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侦探小说家与不受道德与规则拘束的大师

2016-04-25 Hissatsu 悬疑人
悬 疑 人说 书  

本期悬疑人将给大家介绍一位独立特性犯罪小说家——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与她伟大的侦探小说故事。此外,文末有个小的活动,请宝宝们积极参与哦!


一位侦探小说家与不受道德与规则拘束的大师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美国侦探小说家,一九二一年生于美国德州沃斯堡,六岁时随父母迁居至纽约,曾就读于纽约的朱莉亚里奇蒙高中与巴纳德女子学院。她的第一本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又名《火车怪客》)于一九五一年由大导演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一鸣惊人。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更是奠定其在类型文学中的至高地位。读者目瞪口呆地发现,雷普利在这本名作及其后的续篇中,始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


电影《火车怪客》剧照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的作品以犯罪小说及短篇小说为主,她常年旅居欧洲各地,在欧洲受欢迎的程度远胜于美国。在世时,海史密斯曾以《天才雷普利》《双面门神》分获法国侦探文学奖、爱伦坡奖以及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颁发的银匕首奖;近年来,随着评论家不断发掘其作品的内涵,她身后的声誉甚至比生前还高。在数年前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帕特里西亚·史密斯仍高居榜首。


海史密斯擅写人物之异常的心理状态,步步为营、幽微复杂,气氛往往如乌云罩顶,对善恶的界定也常常与其他犯罪小说大异其趣。她的作品总量不多,但以“雷普利系列”为代表的独特风格,得到诸多纯文学名家――如格雷厄姆格林、朱利安西蒙斯和乔伊斯卡洛欧茨的高度评价。同时,这些小说以其强烈的画面感和震撼力吸引着众多电影从业者,大导演明格拉、文德斯和电影明星阿兰德龙、马科维奇、马特达蒙、裘德洛都是她的忠实书迷,他们协力创制出的前后几个“雷普利电影”版本,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影史经典。


电影《天才雷普利》剧照


善良也不总是会战胜邪恶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她不但打破了很多禁锢着犯罪小说写作的规则,而且从不遵循所谓的写作惯例。在她的作品中,没有英雄般的警察,没有硬汉式的私人侦探,也没有什么业余侦探。而且,她的作品中也没有什么谜团,当然,也不需要去解谜;同时,善良也不总是会战胜邪恶。


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在写到她时可谓一针见血:“她(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创造了一个她自己的世界,那是一个让会人获患幽闭恐怖症患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每次我们走进那个世界,都会感到生命危险。”


她在自己的处女作《列车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Train)(1950年)中所营造的那种阴森气氛,几乎弥漫在她的所有小说中。两个在火车上相识的人,一个有足够的理由杀死自己的妻子,另一个有足够的理由杀死自己的父亲。因此,如果他们各自去替对方实施谋杀的话,那么,他们的杀人动机就不会被发现。


《列车上的陌生人》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封闭车厢中,两名旅客各怀鬼胎而来,密谋策划一次“交换谋杀”:富家子布鲁诺帮助建筑设计师盖伊杀掉妻子,而盖伊要为布鲁诺除掉他的父亲。然而,这一看似完美的谋杀计划被盖伊拒绝了,可布鲁诺自行解决掉了盖伊的妻子。并以此来要挟盖伊,在矛盾纠结中盖伊还是替布鲁诺杀掉了他的父亲……


借助于小说中的人物之口,海史密斯提出了一个贯穿在她所有作品中的一个哲学观点:“任何人都可能犯下谋杀罪。这纯粹是由环境决定的,而和脾气禀性没有任何关系。人们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只需要非常小的一个事件便可以推着他们越过边界——任何人。”此外,在她的作品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性向模糊sexual ambiguities),这尤其体现在她后期的作品中。但是,不要把《列车上的陌生人》一书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那部据此改编的电影相混淆(该影片的剧本最初是由雷蒙德•钱德勒执笔的),和小说原著相比,影片的结局更为圆满。


