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第1期目次

奋进的 大学教育科学 2024-02-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笔谈: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多维思考P4

大学要主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马陆亭

高等教育:从面向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 刘振天

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亟需构建培养共同体

/ 卢晓中

“式”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 陈廷柱

大学治理的“现代性”与“本土化”

/ 李立国

践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任务 

/ 周海涛

在世界之中应合: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创新驱动战略之间

/ 卢晓东

夯实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课程教学之基

 / 张铭凯



大学教育科学




    交叉学科研究专题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交叉学科建设价值内涵及实施方略P26

/ 王战军 张 微


多样性和凝聚性:国内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结构特征 P35

/ 王传毅 李 祎


大学教育科学




    教育前沿


公平理念下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配额悖论  P48

/ 彭拥军 杨伟艺


近20年我国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占比的变化趋势研究——以2001—2020年的毕业生面板数据为例 P60 

/ 常思亮 刘佳瑶


大学教育科学




    质量与评价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及其突围 P74

/ 张 卓 刘冬冬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P83

/ 成黎明


我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本土化”审思P95

/ 李吟霁 彭虹斌


大学教育科学




    比较与借鉴


个体与环境互动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发展 ——阿斯汀院校影响与高等教育评价理论评析 P104

/ 俞凌云 蒋 凯



大学教育科学




   教育史研究


复演论教育意涵的演变:从赫尔巴特到杜威 P114

/ 张斌贤 何灿时



大学教育科学



摘要先览




笔谈: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多维思考

马陆亭 刘振天 卢晓中 陈廷柱

李立国 周海涛 卢晓东 张铭凯

摘要: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持续的工程,既要廓清理论认识,又要探索实践方略。高等教育从面向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着党对教育现代化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确立“中国式”的基本遵循、做出“中国式”的理性选择、承载“中国式”的神圣使命;要着力在服务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需求、把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目标、夯实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等方面下功夫;大学要主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坚持使命任务、把握科学内涵、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施高水平开放、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亟需构建培养共同体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在把握“现代性”和“本土化”的关系中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技术进化相应合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高等教育现代化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应加强课程建设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筑基、深化教学改革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增能、提升课程教学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蓄力。

关键词: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培养;大学治理;课程教学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交叉学科

建设价值内涵及实施方略

王战军 张 微

摘要:交叉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以知识融合创新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共同的价值诉求形成的“新型学术共同体”。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阐释交叉学科建设中“政府—市场—高校—学生”参与主体的价值诉求,梳理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对传统学科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文化冲突带来的话语区隔、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非对称博弈等问题。鉴于此,应突破路径依赖,完善学科治理体系;需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认同感;要提高市场参与度,注重个体需求等建设方略,以此加快交叉学科建设。

关键词:交叉学科建设;价值;利益相关者;建设方略


多样性和凝聚性:国内高校自主设置

交叉学科的结构特征

王传毅 李 祎

摘要:为深入挖掘国内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结构特征,基于教育部公布的交叉学科相关数据,测算交叉学科的多样性和凝聚性。研究显示:我国高校绝大部分学科产生交叉现象,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跨度较大,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在交叉学科设置中作用突出。交叉学科集中于智能工程、生命医学、材料信息、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五大领域,未来可能在科技人文和社会治理领域涌现新兴交叉学科。高校应重视交叉学科多样性结构和凝聚性特征,完善交叉学科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有组织地分类推进交叉学科建设。

关键词: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结构;多样性;凝聚性;社会网络分析


公平理念下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配额悖论

彭拥军 杨伟艺

摘要:配额制度能够帮助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更加公平有效的配置,并保证社会处境不利者获得基本的教育份额。然而在现实性上,公平理念下的高等教育配额设计仍然面临着诸多难以回避的悖论。从高等教育接受者视角看,高考分数对于教育接受者而言意味着平等的教育竞争资格,但不同教育接受者因各种内外因素或不同等级与群体的划分常常会遭遇差异性对待;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视角看,不同高等教育接受者需要面对裹挟其中的高等教育在制造精英与普惠大众间的质量悖论,以及因性别差异等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价值悖论。由于准入悖论、过程悖论和成长悖论的客观存在,公平的分配理念和科学的配额设计在运用于高等教育全过程中,仍然只能小心翼翼而无法左右逢源。

