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初心 |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哲学智慧

浙大文科 2022-06-10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推出“百年·初心”专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的重要指示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浙大人的精神面貌、精神追求。本期,我们推出刘同舫教授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哲学智慧》,以飨读者。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推动中国社会开拓前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党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对比新旧中国的沧桑巨变,我们理应正视和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造就了自身的百年辉煌,并带领中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一问题作出历史学、政治学或其它学理层面的分析固然必要,但只有上升到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维度,才能更为全面而深入地揭示问题的本源。

哲学(philosohia)在古希腊语中有“爱智慧”之意,它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各种智慧之学的系统总结和高度升华。哲学与哲学智慧之间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以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智慧是哲学在现实问题中的开显和运用。在众多哲学流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品格与思想魅力,它并不沉湎于由概念、理性和意识构筑的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而是努力面向现实世界寻求理论根基、探求真理奥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的理论特质。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实问题的具体展开中,凝练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统一以及贯彻群众路线等实践智慧,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厘清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近代中国翻天覆地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哲学层面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夯实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推动党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是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世界,首先就应当遵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认真审视和探究客观世界,坚持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准确把握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的把握和运用,凝结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中。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事求是地认识、改造、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历史。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进程中逐渐探明了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道路,掌握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本义为客观地考证古代经典文本。毛泽东同志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规律时,为“实事求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近代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和凝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意识到要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绝不能教条式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苏联的革命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厘清中国革命的道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创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澄明了中国革命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第一,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毛泽东同志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依靠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各阶级的联合,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第二,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旧中国既不具备依靠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来寻求独立的可能,也不具备依靠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新生政权、获得民族解放的条件。旧中国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作为领导,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向社会主义新中国迈进。第三,革命的道路问题。中国革命不能复制苏俄夺取国家政权的道路,其突破口不在中心城市,而在敌人统治势力薄弱的农村地区。革命必须放弃“以城市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路线,转而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建基于“实事求是”哲学智慧之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近代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充分运用。1956年,毛泽东同志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在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即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在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分析和创造性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强调,只有打破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他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上升到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并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出发,果断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理论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运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智慧,先后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时代问题。“实事求是”的哲学智慧贯穿于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实事求是”哲学智慧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历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等均进入世界前列。在总揽这个“实际”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新时期迈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研判。新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战略发展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难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党的建设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尚需提高等。根据新时代的这些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实事求是”哲学智慧的又一次合理运用。第三,对新时代发展图景的展望和规划。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治国理政思路,完整地搭建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框架,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历史使命和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和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的哲学智慧。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中国共产党和近代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说明,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智慧,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就能蓬勃发展,反之则可能遭遇挫折。历史上的各种“左”和右的错误,由于误判当时的局势,对客观形势缺乏具体、细致的分析,致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陷入低谷。但经过精确分析“客观现实”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比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都因其符合客观实际,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考验一个政党是否具备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还原事物本真面目的能力以及迅速把握和适应客观现实变化的本领的重要标尺。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在新时代下秉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是要学好、用好唯物主义辩证法。“实事求是”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理,它要求我们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形式看内容,透过局部看整体,透过偶然抓必然,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要求坚定“求实”的精神信念。要坚持一切工作以事实为准绳,时刻保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实精神,破除权威、经验和教条对思想的束缚,也就是要“解放思想”,与形形色色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决裂。三是要不断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调研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则是“一朝分娩”。只有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了解客观实际,找准问题的症结,从而提出合乎实际、有的放矢的解决方案。


