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谢雍君、朱方遒评注:《桃花扇》
本书特色:
1.版本精良,校注审慎。《桃花扇》今存的诸多刻本中,兰雪堂本刊刻精良,是兰雪堂主人以孔尚任自刻原刊为底本,据“市肆诸足本参考互订”而重刊。本评注本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清光绪乙未(1895)兰雪堂重校刊本为底本,参校《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康熙年间介安堂本、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和梁启超批注本,部分评语采用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里的眉批。校点、注释时,参考了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
2.评析全面独特。本书的“评析”不仅赏析曲词、分析人物,还介绍本出戏的历史背景,引述古今人对本出戏的评论,同时也讲解剧作中体现的戏剧理论,注重解说剧本里所内涵的舞台演出、舞台表演术语,帮助读者领略文本的曲词之美、内涵之美、表演之美,全方位解读中国古典戏剧独特魅力。每出的注释评析,不单在梳理文辞,也阐释剧本涉及的舞台演出术语、专有名词,以便读者对清代戏曲舞台表演体制与演剧习俗的了解,进一步贴近清末历史的真实风貌。
目录桃花扇本末
桃花扇传奇卷一(上本)
试一出 先声(康熙甲子八月)
第一出 听稗(癸未二月)
第二出 传歌(癸未二月)
第三出 哄丁(癸未三月)
第四出 侦戏(癸未三月)
第五出 访翠(癸未三月)
第六出 眠香(癸未三月)
第七出 却奁(癸未三月)
第八出 闹榭(癸未五月)
第九出 抚兵(癸未七月)
桃花扇传奇卷二(上本)
第十出 修札(癸未八月)
第十一出 投辕(癸未九月)
第十二出 辞院(癸未十月)
第十三出 哭主(甲申三月)
第十四出 阻奸(甲申四月)
第十五出 迎驾(甲申四月)
第十六出 设朝(甲申五月)
第十七出 拒媒(甲申五月)
第十八出 争位(甲申五月)
第十九出 和战(甲申五月)
第二十出 移防(甲申六月)
闰二十出 闲话(甲申七月)
桃花扇传奇卷三(下本)
加二十一出 孤吟(康熙甲子八月)
第二十一出 媚座(甲申十月)
第二十二出 守楼(甲申十月)
第二十三出 寄扇(甲申十一月)
第二十四出 骂筵(乙酉正月)
第二十五出 选优(乙酉正月)
第二十六出 赚将(乙酉正月)
第二十七出 逢舟(乙酉二月)
第二十八出 题画(乙酉三月)
第二十九出 逮社(乙酉三月)
桃花扇传奇卷四(下本)
第三十出 归山(乙酉三月)
第三十一出 草檄(乙酉三月)
第三十二出 拜坛(乙酉三月)
第三十三出 会狱(乙酉三月)
第三十四出 截矶(乙酉四月)
第三十五出 誓师(乙酉四月)
第三十六出 逃难(乙酉五月)
第三十七出 劫宝(乙酉五月)
第三十八出 沉江(乙酉五月)
第三十九出 栖真(乙酉六月)
第四十出 入道(乙酉七月)
续四十出 余韵(戊子九月)
《桃花扇》,谢雍君、朱方遒评注,中华书局2016年11月版。
《桃花扇》前言
《桃花扇》,清孔尚任撰,清代文人传奇创作的典范。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一生仕途之路并不顺坦,早年屡次赴试未第,后捐纳田产,成为国子监监生。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南巡回京,途经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被荐为御前讲经官,深受皇帝嘉许,旋擢国子监博士。二年后,随同工部侍郎孙在丰赴淮扬疏浚黄河海口。还朝后,升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终因“疑案”被黜。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归乡隐居。十六年后,病卒于曲阜。《孔子世家谱》卷43,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所录诸方志有传。
孔尚任擅工诗文,考订乐律,精通金石字画,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诗集》《会心录》《石门山集》《宫词百首》《长留集》等,编纂《平阳府志》《莱州府志》等。尝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存),《大忽雷》杂剧(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坛、永载史册的,是《桃花扇》。
《桃花扇》的创作灵感始于孔尚任在维、扬一带治河期间,当时他的足迹踏遍了扬州、南京等地,结识了一些明末遗老如冒襄、邓孝咸、石涛等,并到栖霞山拜访了张瑶星道士,这些南明历史的见证人为他塑造《桃花扇》里的历史人物提供了真实而可靠的资料。前后创作历经十年之久,数易其稿,最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定稿。
全剧在南明弘光朝廷从建立到覆亡的大历史背景下,演述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情缘离合,勾勒出明末清初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和复杂多变的世态万象,属于一部历史剧。关于历史剧创作,明清戏剧理论家多持虚实相参,以虚为主的观点,如谢肇淛认为,“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五《事部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7页。)。但孔尚任与谢氏的创作观点不同,他重视剧作历史的真实性,一再强调:“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这种创作方法的形成与明清易代、历史巨变有关,也与清代创作风气有关。明亡清兴,历史的变故会在清初文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令他们不得不对历史重新进行反思。受此影响,清初的学术界流行重实验、重考据的学风。流风所及,清初文坛出现了以史入诗、以史作文的创作风气。孔尚任在入国子监前,最擅长经学研究。有了征实重据的经学研究基础,当他面对戏曲艺术时,会不自觉地将这种重考据的思维方法带入创作中。《桃花扇》里发生的事件和出场的人物可谓是历史的再现,都有实地、历史事件和原型人物可以考证,主要人物侯方域、李香君,其他人物如杨龙友、柳敬亭、苏昆生、史可法、左良玉,反面人物如阮大铖、马士英等都是真名实姓的历史人物;侯李相恋、阮大铖创作《燕子笺》、史可法誓死抗清等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人物共同烘托出《桃花扇》凝重的历史感,吴梅称其品格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孔尚任也并非一味地照搬历史,而是采用“失事求似”的方法,在不违背历史精神与发展趋向的基础上,对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做了戏剧化整合,使得剧情转变、情感起伏更加惊心动魄、富于戏剧色彩。最重要的是,在塑造和渲染人物和事件中,孔尚任融入了个人的主观情思,使《桃花扇》呈现出深刻的寓意。
