨,随之带来的是傩文化。经过历年发展,至顺治年间,贡溪四路天井寨傩戏基本成型。
新晃傩戏面具(图片来自于HPA摄影网,作者耶罗耶)
侗傩又叫做“咚咚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由此得名。
天井寨的人们在两百多年前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经历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民起义,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参加了起义并遭受惨烈失败。最后只剩十余户人家,然而,在这场浩劫中,“咚咚推”却神奇保留下来。
侗傩(图片来自于HPA摄影网,作者耶罗耶)
在“咚咚推”中,每每完结时,都会由表演者戴上面具,由关公、蔡阳分头率领,表演舞蹈及呐喊。这是苦难的贡溪人民对那场战争的怀念和情绪宣泄。从傩文化的本质来看,侗傩在后期和宗教文化联系比较紧密,在侗傩剧目中,有关羽、华佗等形象,侗傩音乐中,有大量的佛曲和道曲。
侗傩表演现场
它的独特在于,由于所在地为山区,封闭而巫文化浓郁,故很大程度保留了傩原有的宗教色彩。且在侗傩中,出现少见的扬医抑巫。从神话传说来看,华佗在此地用草药医治了当地百姓,于是傩戏中出现了华佗救人的剧目。
到今天,咚咚推面临着失传境地,当我们去天井寨欣赏傩戏时,看到的,是几个老者,戴着面具,在锣鼓声中跳着,唱着,有种说不出的沧桑和孤独感。
今年,天井寨所在县新晃六十周年县庆上的一个节目“天傩佑晃州”,将傩戏中的各个要素:三角跳、傩面具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让来自各地的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领略到侗傩的美妙。
天井寨所在的晃州即新晃县,位于湖南西南端毗邻贵州边境。最为寻常的说法,在地图上体现,就是人形版图湖南的鼻尖。这十分形象。
晃州在汉代即属夜郎古国,三国时属蜀。晃州之名源于唐代时置羁縻晃州,隶属黔州都督府。五代马氏楚国时,田汉权据得奖州,改奖州为晃州(湖南新晃县地)。清乾隆年间,晃州属芷江,嘉庆二十年,从芷江县划出六里,设晃州(在今湖南省新晃县),属辰沅永靖道。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晃州为晃县。
新晃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属于边远山区。新晃县临近于湖南省的芷江侗族自治县,贵州铜仁地区的万山、玉屏侗族自治县,黔东南州的岑巩县、镇远县、三穗县、天柱县。。。这一地区遍地自治县。
新晃
舞水河从贵州穿流过境,流经新晃县。由于其山区地形特点和地理位置,目前,新晃经济主要发展农业和工业。新晃全县七分半山,一分半耕地,一分水域和村庄。
真心是大山深处
这里缺乏平原大面积耕作的地理条件,也不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但其独特的地形气候,使得新晃出产一些独特的水果、美食。水果如高山葡萄、刺梨,农作物如魔芋、侗藏红米等。侗傩所在地贡溪乡,出产的贡溪土鸡、辣椒、傩酒、娃娃鱼都是当地出名的特产。
高山葡萄品种独特,只有南方雪峰山区有,如麻阳、芷江、新晃等地,紫色蒙霜,十分诱人,味道甘甜有独特香味,有的第一次吃到的人会以为是特别甜的蓝莓。侗藏红米已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淡红色,煮饭熬粥清香可口。当地的黄牛肉也非常美味。。亲测好吃。
新晃黄牛
高山葡萄
侗藏红米
新晃境内,千百年来,就以侗家人为主。这些侗族人家,男女主要务农,极其能吃苦耐劳,大多讲侗话。2015年普查中,侗族人口达80%以上。另外还有苗族、土家族、回族、汉族等。
侗族女孩
由于历代统治者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汉文化的增强,侗族原始多神教已经与道教、佛教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其富有当地特色的宗教文化。到清末民初,新晃的道教、佛教寺庙建筑增多到百余处。尤以大湾罗乡新坪村螺蛳坡燕来寺最为出名。燕来寺作为县城内有史以来最大的佛教寺庙,近年又投资扩建,香火极旺。
燕来寺(图片来自于《光影侗乡》)
然而,侗族文化在新晃保留得并不算完整。汉化、人为破坏以及多重历史方面的原因,如今,古老村寨里保留的建筑、民间雕花木床、石雕、服饰文化等都所剩无几。
2011年我曾经走访新晃县步头降苗族乡——步头降苗族乡位于新晃县境内最高峰天雷山脚下——看到一些会做雕花木床的木匠,都很老了,年长者有七十余岁,年轻的也有五六十岁。
天雷山脚下的民居
新晃县当前还存留在民间的手工艺有贡溪的画眉笼、傩面具,中寨的树皮号、县境内的土布鞋等。树皮号的制作比较辛苦,需要从深山老林剥离树皮,然后回到中寨,制作成号。
树皮号制作过程(图片拍摄者:彭宏高)
树皮号(图片拍摄者:彭宏高)
近年来,当地政府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在战略上开始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同时,陆续在县城建立和修缮了风雨桥、鼓楼广场、环城风光带、古乐城、龙溪古镇等景点。
龙溪古镇位于县城北岸,具有千多年的历史。龙溪口是沅水三大码头之一,号称“小汉口”。这里的地理位置和水路交通得天独厚,成为湘黔水路转黔川旱道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水路运来百货、食盐、布匹送往黔川,旱路马帮将桐油、木材等经此地送往常德、汉口。
俯瞰龙溪古镇
龙溪口
龙溪古镇
每逢农历四、九赶集日,河岸边的大码头、水码头、万寿街码头铺、糠弄子四大码头异常繁忙,来往船只上百艘,街市人山人海,一派兴旺景象。”古镇也体现出宗教文化的多种融合,在古镇的墙面上,可以发现多种 宗教图腾的雕刻。
而在其附近的天井寨的傩戏,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从中吸收了众多元素。
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宗教文化的交融
侗傩于每年正月上元节和七月中元节进行祭祀演出,目的在祈求神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病无灾、驱鬼逐疫等。
多少年过去了,侗傩“咚咚推”都是侗族人民对生活寄寓期望,征服困难,抒发情怀的方式。如跳土地,是每一场傩戏中必有的剧目,也是最先出场的剧目:表演者戴着面具,向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安康。而土地神,也慷慨的允诺下来。最后,村民感恩,答谢土地神。
而我们看到的,是此去经年,侗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在漫漫时光中,侗族人民对未来的信念。惟愿,天傩佑晃州,一如往昔。
感谢新晃县委宣传部、新晃县史志办对本文提供相关支持。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这里:
下期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