海史密斯用五部“汤姆•雷普利(Tom Ripley)”系列小说让自己成为了犯罪小说领域里的一位真正的原创者,同时也让她跻身一流作家之列。在该系列的第一部《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ey)(1955)中,海史密斯塑造了一位魅力十足、相貌英俊,同时也不受道德约束,后来成为杀手的双性恋骗子。他不但毫无道德观念,而且十足就是个疯子。但是,他却非但并不惹人讨厌,反而被塑造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甚至还颇有魅力的角色。


《天才雷普利》


雷普利是个出身平凡的年轻人,他受一个富商之托,到意大利去游说他儿子迪基回家。但是他被迪基奢靡的生活和他美丽温柔的女友迷住,最后想取而代之,他缜密的心思、冷静的犯罪手法教人措手不及。就在他陶醉于亲手打造的美梦时,却因为一次意外的巧合露出了马脚……


对于其他犯罪小说作家认为理应遵循的道德底线,海史密斯丝毫不掩饰她的蔑视态度,让人们感到震惊。而这不仅仅表现在他笔下的主人公汤姆•雷普利能在犯下谋杀罪行和其他大把大把的小偷小摸行为后安然脱身上。


在犯罪小说中,主人公逃脱法律制裁的情节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但海史密斯笔下主人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既不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也不存在什么心灵的救赎的问题。而比雷普利的冷漠性格更让人震惊的是,海史密斯默许这种行为的发生。尽管她的这种态度会让惹怒读者,但她却对此泰然处之,甚至会为自己能够再一次成功地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道德观念而洋洋自得。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公众从未给予过她在欧洲所获得的赞誉和肯定。他们认为她实在是太讨嫌了。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海史密斯迁居到了更为开放的欧洲,并最终于1995年在瑞士逝世,享年74岁。


并不需要做太深入的分析便可发现,海史密斯的乖张性情和反叛态度其实是来源于她那不幸而充满创伤的童年和被不断失败的同性恋情所困扰的一生,以及她偏执的性格、无节制的酗酒、积郁难消的寂寞和不正常的生活习惯。但也正是她的个人不幸,让她成为了一名独立特性的作家——一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家。


法利•格兰杰:她给你的是自由


“当希区柯克给我讲述了《列车上的陌生人》的故事后,我感到无比兴奋。那个年代的电影,尤其是悬疑类电影,情节都非常简单,但这一个却复杂得多;而心理游戏总是很让人着迷。现在,到处是有关男性同性恋的讨论,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早期,那是不可能的。”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在那些年里写都是这类角色,特别是雷普利,这是非常少见的。她展示给了你一个巨大空间,那里面塞满了对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理由是什么以及会发生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歇斯底里的追问。而事实上,她给你的是自由。”


《卡罗尔》——备受争议的同性恋小说


在海史密斯快30岁的时候,她在布鲁明戴尔百货公司纽约分部的玩具区瞧见了一名已婚妇女,并爱上了她。尽管这她们始终互不相识,但海史密斯还是在《盐的代价》The Price of Salt )一书中创作了以她为原型的中心人物。


《卡罗尔》又名《盐的代价》


50年代的美国,年轻女子特芮丝在纽约百货公司担任售货员,但心中向往的却是摄影师工作。某日,一位美丽优雅的金发贵妇卡罗尔来到百货公司购买圣诞节礼物,结果和特芮丝一见投缘。两人相识后特芮丝得知原来卡罗尔有一个女儿,而且正和丈夫哈吉办理离婚手续。通过书信来往、约会相处以及公路旅行,特芮丝和卡罗尔发现彼此就是自己的真爱,然而在当时社会这是不被允许的。特芮丝的男友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惑,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让中她一无所有。考验两位女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社会压力下她们能否坚守内心、不计代价的把感情路走到底?

