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父母和孩子都幸福?掌握这套沟通技巧|让孩子幸福的语言
本文字数4650,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让孩子幸福的语言》
本书的作者田中茂树,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曾担任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兼任该大学附属心理临床中心主任。专攻fMRI高次脑机能研究与失语、健忘等高次脑机能障碍。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20年来从事心理咨询和养育4个孩子的经验,切入“育儿焦虑”这一现实家庭问题,从“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两个方面入手,选取生活中常见的29个场景,比如孩子说“再也不要去学校了”的时候 ,怎么办?孩子磨磨蹭蹭不做作业的时候 ,怎么办?同时,书中对比介绍了“说教用语”与“鼓励用语”,以此鼓励父母改善亲子沟通方式,实现轻松育儿。
作者在这本书里把育儿分成了五个阶段,罗列了二十九个场景。由于篇幅问题,我为大家介绍其中3个阶段。分别是:零到三岁,它被作者称为是初遇世界的阶段;九到十二岁是青春期的阶段;13岁以上:亲子分离开始的时候。因为这3个阶段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父母来说是一种挑战。
我们与孩子进行沟通时,有两种典型的语言模式,一种是说教式,一种是鼓励式。
1、说教式
所谓说教用语,是父母认为是为孩子好,所以脱口而出的话,但实质上是家长为了让自己安心而说出的话。这些说教用语会剥夺孩子的朝气,比如“看,我说你多少回了”“我跟你讲过没有”等等。
2、鼓励式
不但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活力,而且让家长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更加轻松,这样的话语还可以引导孩子快乐地走向独立。比如,“你是这么想的呀”“这有点意思”“你现在觉得不舒服”,这个是鼓励式的语言。鼓励式的语言不是都说好话,而是鼓励孩子表达自己。
作者认为,与孩子沟通要多用鼓励式的语言,这样可以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孩子。
书中列举了几个场景。对每一个场景的描述,作者会先讲清楚孩子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然后再告诉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对话,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让孩子家长都感到幸福。
1、孩子害怕接种疫苗的时候
第一个场景是,当孩子害怕接种疫苗的时候。孩子害怕接种疫苗的时候,说教用语是什么呢?“不要哭,我们忍一忍就好了”。大家看到问题了没有?“不要哭,我们忍忍就好了”这是什么?这是压制孩子的感受。
那么作者给出的鼓励用语是什么呢?“好疼吧,你做得好棒啊!”从这句简单的话,我们可以让孩子的感受变得不一样。第一,“好疼吧”我们直面孩子的感受,不回避,家长也知道打针疼,我们确认孩子是对的,你觉得疼,这是我们能感同身受的,这是共情;第二,“你做得好棒啊”这是给予鼓励。
平时我们要反思,是不是随时随地都能重视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的感受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不管你看不看它,它都在那里,不管你是回避、忽略,还是压制,都不能改变他的感受。
作者说,把事情放到时间轴上来看,再过二十年,你还会因为这个孩子今天害怕打针这个事而感到焦虑吗?你肯定不会,而且不论你今天如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二十年之后,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再因为恐惧疫苗而在注射室里边大哭大闹了。所以时间有时候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我们不要永远争着抢着,跳在时间的前头,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让他去达到那样一个境界。
2、孩子不刷牙的时候
不刷牙的时候说教用语是“不刷牙会长蛀牙哟”;或者“人家其他小朋友都刷牙,就你不刷牙”;还有的家长会说“你不刷牙,不给你买好吃的”。很多家长都会有过这种经历,这种说法只会压制孩子的感受。
而鼓励式用语是“刷牙真麻烦呀!”就是说我并没有强迫你去刷牙,我也没有指责你嫌刷牙麻烦这件事,我只是重复了你的感受,刷牙真麻烦。作者说,事实证明,不论你的孩子当天是不是通过跟你的争吵刷了牙,多年以后等孩子长大点,几乎都会自觉刷牙。家长让孩子或者说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刷牙这件事上,可能更大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面子。
刷牙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当然咱们在这一定不是说刷牙没用,刷牙非常有用,但是作者说,家长不要跟孩子争面子,晚两天刷牙没关系,因为孩子的成长是有一个阶段的,孩子的认知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而且孩子本身确实也有一个叛逆期。
在这个叛逆期中,父母让我干什么,我偏就不干什么,让我刷牙,我就觉得刷牙好麻烦。其实,孩子本来可能觉得刷牙挺好玩的,但是就是因为强迫我干,我现在就不干。当孩子度过了一个成长阶段,进入另外一个成长阶段以后,他自然而然地会做出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如果是他自己主动的。
青春期是每位家长都头痛的时候,很多家长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作者在书中提到几个场景,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下。
1、孩子磨磨蹭蹭不做作业的时候
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孩子不做作业的情况。说教用语是“作业做完了吗?”“什么时候做完呀?你有多少作业呀?”。而鼓励用语是“那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呢?”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一直催促孩子,孩子会变得不耐烦,发脾气或者不理人。而这种双向沟通的方法,“那我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呢?”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相信他,孩子可能会说:“谢谢妈妈,不用催,我会控制好自己的时间”。
即便他有时候说到了没做到,我们要看他是不是努力了,然后再去帮他想办法做到。家长不需要在单独的事件上,给孩子过多的指令和责问,应该跟他一起去养成能够自控的习惯和能力。尤其是在写作业这样的事上,一个从小到大被家长盯着写作业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不会是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
2、孩子看电视到深夜的时候
说教用语是“你还要看多久”,而有的家长会更直接,直接就把电视关了,让孩子直接睡觉去。但作者在书中说,鼓励用语是”那我先睡觉了,晚安!”
