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城市地标建筑7成出自境外设计师之手,本土设计公司如何突围?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已建成的地标性项目中,境外设计公司占比超过半数。其中,深圳高达80%,数量较少的上海占比也有60%。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华建集团华东设计总院院长张俊杰表示,应对这一现状和挑战,国内设计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团队整体的战斗力,依靠组织优势来实现弯道超车。

2019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日前在苏州举行。张俊杰所作题为《引领需求,共生共赢——未来组织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主题报告引起热议,他从未来组织发展目标、组织发展策略、人才发展策略三个方面出发,在中国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详细阐述了设计行业的组织与人才的发展路径。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张俊杰判断,今后30年,设计组织需要朝着国际领先性、个性化定制、一体化服务、全生命周期价值营造及国际化品牌这五大目标转变——

国际领先性,是指今后市场与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评判标准将对标全球先进城市的设计水准,从原先的项目质量到品质逐步发展为项目品位的考量;

个性化定制,将结合项目特点和客户需求,以创意设计提升项目价值;

一体化服务,是通过延伸前后端服务边界来带动产业链内服务的整合性与属地化;

全生命周期价值营造是从产品制造转向产品创新的新模式,以创造长周期的价值为设计出发点,从资本投入到运营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

国际化品牌,是指凭借领先的设计理念和品位、技术和国际标准,在市场与客户中拥有较高的认同度,设计品牌本身的影响力将为项目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打造创新、聚合、敏捷、共生与智慧的关键能力,是张俊杰为国内设计组织提出的发展策略——

创新能力,将打破束缚,引领价值,例如通过环境营造实现更大的环境价值,通过行为模式研究突破传统的空间模式,通过功能复合,创造全新的建筑类型等;

聚合能力,拥有整合资源和价值聚变两大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用户服务范围和需求提供相应领域的一体化服务,成为组织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敏捷能力,是指以用户为导向,快速响应市场客户需求,通过灵活的策略抓住战略机遇,调整组织资源配置方式,预测未来市场的趋势并与时俱进;

共生能力,则通过以互为主体的双方相互激发来共创价值,例如新老建筑共生、艺术家与作品的共生、环境与项目的共生等;

智慧能力,能帮助组织进行数据挖掘、提供智慧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平台进行产品创新提升客户体验,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段实现无边界合作。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催化了设计组织的管理从垂直式管理向水平式管理转变,水平式管理的优势在于灵活的前台和规模化的后台资源支撑。

组织形态上,未来的设计组织的架构将分为精英型、平台型和生态型三种——

精英型,以明星设计师为核心的团队;

平台型,基于品牌化支撑平台,以合伙人机制组建面向客户的、协同发展的多专业设计服务团队;

生态型,则围绕城市与区域的开发建设,在全球跨行业整合要素资源,各相关领域构建多平台的组织,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生态圈,提供全面、整合性服务。

张俊杰在演讲中表示,组织的竞争力最终依靠人来实现,设计组织的发展策略需要转化为人才发展策略来驱动。我国建筑专业毕业生及注册建筑师的数量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建筑设计人才供给在数量及质量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缺口,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中国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设计组织要从文化价值认同、有竞争力的激励等方向考虑人才发展策略,并根据精英型、平台型和生态型不同的特点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纵观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历程:在民国之前的古典传承时期,行业以传统的组织模式开展建筑设计;从民国到改革开放,基本奠定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与设计组织服务模式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设计行业进入了“青年阶段”,建筑设计与组织从规模到数量都获得了高速发展。张俊杰展望,未来30年,中国将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在国富民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建筑设计行业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在自己的“壮年阶段”抓住窗口期机遇同步发展。

作者:史博臻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

 延伸阅读 

探访武汉第一高楼:中国超高层建筑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建三局成都绿地中心468项目“空中造楼机”亮相央视

中国中铁又建区域新总部,还要建遍全世界!

突飞猛进:图说中国18座城市最高建筑之变

中国智慧“点亮”世界第一高楼

摩天楼不是最高,却是公认的全球最佳天际线,果然名不虚传!

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建筑——420.5米高的金茂大厦,迎来20岁生日

看完这些,超高层建筑主流施工技术全掌握!

全国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建筑排名,你觉得谁最有设计感、最霸气?

中国第一高楼和印度第一高楼对比,网友:暴击伤害

新加坡凯德集团大陆布局9个来福士广场,其中一座是“超级建筑”

中国最美高楼建筑群,感受最美的天际线!

全国政协两份提案都提到要“刹住摩天大楼建设热”,住建部作出5点回复

2019年最新200+摩天高楼城市:深圳、香港、上海、重庆、广州最多

中国这些城市都建有地标双子星摩天楼,你看哪组高楼最抢镜?

中国前“第一高楼”,被称最佳高层建筑,却由日本人出资设计完成

高度世界第二、全国第一的632米上海中心大厦

中国红“点亮”全球地标建筑,美不可言!

2019年最新:世界最高的25座摩天大楼

700米!中国第一高楼诞生: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高度仅次于迪拜塔

我国最具未来科幻色彩的十大建筑,你最喜欢哪一个

中国写字楼最贵的5个地方,你在这里上过班吗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苏南,城市格局会重新洗牌吗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为“大湾区高楼迷”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报料、合作等联系:2930978296@qq.com


重要提醒:进入公众号,私信回复城市名称,可查看该城市的超高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