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学科发展大局重新审视教育学本科专业改革的意义与路径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从学科发展大局重新审视教育学本科专业改革的意义与路径
张斌贤 位盼盼 钱晓菲
作者简介:张斌贤(1961-),男,浙江杭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国教育史研究;位盼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钱晓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第3期 P4-12)
摘要:通过对近20年国内学界有关教育学本科专业改革实践和学理探讨的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过去对于教育学本科专业改革实践探索和学理思考存在的利弊得失。从教育学专业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近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对教育学专业建设所造成的不同方面影响来剖析,教育学本科专业改革应摆脱过去“以就业而论专业、就本科而论本科”的思维定势,树立整体、大局和战略观念,从教育学科建设、尤其是未来教育研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大局出发,构建由教育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三级学位所构成的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要将教育学专业当作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完整体系的基础部分,制定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或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培养计划,通过贯通或一体化培养,造就不同层次的教育研究专业人才,实现教育学专业的重建和新生。 关键词:教育学;学科发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贯通培养
在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为教育学专业)的设置可以追溯到192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教育学专业是教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不仅为中等师范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也造就了众多教育研究的专业人才,为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1998年,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原有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调整为两级体系,曾经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输送大批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或停办、或合并、或升格,在极短的时间内急剧减少。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之一是,历来主要承担为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教育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面临着生存危机。近20多年来,围绕着教育学专业的“命运”,在工作层面,大多数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师范院校教育院系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例如傅淳(2006)、辛治洋(2011)等学者相继撰文介绍其本校教育学专业改革的思路和策略;刘建银(2011)、黄明东(2017)等人则较 为全面地梳理了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探索。在学术层面,杜芳芳(2007)、郝文武(2011)、樊华强(2013)、邵琪(2014)、张晴(2017)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就教育学专业改革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尽管教育学界近20多年来开展了多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探索,但教育学专业所面临的窘境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与此同时,近年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使得教育学专业建设的问题不仅变得日益复杂,而且更具有紧迫性。事实上,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重新讨论教育学专业改革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一个本科专业建设的范畴,甚至也远远超出了本科教育的范畴,而成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这也就是说,教育学专业的改革不仅涉及到该专业的兴废存亡,更关系到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关系到未来教育研究专业人才的供给和储备,关系到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简言之,关乎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中国未来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人才从何而来?
大学教育科学
● 扫码关注我们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点个在看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