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许振东:明清小说的文学诠释与传播

许振东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点击上面的“古代小说网”可订阅本公众号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分别就我国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红楼梦》六部著名小说作品进行独到的文学意义诠释。在具体的诠释过程中,本书既有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较深觉解,也有运用西方一些新的方法与视角的深入解读,还有较为基础的人物和情节赏析,从而为读者理解把握这些作品提供些微启示。下编主要探讨明清小说的一些传播问题,既有对一个区域传播状况与特征的个案研究、还有对单部作品版本存留、最初形成、评点和增删等问题的探源,主要运用了文献考辨、史实还原、论析推衍等方法,希能为读者厘清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该书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主要面对高校文科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爱好者。


目录


上编

一、“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的文化诠释

   (一)、我国古代"仁政"、"非攻"思想的深层影响

   (二)、贤相"本身双重使命的内在要求

   (三)、 创作主体人生理想的真实外化

   (四)、 体裁本身的内在限制

二、评两种版本《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异同

   (一)、神貌两离的出场叙写

   (二)、 旁出的故事情节

   (三)、 反性格的人物语言

   (四)、 评价及结语

三、勇与力的悲歌——试析梁山英雄的豪侠品格

    引论

   (一)、豪侠特色之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二)、豪侠特色二:仗义疏财  扶危济贫

   (三)、豪侠特色三:“信义”与“义气”的双重奏鸣

   (四)、豪侠特色四: 胆与力双重交织的华彩乐章

    结论

四、水浒赏读谈片

    (一)、水浒人物五人谈

    (二)、李逵故事赏谈

    (三)、石秀故事赏谈

    (四)、故事七则赏谈

五、《西游记》中的“眼泪”与悲情

    (一)、一部浸透着浓郁泪水和悲情的作品

    (二)、悲情类型论

    (三)、形成原因论

六、欲的双向呈示

——论《金瓶梅》两个世界的深层意蕴和文化内涵

    (一)、空澄之境和浊糜之境

    (二)、凡俗世界的狂欢

    (三)、超凡世界是深植与溢放

    (四)、悲剧与感喟

七、《聊斋志异》的契约型结构及意义分析

     引 子

    (一)、揭露抨击科举弊害的作品

    (二)、歌颂真挚爱情的作品

    (三)、揭露批判封建政治黑暗的作品

    (四)、劝诫讽刺世道人心的作品

    结语

八、《红楼梦》中的“真”

    (一)、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二)、赤子、女儿、水

    (三)、“补情”与幻境


下编

一、十七世纪白话小说的文人阅读与传播

——以苏州地区文人为例

    (一)、文人阅读白话小说的风尚

    (二)、白话小说在文人间的人际传播方式

    (三)、以苏州文人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网络

二、毛纶、毛宗岗父子及其小说戏曲评点

    (一)、贫穷布衣 父子双璧

    (二)、天纵奇才 文字相知

    (三)、功过任评说(之一)—— 关于《琵琶记》评点

    (四)、功过任评说(之二)—— 评毛评本《三国演义》

三、《三国演义》版本的载录及衍变探略

    (一)、《三国演义》版本信息的早期载录

    (二)、通俗小说专科目录下的《三国演义》版本载录

    (三)、孙目基础上的补遗和研究

四、《西游记》“前世本”臆探

    (一)、《西游记》“世德堂本”之前的周邸抄本

    (二)、大梁周藩王府刻印的可能性

    (三)、周如山其人及 “前世本”的刻印

五、《醒世姻缘传》的传播与周在浚的刻书活动

    (一)、周在浚致颜光敏尺牍

    (二)、关于周在浚致颜光敏尺牍的讨论

    (三)、周在浚其人及其刻书活动




《明清小说的文学诠释与传播》,许振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版。

《明清小说的文学诠释与传播》后记

许振东


本书虽然可称是一部研究明清小说的专著,但就内容来说已经是很不专了。本人非常钦佩那些红学家、金学家、《三国演义》研究家、《水浒传》研究家们等,他们几乎倾一生之心力来研究某部作品,字酌句磨,精深透辟,常至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境界与水平,是不同领域所敬重的旗帜与翘楚;而自己却没能如此,始终杂而浅。