关键词:公平理念;高等教育机会;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配额悖论


近20年我国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占比的变化趋势研究——以2001~2020年的毕业生面板数据为例

常思亮 刘佳瑶

摘要:对2001~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据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理工科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数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变革、学生报考文科需求的增长和相对较高的理工科生均培养成本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高校理工科毕业生数占比下降过多将对我国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我国应优化理工科人才激励环境,提高学生理工科报考动力;重视中小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领,导引学生报考理工科;持续注重高校理工科发展,稳定理工科招生比例;瞄准新工科人才需求,优化高校理工科结构。

关键词:高校;理工科教育;理工科毕业生;变化趋势


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及其突围

张 卓 刘冬冬

摘要:近年来,受计量范式和技术理性思潮的影响,数字为本的隐忧式学术评价成为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的重要标尺。随着数字话语的提升,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在微观实践、中观规制与宏观环境逻辑理路上主要表征为数字敞视监狱的异化理性、数字致瘾机制的内卷依附、数字价值茧房的趋同迷思。究其本源,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数字规训源于绩效主义催生了符码崇拜、“单向度”行政逻辑加剧了制度惯性、国际化考核指标倒逼了“学术漂移”。因此,突围数字规训的关键在于:跳脱计量陷阱,促进学术评价本真的价值依归;弱化行政干涉,避免学术评价制度的内旋纠缠;超越标准同化,构建多元互参的立体式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数字规训;突围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

成黎明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在层级架构上依据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结构分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三个子素质,每个子素质又包括内容、心理、能力三个评价维度;在评价标准上依据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重要论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炼出指标内容要素。通过将内容要素与指标架构进行匹配、筛选和优化,经反复论证、修正和完善,并采用实证分析开展优良性检验,最终构建起一套由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77项三级指标组成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突出新时代主题、对标高等教育目标、体现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优势特点,但在实践运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新时代


我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本土化”审思

李吟霁 彭虹斌

摘要: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是保障教育政策评估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我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发展可以大体划分为萌芽初创、模仿借鉴、实践探索以及本土建构四个时期。在当前所处的本土建构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本土化”问题。“本土化”的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应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和非功利性特点,而我国却存在“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主体精神被遮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互动形式缺失、教育政策评估内容的自由思维匮乏”等困境。因此,需要共创“三足鼎立”式的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主体,共建多元互动的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体系,共探自由开放的教育政策评估内容。

关键词:教育政策评估;教育政策评估研究;改革;“本土化”;中西方


个体与环境互动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发展

——阿斯汀院校影响与高等教育评价理论评析

俞凌云 蒋 凯

摘要:从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视域出发,阿斯汀在对资源理论、主题理论和个性化理论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概念,建构了以促进高校学生发展为核心目的的I-E-O模型(输入-环境-输出模型)、高校学生投入理论和高等教育增值评价理论。I-E-O模型阐释了学生输入、院校环境和学生输出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学生投入理论指出,学生的投入程度与其发展水平成正比,高校需要采取措施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高等教育增值评价理论指出,高校的卓越集中体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卓越高校是能够促进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发展的院校。阿斯汀的上述理论不但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院校影响理论和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为相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美国高等教育政策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阿斯汀;院校影响;I-E-O模型;学生投入理论;高等教育增值评价理论


复演论教育意涵的演变:从赫尔巴特到杜威

张斌贤 何灿时

摘要:复演论是18世纪至20世纪前期西方思想文化界盛行的历史文化观念和儿童发展理论,对欧美国家近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国内教育学界对此虽有所涉猎,但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基于较为充分的文献史料,通过梳理从维科、莱辛到黑格尔、海克尔复演论阐释的演变过程,具体分析赫尔巴特、德国赫尔巴特学派和美国赫尔巴特学派将复演论运用到学校课程的探究、霍尔以复演论为基础诠释儿童发展阶段和开展儿童研究的努力以及杜威基于复演论对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并据此探讨复演论在近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中的运用和影响,可以发现:“适时”“适用”和“适度”是复演论作为一种“外源理论”对欧美近现代教育思想产生持续影响的重要原因,而教育家主体的二次乃至多次的再创造,是成功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复演论;文化纪元论;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学派;霍尔;杜威


● 扫码关注我们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点个在看分享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23年第1期目次

奋进的 大学教育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