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剧不死,求转发!

2018-01-01 京剧连载

一说到京剧,不少人就想到咿咿呀呀的拖腔,脸谱化的生旦净末丑,想到盗不完的御马、拾不尽的玉镯、追不上的韩信、攻不破的空城……甚至会讨论京剧何时优雅地死去,总之悲观大于乐观,冷淡多于待见。

忧愁风雨,京剧何去何从?


曾几何时,我也认为京剧不合时宜,恐将行之不远。

然而,日前当我在南京现场观看了《镜海魂》——一部由澳门基金会与江苏省京剧院携手打造的大型史诗京剧,不免惭愧,为自己的偏见惭愧。

偏见往往出于无知,无知固化偏见,正因为缺乏了解,才对京剧充满误解。

《镜海魂》由澳门作家穆欣欣编剧,讲述澳门义士沈志亮等人捍卫土地反抗强权的故事。

“要携十斛葡萄酒,来酬秋原壮士魂”,沈志亮以年轻生命换得澳门半岛平安。

这部京剧剧情抓人,演员功底深厚,导演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现代戏曲舞蹈造型和高难度的京剧武戏相融合,别具匠心,令人大开眼界。


到现场观戏,才真切知道什么是“三两步万水千山,三五人千军万马”;到现场观戏,更能体会“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梨园行流行一句话,“冻不死的青衣、热不死的花脸、累不死的武旦”,大意是哪怕寒冬,台上的青衣也要穿得少;哪怕酷暑,花脸都要穿棉袄,而武旦不能怕累,必须满场转圈跑。


许多人不喜欢京剧,认为京剧节奏太慢。

诚然,传统戏曲“妊娠”于农耕时代,其唱腔与动作迎合了那个时代的舒缓节奏以及静水流深的大众审美。在飞速运转的今天,确有落伍之嫌。

但是,传统与现代完全可以衔接,节奏快一点,台词俏一点,表演更流动一点,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真到现场观看京剧,谁还会说京剧都是一个模样?

京剧在改变,我们的思维在凝滞。

不是京剧走得太慢,而是我们一直刻舟求剑。


看待京剧,实际上是如何对待国粹、如何接续传统的命题。

武术、中医、京剧和书法被称为四大国粹,对待国粹我们既不可奉为木乃伊,小心翼翼,任其僵化,也不可过度开发,将其变得面目全非,否则丢了味也变了韵,甚至断了魂。


以京剧为例,既然老戏迷喜欢看角,年轻人喜欢看剧情,能不能找到融合点?

既然京剧想“俘获”大众,能不能在殿堂表演之外也走向街坊或乡野,有识之人说,“京剧走进民间才是正理儿,街道边上搭个台子,街坊邻居拿个櫈子,老爷子托着大茶缸子,老太太抱着大胖孙子……京剧不用谁去发扬,一样死不了。”此说也许有些道理。


近年来,内地相关部门推行“京剧进课堂”,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传统艺术,确是好事,不过京剧进课堂不能耍花腔,如果流于形式,或者强行灌输意义也不大。

要让更多的青少年真正喜欢上京剧,京剧就应该展现它的美与妙,应该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端着劲,应该适当创新,与时俱进。


今天,人类的文明成果空前丰饶,京剧为何不能采撷一二,为我所用?

京剧要进课堂,观众也要进现场,进了现场才能更彻底地感受到京剧的百般滋味。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要让观众进得去,还能待得住,这就更需各方努力。


说到我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不少人会脱口而出,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那么,我们今天有什么呢?

有人调侃,我们有段子。

轻松一笑之余不免感慨,传统文化需要扬弃,国粹不能毁在我们手上。

京剧是长在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会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王石川,文章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章素材源自互联网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

旗舰号  中国京剧晨报《早安京剧》

午间版 《京剧连载》

晚间版 《京剧苑》

副刊 《京剧名家名段欣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