大学期间,曾很喜欢老舍等现代文学名家,并报考过这个方向的研究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到高校,因工作需要被指派讲授元明清文学。从那时候起,自己便渐渐喜欢上了古典小说,并把学术的视阈固定在这个大的范围。1994年9月,非常有幸地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俊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并由此真正踏实上了古典小说的研究之路。在那三年间,张老师为我们系统讲授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时事小说、世情小说等作品,老师每讲一次都要布置下很重的作业,每隔两、三周就要讨论一次,涉及到版本对勘、故事编年、主题人物分析等多方面。研读到哪部作品,自己都想深钻进去,欲罢难休。当时,每天匆匆来往于图书馆和宿舍之间,感觉既累而又充实。2000年9月,又有幸考取了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洪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令自己的学术研究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陈先生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开阔,他不仅为我们讲古典小说,还讲庄子、讲李贽、讲金圣叹、讲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佛教的经籍等,从而使我的研读兴趣被更大激发。《古本小说丛刊》《古本小说集成》是我们的必读书目,南开大学图书馆的这两套书都是开架阅览的,当时常把自己埋在那一排排的小说典籍里,感觉格外解渴。除此,我还认真阅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任继愈的《中国佛教史》等书籍;甚至还在一个暑假,专门买来一箱子的金庸小说来读,内心感觉日益充实,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越来越多样。

本书名《明清小说的意义诠释与传播》,包含着我对明清小说研究所关涉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意义诠释和创作传播研究,也体现着我学术发展的两次转变。对于明清小说研究意义诠释的研究,主要发生在2002年以前,即博士论文定题之前。此阶段的意义诠释研究,不是一般的主题或人物分析,而是在版本对勘与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积淀与道德价值体系来阐析;后来,在学习著名学者王一川、罗钢二先生的课程之后,又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的新批评方法进行解读,比如本书所用《〈聊斋志异〉契约型结构分析》一文,即是在比较原型批评和故事形态学两者方法后,而选择采用格雷马斯语义方阵而进行的分析;进入南开大学以后,我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对宋明理学和佛教思想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为我更进一步对明清小说进行诠解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我完成了《自在与澄明——试析〈红楼梦〉》对生存的哲理思考与再现》一文,该文内已经有明显的借助庄禅哲学进行分析的痕迹。至此,我依然延续着以前的学术思路,以为我国的古典小说有着自身的结构要素和叙述方式,拟用意义阐释的钥匙,打开我国古典小说叙事特征之门。

但是,在进行博士毕业论文选题设定的时候,我的思路与想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进而把我引入到学术发展的新阶段。我发现刻书和书坊主与古典小说的创作传播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在17世纪的苏州,有着如冯梦龙、金圣叹、袁于令、毛纶与毛宗岗父子、褚人获等,他们很多人在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些人有的是著名文人,有的是古典小说的创作或编校者,有的是著名小说评点家,有的还是刻印书籍的书坊主,很有研究价值。如此,我就把题目最终定为“研究17世纪苏州地区白话小说的创作与传播”,并得到了导师陈洪先生的认可。这样,在此后的三、四年间,我就一直围绕这个选题来做,并形成了系列成果,如本书所录的《十七世纪白话小说的文人阅读与传播——以苏州地区文人为例》一文。此方面的研究,在当时国内还极少,只是随后才渐为大家所关注。

在对17世纪苏州地区白话小说的创作传播研究告一段落之后,我的研究中心又向邻近的金陵(今南京)转移,主要研究此区域于明清之际以周文业、周亮工等为核心的周氏家族的刻书活动与古典小说的创作传播关系,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详细可见书内《〈西游记〉 “前世本”臆探》《〈醒世姻缘传〉的传播与周在浚的刻书活动》两文。

一种学术路径或风格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很难是人为先在设定的结果。当然,这样形成的路径或风格,也很难有高下优劣之分,只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收获的大小与大家认可度的高低,是与学者自身坚持的程度及身心投入成正比的。

本书是我自开始古典小说研究至今,多年学术成果的结晶。于此,我要深深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张俊先生和博士导师陈洪先生,感谢他们对我的谆谆教诲,也感谢他们在我学术发展历程中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感谢其他所有曾给我教育和帮助的人,我的每一点发展和进步,都与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永远坚持的信心与不懈探索的力量。

因水平有限,书内多有疏漏,敬请批评指正。

特此为记。

                                            2015年8月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