之所以叫“盐的代价”,因为在17世纪“盐”还有另一个意思表示女性的情欲。而在本书中它隐喻了女主们的处境:没有爱情就像没有盐的肉;那么为了这份爱,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这部备受争议的同性恋小说是海史密斯用笔名克莱尔•摩根(Claire Morgan)于1954年出版的,后来,该书以她的真名卡罗尔(Carol)再次出版。


与一个穿皮草大衣的优雅金发女子有关


本书灵感来自一九四八年底,当时我住在纽约,刚完成《列车上的陌生人》,但《列车上的陌生人》直到一九四九年才出版。那年的圣诞节前夕我有点沮丧,也很缺钱。为了赚钱,我到曼哈顿一家大百货公司担任售货小姐。那时正值所谓圣诞购物潮,前后大约持续一个月。我记得我只做了两个半星期而已。


《卡罗尔》剧照,下同


那家百货公司安排我到玩具部门的洋娃娃柜台。那里出售各式各样的娃娃,贵的和便宜的都有,有的娃娃有真人头发,有的是假发。娃娃的尺寸和衣服配件最为重要。有些小孩子身高还不及玻璃橱柜,猛拉着母亲或父亲往前看娃娃。最新款的娃娃会哭,眼睛会张会闭,有的还会用两只脚站着,当然也可以换衣服。这些娃娃陈列出来,令小孩子们目眩神迷。由于正值购物热潮,我和四五位年轻的售货小姐站在长柜台的后方,从早上八点半到午餐休息时间都没空坐下。然后呢?下午还是一样。


有天早上,伴随着噪音与交易的混响,走进来一个身穿皮草大衣的金发女人。她走到玩具娃娃柜台,脸上带着不确定的表情(她该买娃娃还是别的东西?),心不在焉地把一副手套往一只手上拍。或许,我之所以注意到她,是因为她独自一人前来,也可能是因为貂皮大衣很稀少,也可能是因为她的一头金发散发出的光芒。我拿给她看了两三个娃娃,她若有所思地买下一个。我把她的名字和地址写在收据上,这个娃娃要送货到邻近的州。整个交易没什么特别的,那个女人付完账之后就离开了。但我脑中出现了奇怪、眩晕的感觉,几乎要晕厥,同时精神又格外振奋,仿佛看到某种异象。



那天一如往常,我下班后回到家,我一个人住。当晚我构思出一个点子、一个情节、一个故事,全都和那个穿皮草大衣的优雅金发女子有关。我在我那个日记本或者活页薄上写下八页文字,这便是小说《卡罗尔》的源起,后来标题改为《盐的代价》。如作者所言,本书原名为《卡罗尔》,后更名为《盐的代价》出版。本次简体中文版经权利人许可,重新以《卡罗尔》作为书名出版。这个故事好像凭空从我笔下流泄而出: 开头、中间、结尾。我大概只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或许更短。


隔天早上的感觉更加奇怪,而且我发烧了。那天应该是礼拜天,原因是我记得早上搭地铁出门看朋友。那个年代的礼拜六早上大家都得上班,整个礼拜六都处于圣诞节购物热潮中。我记得我拉着地铁吊环时差点要晕倒,和我有约的朋友稍具医学常识,我说我有恶心的感觉,而且早上洗澡时注意到腹部的皮肤长了小水泡,我朋友看了水泡一眼就说是“水痘”。不幸的是,虽然我童年时期几乎所有该得的病都得过了,却唯独没得过水痘。那种病对成人来说并不好过,体温上升到华氏一百零四度好几天。更糟的是,我的脸、身体、上臂,甚至耳朵和鼻孔,都覆盖着、排列着水泡。不但会痒,还会破裂。我也不能在睡觉时尽情抓水泡,否则会形成疤痕和凹洞。有一个月的时间,我身上带着会流血的斑点,每个人都可以在我的脸上看见斑点,看起来像是被排球或空气手枪的子弹打到了。



