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川、蒋陟、顾阅微、李冠男:女士的秘密——黛玉年龄之谜(图文版)
俗话说:年龄是女人最大的秘密。
冒昧询问一位女士的年龄,通常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对比各国女性,其中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是,相比其他人种,亚洲女性为什么普遍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小?周围的外国朋友,似乎永远猜不对中国女孩的芳龄。
假如你自诩为猜年龄高手,不妨来猜猜,《红楼梦》黛玉入贾府时,她有多大?
在第二回中,黛玉第一次被提及,也是书中第一次展示她的背景信息。
当时说到,这一载过去之后,贾夫人就过世了,此时不难推测,黛玉是六岁。
贾雨村也在一日外出漫步的时候遇上了冷子兴。他们交谈之间,提到贾夫人是上个月去世的(可伤上月竟亡故了)。
然后也就是在那第二天,林如海与贾雨村议定,由贾雨村护送林黛玉上京。
那么他们是什么时候走的呢?林如海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出月”是江淮方言,也就是下个月。
之后,庚辰本和甲戌本说的都是他们“有日”到了都中,程甲本说的是“一日”到了京都,基本上略过了去表述他们在路上花了多久,所以有时会给读者一种好像他们一瞬即到的感觉,甚至会忽略了路途耗时这个问题。
也许也正是作者希望读者可以尽快看到黛玉进入荣府的环境当中,所以在路途时间这一块儿并不刻意设计。
那么我们也可以从后文一些零星的表述中,看到这从扬州到京都,应该还是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的。第十四回中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中“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的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回来。”
那么按照这样推算,从贾夫人过世到黛玉进荣府应该有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黛玉应该是六岁,也有可能是七岁进的贾府。
根据周汝昌先生的《红楼纪历》,他认为黛玉进府时是六岁,推测的依据大致就是之前所说到的几处,“堪堪一载光阴”“出月初二日”“有日”,但并没有过于计较路途所花的时间。
然而关于黛玉进府,还有其他的说法。己卯本和梦稿本,黛玉自己说自己已经十三岁了。但是这些在甲戌、庚辰等其他的本子里都没有,并且注明这句已经被朱笔删去,应该是畸笏在誊写时妄加的,作者在修订时删去了。所以周汝昌先生说“十三岁”说的出现是他笔妄加所致。
还有,“七岁说”是因为在王府本,戚沪本和戚宁本中林如海那句“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变成了“正月初六小女入都”,这个日期变得更加具体,那么也就说黛玉出发的时候已经跨了年,此时她七岁了。
当然还有“九岁说”,也是在第四十五回中,黛玉她自己说已经15岁了。按照周先生的《红楼纪历》,第四十五回是《红楼梦》故事开始的第十三年,黛玉是故事开始的第七年进的贾府,如此倒推,仿佛黛玉进府那年应当是九岁。
其实,各年龄说都有前后不符之处,但根据分析,六岁或七岁的说法会比较准确。
一个是因为刚才依据前文的推断。还有就是有些矛盾之处,确实与整个故事构架所不相符。
“十三岁说”和“九岁说”就是和周围其他人物的年龄不相符合。根据甲戌本推断,薛蟠十五岁,宝钗小他两岁,宝钗应当有十三岁。
虽然不少研究表明,这个“小两岁”可能只是个约数,因为后文到第二十二回宝钗才满15岁,但根据现有信息,综合推断宝钗当时年龄只会小于等于十三岁,而不会更大。
如果黛玉进府时已经有十三岁了,宝玉又大黛玉一岁,那么宝钗绝不能是他二人的“宝姐姐”。
至于九岁说,它成立的依据是四十五回中的黛玉“15”岁。那么我们再来看由二十三、二十四回推知宝玉已经有十二三岁了,一直到五十六回甄家入京,贾母问起甄宝玉的年纪,我们知道在小说中甄宝玉是贾宝玉某种程度上的投射,两人年貌相当,境遇相似,所以有“甄贾俱同”的说法,那么此时贾宝玉也该十三岁。
从二十三回到五十六回,贾宝玉是十三岁,那四十五回,他的林妹妹怎么就是十五岁了呢。
所以十三岁说和九岁说,都不成立。而“六岁”或者“七岁”在时间上是可以成立的。
六岁据文本而推,七岁的话,其实就是跨不跨年的问题。
当时凤姐身上穿着“大红云缎”的袄子,外面还罩着一件银鼠褂子,贾母也说“等过了残冬,春天再给他们收拾房屋”,说明此时已转至新的一年是有可能的。
但关键在于,这里年龄就与人物举止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年貌虽小”,但是风姿绰约,探春也是一个神采飞扬,气度天成的少女形象,看着就像是芳龄少女,与六七岁的女童似乎不符。
而且黛玉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读完了《四书》,之后我们看到在“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的表现,分明就是情窦初开,牙尖嘴利,而且话中带话,揶揄和讽刺他人都是不必明言的,若说她只是个十岁未到的女童,确实很难让人相信。