二、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流派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性”和“科学性”的根源。实践构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基础,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等一系列哲学范畴为基本内容,抓住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两个基本点,不断推动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及理论创新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成功化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最早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的智慧。毛泽东同志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的正反经验进行剖析与反思,系统地诠释了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认识论,阐明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毛泽东同志强调,“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正确的理论只能来自于客观实践。第二,强调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正确的认识不是一次形成的,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因此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不断在实践中纠正和深化认识。第三,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将崇高理想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唯一途径,只有依靠人们现实的、能动的和具有批判精神的“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毛泽东同志经常告诫党员们不要做“算命先生”和“小脚女人”,要敢于实践、勇于实践。毛泽东同志对实践的论述充分反映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以及“理论源于实践”与“理论指导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既来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指导和推动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永无止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实践”的基础性地位,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统一。第一,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重新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重回正轨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第二,注重“实践先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苏联模式”的失败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面对晦暗不明的发展前景,邓小平同志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坚持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展现了“实践先行”的理论智慧。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经验、把握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作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征程,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第三,强调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基于改革开放实践生成的“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以及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邓小平理论的引领下,改革开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邓小平同志主张以实践为标准检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审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强调“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积极推动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本框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之上分别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视角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第一,强调实践的基础性,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实践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在这一哲学智慧的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了系统、全面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第二,注重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要根据和面向新时代的实践,只有认真审视和回应时代的呼唤,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才能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实践作为科学理论形成的“源头活水”,强调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三,要求把握实践与认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员要学习掌握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立足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与总结经验,从而逐渐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秘诀所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实践创新。伟大实践必须以伟大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和良性互动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必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前行。

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既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史中能够历经考验磨难而无往不胜的秘诀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根据时代变化和客观现实的需求,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从革命战争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到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当前引领“经济新常态”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等,这些实践创新推动中国逐渐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现实源泉;在实践创新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指引广大人民群众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继续把握好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灵活运用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哲学智慧,妥善应对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新任务、新问题和新挑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提供强有力的领导。


三、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理论旨趣,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主体性、决定性力量,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聚焦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指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把握和运用。中国共产党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建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观察、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建党的根基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也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

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哲学原理转化为群众路线的实践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举。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进行阶级斗争、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从而创造和推动了社会历史。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对于近代中国而言,能否正视人民群众的诉求并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关系到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近代中国在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寻求救国图强的道路上,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但无论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立宪运动,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源,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农业国家,不解决占据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归属问题,把希望寄托于部分统治阶级的思路或者妄图走西方国家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脱离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的革命终将走向失败。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革命脱离群众的现状。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视为革命的坚实基础,注重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将党的各项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善于团结群众,着力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核心在于解决农民对于“土地”的需要问题。抓住“土地”这一核心,就能使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周围。中国共产党走到哪里,土地革命的政策就实行到哪里,这是党能够获得人民支持、赢得人民信任的根本原因。第二,善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谋求自身解放。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中蕴含的革命伟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团结、号召、鼓舞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自身的独立和解放而斗争,将分散于人民群众中革命的涓滴细流汇聚成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使一切反动派和与人民敌对的势力都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和全面参与才是取得革命胜利、实现自我解放的根本性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秘诀所在。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要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完成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身份转变后可能出现脱离群众的风险,指出“党的组织、党员,都要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争取他们的利益”。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设想,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他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看成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大的事情”,看成是党和人民“最大的政治”,将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反复强调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将维护、发展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作为出发点,有力地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施政的根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将人民群众作为实现新时代伟大斗争和伟大梦想的根基,在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智慧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党性教育,不断巩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在全体党员内开展“三严三实”“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一系列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改善了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切实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从实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出发,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着力打响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人民在朝着通往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出发,集中精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以及住房等群众关心的现实性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发展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出发,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执政智慧。第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凝聚人民群众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智慧与力量。将人民群众作为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定要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疫情防控的首要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狙击战,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打响、打好了疫情防控狙击战,取得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为顺利开启“十四五”规划起了好步、开了好局。

历史充分证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中国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原因。在新时代下贯彻和运用群众路线这一哲学智慧,需要抓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主体论”“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基本范畴和要点,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活水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把问计于民摆在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踏踏实实扮演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维护者、发展者以及实现者的角色。同时也要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践行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新时代对如何践行群众路线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中国共产党要科学、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客观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改进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如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建立以人民为主体的政绩评价体系,将人民视为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等,着力增强践行群众路线体制机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百年来,蕴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智慧经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挖掘、整理和运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科学性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得到了充分证实。进入新时代,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自觉地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滋养,继承并发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优良传统;必须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家本领,将哲学智慧灵活、妥善地运用到新时代的各项实践中去。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不迫地应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局势,游刃有余地处理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作者简介:刘同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现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所长)

来源:“ 哲思园地”公众号,原题为《刘同舫|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哲学智慧》

编辑:寿容儿

责编:王   雪

— 推荐阅读 —

1. 浙江大学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公布

2. 浙江大学第二届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3. 尔听斯聪 | 浙大文科近期学术活动概览[6.7-6.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