礼拜一,我通知百货公司说我不能回去上班了。我一定是在上班的时候,被某个流鼻涕的小孩子传染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遭遇也成了一本书的种子: 发烧会刺激想像力。我并没有立刻着手写这本书,因为我喜欢把脑里的点子酝酿好几个礼拜才动手。还有,《列车上的陌生人》出版后不久,立刻就卖给了导演希区柯克,他要把小说拍成电影。我的出版商和经纪人都说:“再写一本同样类型的书,才可以进一步增进名声……”什么样的名声?《列车上的陌生人》是由当时还叫做哈泼的出版社推出的,归类于“哈泼悬疑小说”之下,所以一夜之间我成了“悬疑”作家。但在我心中,《列车上的陌生人》不应该归类,它只是一部单纯的小说,故事有趣。假设我写了一本女同性恋关系的小说,那我就会被贴上女同性恋小说作家的标签吗?有可能,即便我这辈子再也没有灵感写下一本类似的书,我还是可能被归类为同性恋小说作家。所以我决定替这本书另取一个书名。到了一九五一年,这部作品完成了。整整十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惦念着这本书,甚至不能动笔再写其他的作品了。不过基于商业理由的考量,似乎再写一本“悬疑”小说才是明智之举。



哈泼公司不肯出版《卡罗尔》,所以我必须另找一家美国出版商。真是遗憾,因为我非常不愿意更换出版商。《卡罗尔》于一九五二年以精装本的面貌问世,获得了一些严肃且可敬的评论,但真正的成功来自一年后的平装本,销售了近一百万册,当然读者的人数更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书迷的信如雪片般涌来,寄来给作家克莱尔摩根,由平装本出版社转交。我记得连续好几个月的时间,每个礼拜都会有好几次收到一个大信封,里面装着十封或十五封的读者来信。很多信是我亲手回的,但是我又没有复写信纸,所以也无法全部回答读者的来信。我也从未使用过复写信纸。



书中年轻的主人翁特芮丝,看来像一朵萎缩的紫罗兰,但那个年代的同性恋酒吧还只是曼哈顿某处的暗门。想去这些酒吧的人会先在最接近该地点的地铁站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车,以免有人怀疑他们是同性恋者。《卡罗尔》的吸引力在于,对书中的两个主角来说,结局是快乐的,或者说她们想要共组未来。这本书还没问世之前,美国小说中的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者必须为自己的离经叛道付出代价,不是割腕、跳水自杀,就是变成异性恋(书上是这么说的),或者坠入孤独、悲惨而且与世隔绝这种等同于地狱的沮丧境地。好多读者来信里都附有这样的讯息:“您的书是这种主题的作品里面,第一个有快乐结局的!我们这种人,并不是一定得自杀不可,我们有很多人都过得很好。”还有其他人说:“谢谢您写出这样的故事,有点像我自己的故事……”另外有人说:“我今年十八岁,住在一个小镇里,觉得很寂寞,因为我无法向任何人诉说……”有时我会回信建议来信的人搬到大一点的城市,才可以遇到比较多的人。就我印象所及,男人的来信和女人一样多,我认为对我的书来说这是个好现象。结果证明我的看法正确。多年以来,一直有读者就这本书来信,即使到现在,有个读者每年还是会寄一两封信过来。这本书是我极为独特的创作。我的下一本书叫做《闯祸者》,希望不要因此又被贴上标签了。喜欢贴标签的是美国的出版商。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

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内容来源:每天一本好书

编辑与配图:老赵】

不要走开,还有精彩!

为了宝宝在悬疑人上看得爽,玩得好,

我们要更新栏目啦!

宝宝们如果有什么新的栏目和想法,

一定要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也许下一个就是你的创意哦!


点击下列蓝色文字查看对应说书内容


 

宋慈《洗冤集录》小说中的名侦探 | 颜值最高的作家CP传授你写作秘笈 | 在我失恋后最难过的那段时间里 | 渡边淳一与东野圭吾谜の撕逼史 | 耽美小黄书不仅污得美,还让你笑到哭 | 沉睡的女儿 | 玩命地爱着一个叫悬疑的姑娘 | 第一部中文互联网盗墓小说 | 阿加莎十大经典密室推理江户乱步川奖69部一炮而红的作家推理届19位小说巨匠15部悬疑惊悚影视原著小李子的过去元宵节才是情人节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购新书《最漫长的那一夜 第2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