在《桃花扇小识》里,孔尚任指出:
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
这段话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从中我们可以明悉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魏阉余孽,“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是导致三百年明王帝基隳灭的根本原因。但又不限于此,他阐明该剧内蕴富有多种内涵。他说,明王朝消亡了,这段历史逝去了,那些作威作福、残害忠良的权奸也随历史烽烟的消散而消逝,惟有扇面的桃花血迹历历在目。血迹除了寓含李香君反抗权奸、矢志守节的精神,还蕴含其他的内涵:“桃花扇,乃李香君面血所染,香君之面血、香君之心血也。因香君之心血,而传左宁南之胸血,史阁部之眼血,黄靖南之颈血,所谓血性男子,为明朝出血汗之力者。而无如元气久弱,止成一失血之病,奈何?”(《劫宝》出总批)由面血引申开去,逗引出《桃花扇》隐含着左良玉、史可法等血性男子为国捐躯、以血荐志的忠义精神。李香君、左良玉、史可法等人是明朝的正气所在,他们不会随历史的消亡而消亡,即使历经千百年,依然永恒。《桃花扇》的高明之处在于,似在描写爱情却超越爱情,似在描写兴亡却又超越兴亡,连剧中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道具“桃花扇”都不是普通词汇上的含义而富有多种意味,全剧充满禅意,给读者带来别样的审美感受。
《桃花扇》的结构也具有独创性,与之前的明清传奇剧本不同,一改传奇创作中副末开场、生旦家门等传统模式,在40出的主线剧情外,又增设“试一岀”、“闰二十出”、“加廿一出”、“续四十出”,将情节演绎与结构创新紧密安排在一起,在内容与体例融为一体方面达到新的高度。
此剧定稿上演,马上引起轰动。“长安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笙歌靡丽之中,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臣遗老也,灯灺酒阑,唏嘘而散。”连康熙帝都被惊动,“己卯(1699)秋夕,内侍索《桃花扇》本甚急”(《<桃花扇>本末》),他不仅阅读,还观看演出,每演到《设朝》《选优》出时,会皱眉顿足,感慨:“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以此自警。康熙帝的赏阅无疑加快了《桃花扇》的传播速度,它很快流传到湖北、山西等地。据《桃花扇本末》记载,湖北容美桃源洞主田舜年宴请顾彩,“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亦复旖旎可赏,盖不知何人传入”;刘雨峰做山西恒山郡太守,曾留作者观演《桃花扇》,共演两日,“缠绵尽致。僚友知出予手也,争以酒为寿。予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
今存清康熙年间介安堂刻本、清西园刻本、清沈氏刻本、清兰雪堂重校刻本、1917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1919年安徽贵池刘世珩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等。诸多刻本中,兰雪堂本刊刻精良,是兰雪堂主人以云亭自刻原刊为底本,据“市肆诸足本参考互订”而重刊。本评注本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清光绪乙未(二十一年,1895)兰雪堂重校刊本为底本,参校《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康熙年间介安堂本(简称“清康熙刊本”)、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简称“暖红室本”)和梁启超批注本,部分评语采用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里的眉批。原底本有梁溪梦鹤居士《序》、云亭山人《小引》《小识》《本末》《凡例》《考据》《纲领》《砌抹》,兰雪堂主人《题识》、吴穆《后序》及《题辞》《题词》数则,本评注本保留了《本末》。校点、注释时,参考了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因时间和水平有限,文中如有错讹、不当之处,敬请方家和读者斧正。
谢雍君
2016年8月
评注者简介谢雍君,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京剧研究中心副主任,《戏曲研究》副主编,《昆曲艺术大典》“文学剧目典”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论、戏曲文献整理和研究,对传统戏剧有着全面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戏剧艺术》《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昆曲与文人趣味》等论文,出版《傅惜华古典戏曲提要笺证》《〈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昆曲与文人文化》等专著。参与完成《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近代戏曲论著集成》等国家重大课题。
朱方遒,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方向为戏曲演出与创作研究,导师为谢雍君研究员,曾发表有关戏曲的论文多篇。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