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寄生虫 | 出身:阶级焦虑的困境与无助

陶陶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0-11-16



“你我之间最大的不同,是身上的气味”




在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捧得金棕榈奖的韩国影片《寄生虫》近来引发了全民热议。


电影讲述了一个底层家庭通过取代他人而“寄生”在上流家庭的故事。



导演奉俊昊采用“空间性”叙事结构,构建了极具反差、互为对照的两个物理空间——由知名建筑大师打造的地上豪宅对应遍地蟑螂、阴暗潮湿的半开放地下室。



处在两个对应空间的两家人,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在杀与反杀的血腥互动中,使我不由得想起中学政治课本里的一句话:当阶级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之时,便会发生流血暴力事件


这部影片观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韩国电影也太real了,展现伤疤还不够,还得把伤疤重新撕开,让你看到痂痕之下的血肉淋淋。


不得不说,导演是个聪明人,而且有品位。他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还做到了让片中每一个情节设置都有寓意和指向性。


地下的窗和地上的窗,甚至寄生结构都有新旧之分,新旧寄生者为了争取同一个寄生机会,在狭长的地下通道里搏斗厮杀,所有一切,都让观者触目惊心。



电影中的底层一家人,并不仇富,他们对自己取代前任寄生者的行为是感到愧疚的,他们甚至承认了女主人单纯善良好欺骗。


只是,对改变贫穷的渴望让这一家人无法撼动自己想要寄生的决心,他们最终得出结论:女主人的单纯善良,还不是因为她有钱。



阶级固化以及由此产生出来的社会矛盾,从来都不止存在于个别国家


英国BBC纪录片《人生七年》是一部由迈克尔·爱普特执导的纪录片,从1964年就开始拍摄制作,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影片历时五十年,记录了这14个孩子的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和56岁的人生轨迹。



导演记录下来的这些人生不仅代表着这14个孩子的生活,也让我们看到了整个英国社会的缩影。


这些孩子在第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个体差异性就已经开始显现


律师或者国会议员的孩子说:我喜欢看泰晤士报,我知道我长大之后要做什么,我会先上伊顿公学再上剑桥大学。


煤矿工人的孩子说:我也不知道,我现在还是小孩呢,但我希望我长大后,会嫁给一个男人。



看完了他们的7岁,如果直接把光标拖至他们成年后的人生,我们会发现,除了少数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困境,实现了阶层跨越,也有极个别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暴殄天物者,但绝大多数孩子都延续了各自原生家庭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出身即命运



英国学者认为,英国社会阶级固化日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优质的教学资源严重向私立学校倾斜,公立学校发展明显滞后。


在新晋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内阁成员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毕业于私立学校。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一路从私校进入牛津剑桥的毕业生,成为英国精英统治阶级的概率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毕业生。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爱普特现在已是一位耄耋老人,我猜想,他终其一生都只不过在印证自己五十年前拍摄这部片子的设定和初衷:英国的阶级壁垒难以打破,社会流动性停滞不前



几年前,我在澳洲纽卡斯尔市的一所公立小学当实习老师。每天三点下课后,我们几个实习老师需要跟着班主任在操场一起监督学生的课外活动。


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是一名阿拉伯裔移民的后代,有一天我们闲聊时 ,她对我说道:“你看我们班,金发碧眼的孩子身上总有一种从未被伤害过的从容感,而那些移民的后代,无论成绩有多优秀,你总能感觉到他们的慌乱和不自信。”



那一刻,我是极度震惊的,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在西方世界真切体会到“阶级”二字。我不知道该如何得体地回应这位同样是移民后代的本土老师,但我能够想象得到,她为融入西方主流社会都经历了些什么。


的确,有大量的事实证明着“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的普适性,其根源是原生家庭从小带给孩子的眼界和宽度,决定了他/她今后人生的大部分格局


阶级固化是不太容易改变的,孩子们的思维虽受限于家庭背景或者父母,但依现如今的社会条件,其实人们是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去打破壁垒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支配着自然界,同样也支配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们。万物法则面前,人人平等。


但如果不能合法合理地利用机会脱离原生困境,并且带有自我认知偏差,那么就会出现《寄生虫》里令人震颤的一幕:因为看到宿主男主人对臭味一脸嫌弃而被人性防线重重压垮的贫穷父亲。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说:社会在变化,有些道理只适用于某一个特定时期。


苦孩子一夜翻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眼前的现实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并且有些富人比穷人更努力更自律。


其实这样的认知不免有“酸柠檬”的嫌疑,个体对自身命运的把握从来都不该被世俗观所绑架——我家没钱,所以我努力改变是天经地义;我家有钱,如果我还努力就是挤占别人成为有钱人的机会。这样的观念,于情于理,都是站不住脚的。


影片《寄生虫》里,来自底层家庭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心思缜密,一个聪明伶俐,明明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却有能力让对方家长相信,他们是最好的家教人选;而上流家庭里的一对儿女,大女儿一心只想着跟家教老师谈恋爱,小儿子在年幼时受过惊吓,是一个行为有偏差的问题儿童。



所以,条件优渥的家庭不一定能诞生出优秀的孩子,没有文化的父母也不一定养不出双商高的孩子。


孟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说的就是金钱的传承有兴必有衰。王朝都可以从鼎盛走向覆灭,更何况是家族和个人呢?


纵观历史,社会矛盾的根源大都来自阶级矛盾的激化。如果社会阶层不流动,精英社会不翻新,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滚轴就永远不会顺畅。



我们都渴望透过地上的窗,去欣赏窗外的美景,我们更渴望可以站在地上,一直欣赏下去。


但请不要忘了,那些还在地下的人们终有一天会取代你窗边的位置。那时,被困在豪宅地下通道的父亲需要做的,只是走上来。



文 / 陶陶

图 / 网络


往期推荐

哪吒 | 中二又热血,纯情又倔强

时事刻刻 | 十年后,“海豚湾”依然鲜红

行业面对面 | 人生从离别开始,又以离别结束


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喜欢就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