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淮生:胡文彬先生与《红楼梦》研究(名家与红学系列之二)

高淮生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点击上面的“古代小说网”可订阅本公众号


《胡文彬红学研究综论》刊发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标题为《两点两论:胡文彬的红学研究成就——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二》。不久,新浪博客主文熙发表了一篇读后感即《这两天读了两篇红学好文章》(博文发于2011-07-01 22:25:19),摘要如下:

       一篇是发表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一期上的“‘两点两论’:胡文彬的红学研究成就”,作者是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高淮生。文中介绍,胡文彬的红学研究大体可用“两点两论”来表述。所谓“两点”,即两个基本关注点:一是《红楼梦》与红学传播交流史,二是《红楼梦》版本包括抄本与程高本研究;所谓“两论”,即“红楼人物论”和“红楼文化论”。“两点两论”可谓胡文彬文学批评观点和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胡文彬解悟《红楼梦》的着力点。“胡文彬红学研究的兴趣很广泛,可谓文献考证(包括文学考证)与文学批评兼善,而且成果颇丰,在新时期红学学人中虽非仅见,亦不多见,用红学名家吕启祥的话说,可以建一个‘胡文彬文库’。”虽然读过一些胡文彬老师的书,但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胡老师红学研究的体系。这样一个红学大师却极其平易近人,他的红友来自不同阶层。



胡文彬先生


应当说,文熙谈论阅读《胡文彬红学研究综论》后的感受还是很准确的。她所欣赏的这篇《综论》文章,此前已经获得了红学名家吕启祥先生的多次肯定,认为“这一篇写得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胡适研究专家宋广波兄同样给予这篇《综论》文章以积极的肯定,“综论”为他解了围,原来他一直存有想写一篇而未能及时写成的心理压力。



《胡文彬谈红楼梦》,胡文彬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2010年12月8日,《胡文彬的红学研究综论》结稿,并即刻发给主编张燕萍女士,此后才将写作完稿的信息告诉了胡先生,很期待先生的指导意见。2010年12月29日,收到先生的电邮,内容如下:

29日信诵悉。这几个月够你辛苦了,要看很多书,综合,评论,我想你该休息一阵子,放松一下。然后再看再写,实现“一本书”的愿望。我相信你会调整好的。……写评论要有内容、言之有物,又要评到要害处,对读者有启迪才能达到目的。当然,我并不赞同一味地“歌功颂德”,要敢于说真话,指出不足,乃至错误,这需要勇气和识断力。你写我当然高兴,但不希望拔高,拍马屁的话更是说不得。我说自己是一个红边看客不是自谦,而是实话,是我一直坚持的真话。


胡先生的这封信后不久,便把阅读《综论》文章之后的意见发给了笔者,现摘录如下:

       你写了这么长,而且还能写下来,一定累坏了。待见面时一定浮一大白,以表谢忱。你的许多分析入情入理,只是批评的地方太过含蓄,一不留神就会滑过去了。不过,我注意到了,很希望再直接些,分析还可以深一些,让我有一点痛感就更好了。 ……把这一组一组文章写下来,可以集成一本书,是一个很有眼光的选题。最近我思考,红学研究界缺少像你一样的批评家,能坐下来深入研究红学的过去、现在,同时也能指出未来的方向。总结过去是为了未来,为了整个红学事业的发展。这种研究要站得高,还要认真地读,全方位的思考,这比做一个专题的考证、评论还要困难。你已开始了“玉田稻”的试验,如此下去必然会收获“玉田胭脂米”,祝愿你成功!


胡先生这封信对于“红学学人综论系列”(即《红学学案》)撰述的影响很大,他那“‘玉田稻’的试验”的期许,不仅可以看作是对于笔者撰述红学史课题的极大鼓励,同时还应当看作是对于红学发展的殷切期待。



《红楼梦与台湾》,胡文彬著,白山出版社2009年版。


2012年10月4日,笔者给胡先生发去我为《红学学案》书稿完成而作的七绝,诗曰——“喜酿新醅待客尝,今番作计费思量;留仙饮罢长歌去,蛮素排场正换妆。”10月11日,收到胡先生的电邮:

      你的诗甘醇厚重,字词考究,读来朗朗上口,学人诗味浓重,改稿更含蓄了些,将来不妨书写一幅置于卷首,当可为大作增辉!

      第二本已开笔了,可以从前十二篇中吸取些经验,为你后期减轻些负担。但我更关心你的身体承受力,连续写作极易疲劳乃至透支体力,还是要加强活动,营养方面也需加强,如此方可葆旺盛的精力去阅读与思考。万勿疏忽,切记、切记。   


笔者即刻回复道:

       您的建议很好,我也觉得这首绝句写出了我的心声——为了学术,为了我的人生!我采纳您的建议,把它收入书中。我一定努力将后面的写好,不辜负您的期望!


 以上几段追述,姑且可以看作是对文熙博主“这样一个红学大师却极其平易近人,他的红友来自不同阶层”评价的几行注脚吧!



《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胡文彬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2012年11月28日晚19时,吟成一绝《咏红香书巢》,“红香书巢”乃胡先生书斋,先生上次通话嘱托笔者吟咏一首,再写就书法一幅。书法作品写成后,便交寄先生教正了。诗曰:

“红楼梦里品仙茗,香满书巢自多情。谁解人生痴共悟,孤棲幻境总零丁。”


2014年7月14日晚22时草于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槐园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