对于这种情况,作者的建议是:我们要信任这个孩子,要帮他建立好的习惯和自制能力,而不是在具体的某一件事情上,去跟他争个高低上下。
3、孩子恶作剧的时候
说教用语是“做这种事的孩子,你给我滚出去”。鼓励用语是“真是我的宝贝”。首先不要责备孩子,当你说出”你给我滚出去“这种话的时候,孩子会很痛苦,他会记在心里。
但是你换一种方式,孩子不是主观故意要去做的时候,其实他只是在恶作剧,当我们说“你可真是我的宝贝”的时候,一方面是完成了无条件的爱的承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时候与其责备孩子,还不如告诉他为什么做得不对。你跟孩子发脾气,孩子很容易就把自己自我封闭了,孩子就会想“好,你发吧,我也知道你会发,你说吧,说完这事就过去了。”
他不会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大不了,以后还是会重复发生。所以,生气没有用,而是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在生气,可是即使在生气,还和我说这样的话呢”。父母可以给孩子起到模范作用,孩子长大后,就会知道世界上还有“即使很生气也可以这样处理的方式”。
4、学校老师打电话来的时候
说教用语是“老师让你学习再认真点”,而鼓励用语是“老师好像很喜欢你呢!”。就是说,老师打电话来了,孩子知道这是老师打来的电话,家长跟孩子说的鼓励用语是“老师好像很喜欢你”。
当我们每次和老师交流以后,告诉孩子老师说你最近表现很好,一直在进步,孩子就会相信自己在进步吗,这样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构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才会对自己的孩子有真正的帮助。
当孩子到了十三岁以上的时候,不管是将来寄宿制的高中,还是将来走出去上大学,他要面临离开这个家庭了,他和家庭关系的分离期。分离的情景在孩子的心里、在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也就是说已经提上日程了,所以被称为亲子分离开始的时期。
我们知道,外出上学可能一年只会能回来一两次,而且时间很短,对于很多父母和孩子来说,很不适应。所以一旦孩子离开家,他就永远离开家了。所以,家长应该珍惜孩子在家里的这段时光,因为他很快就长大了,而这段时光家长不要去破坏它,应该幸福。
1、想鼓励孩子的时候
当我们鼓励孩子的时候,说教用语是“不要约束自己,希望你自由地活出自己的风格”。这种说话方式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客气,会让孩子有一种疏离感。而鼓励用语是“这样就很好,我最喜欢现在的你了”就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这样对他来说才是鼓励。鼓励永远不是压力,压力也不能等同于鼓励。
因为某种程度上,“不要约束自己”或者“你喜欢就好”这种话里包含着“为了我,你一定要开心地生活”“一定要幸福地生活”等要求,对孩子来说却是徒增烦恼。
“无拘无束、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自由自在、开心地生活”,哪一个都不简单。只有大人才知道即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妥协。但是,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孩子是无法理解这些的。即便告诉孩子要“无拘无束地生活”,孩子也想象不出来那是什么样的生活。
2、孩子脱衣服随手乱丢的时候
说教用语是“不是说过衣服脱下来,要放洗衣机里吗?”不要急着去跟孩子分责任,你的错还是我的错,这都不重要。家长这样做大家都更开心,就是帮孩子收好就好了。
作者说,你放心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会带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当然你在平时可以建议他每天回来把衣服收好,我们日常教导他应该怎么样,这都没问题。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以后是一个乱扔衣服的孩子,没关系的,这不影响他的幸福,但是如果你揪着这个事不放,天天因为这事跟他吵架,反而可能会影响他的幸福。
作者认为,做家务消耗能量的感觉就和在健身房一样。因此,作者捡起孩子乱丢的衣服的时候,就当“自己正在健身房运动”。不花钱,孩子又不会被责备,房间也收拾好了,一举三得。
3、孩子失败的时候
说教用语是“我说对了吧,你就是不听话”,鼓励用语是“真不容易啊!”其实还是说家长不要推卸责任,我们要正面孩子的这种感受。当我们想给孩子建议的时候,最好是当孩子有主动求助意识时,我们再去给他建议,因为可能这样他才会重视我们的建议。父母们还是要谨慎对待自己所认为的“正确”。强制给孩子正确的建议,并不都是为了孩子好。
4、孩子对未来感到迷茫,止步不前的时候
说教用语是“你只要考上那所高中,就……”,鼓励用语是“辛苦了,你现在好像很烦恼”。当孩子对未来迷茫,止步不前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支持他,第一步要做的是感同身受,然后支持他,无条件地爱他,然后给予他必要的指导。而不是一上来就先指点他,在这个时候,通常上来就指点是起不到好的作用的。
当我们给孩子设定这种阶段性目标的时候,一定不要用“等你上了小学就好了”“等我们考上重点中学就好了”“我们考上重点大学就好了”“结了婚就好了”“有了孩子就好了”这样的方式。如果这样的话,就永远没完没了,永无止境。而我们应该是享受当下,让他认清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个经历,我们能够跟它和平共处或者享受其中,才是这一生幸福的关键密码。
5、孩子一直玩智能手机的时候
说教用语是“好,我现在宣布,我暂时没收你的手机”或者说“我宣布,以后你每天只能玩多长时间”。鼓励用语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你愿意听听我的意见吗?”
有两个作用:第一,是要告诉你,你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火;第二,你要知道,这要通过跟孩子一起沟通商量对策。事实证明,自我习惯保持比较好的孩子,你把手机给他,他自己玩一会儿,然后自己就还回来了,说:“妈妈,我给你放这儿了。”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
我们具体场景说完了,书中在每章还穿插了很多专栏,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往期推荐
3个方面学会时间管理,让你在有限的人生成最大的事|成事的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