我觉得这里更多的就有作者艺术加工的成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在宝黛钗一出场的时候,就有一个性格突出,特色鲜明的形象定格在我们心中,及至后来八十回的故事中,很少再有关于他们外貌、风姿的正面描写,更多的是行为,动作和谈吐。
其实《红楼梦》中有很多时间上的错漏,年龄上的矛盾。而我们之所以可以忽略红楼中那么多的时间矛盾和参差细节,原因之一就是一开始这个人物已经立住了,之后他们所有的所言所行都符合一开始作者为我们塑造的印象。而后世评说关于黛玉等人最经典的印象也是来自于甫一出场的惊艳时刻。
所以,作者确实有必要在人物一出场的时候就让她们披戴着属于她们自身最经典最独特的颜色,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风姿,人物才能立住,情节也可延展。所以黛玉才会显得这般出尘出众,包括我们后面要说的“懂事”,也是这方面的一种体现。这也是优秀的小说塑造成功角色的一种技巧。
其次,老师也说过,《红楼梦》有一个主题正是青春。只有年龄的起点比较低,才能在一个相当大的时间跨度里始终维持在青春的范围内,而且是美好纯净,无忧无虑的青春,才能有比较充分的成长空间,有层次地去接触青春,有跨度地展现青春。
如果男女主角一登场就已经十几岁了,那么再往后发展几回,他们就需要谈婚论嫁了。而且贾府的长辈也就不会给他们机会同吃同睡,更别提在大观园里的吟风弄月了。
同时,男女主角在幼小的年纪去互相接触,才能够营造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感觉,因为他们很早就在同一个起点一起去经历成长的时光里,所以我觉得这是作者的意图。
也许他曾经会将黛玉写成十三岁的少女,但最后修改回了六七岁的版本,因为稿本修订的混乱,才会导致现在有很多的年龄版本。再加上红楼梦本身篇幅较长,人物众多,在这种容量之下,确实难以面面俱到,所以时间前后不一致,人物年龄不相符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黛玉那么小,却有与年龄不相称的懂事。一方面在曹雪芹心目中就是要将她塑造出一个天分极佳,聪慧不凡,心思细腻敏感的才女形象,所以她的出场举止谈吐与年龄相合不是最主要的,与人物设定相合才是最主要的。
另一方面,也许曹雪芹本身期望的进入荣国府的黛玉就是一个风姿不凡的少女,只是之后为了铺展情节的需要,才将年龄设置得比较低。
解决了黛玉的年龄问题后,我们又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年仅六七岁的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表现从容不迫,举止温文有礼,十足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第三回写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些超越年龄层的早熟表现,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黛玉天生聪慧,观察力强,十分细心。这是作者给林黛玉的设定,一开场就说她天生聪明清秀,是父母珍爱的宝贝,进入贾府的时候,黛玉心思极其细腻,一面吃茶时一面打谅丫鬟,发觉她们果与别家不同,贾家不愧是富贵之家,行动越发谨慎,心到眼到。到了饭点,贾家有用茶漱口的习惯,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甲戌有一条侧批相当有意思,他想起来司马炎的女婿去皇宫作客 ,误把登厕时塞鼻用的红枣吃肚子里了,被奴仆们取笑。假如黛玉没有用这杯茶漱口,或不留神喝了一口,难免会被荣国府的丫鬟讥笑,由此可见,黛玉心思过人。
第二,黛玉是千金小姐,家教良好。她的父亲林如海大有来头,乃前科探花,可谓是出自书香世家。母亲贾敏是贾母最为疼爱的女儿,贾母是受过严格家教的贵族女性,五十四回评说书中的小姐只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忘了父母礼节,称不上佳人。“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
第三回贾敏曾与黛玉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晚饭期间,外间侍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可见贾家重视礼节,家教严格。
另一方面,我们从贾雨村的视角,也多多少少可以窥见他人对林家母女的评价:“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不凡,放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
第三,这出于曹雪芹的艺术加工。第二十二回,宝玉、黛玉、宝钗三人讨论参禅,其中展现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同龄人,近乎不可能在现实出现。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红楼梦》中十分常见,最明显的便是宝钗,是个万事通,女红、绘画、诗词、戏剧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大观园的少年少女,学识渊博,早慧早熟,甚至超过成年人。
这看似青少年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有部分是源自曹雪芹笔下的艺术加工,他借宝玉、黛玉、宝钗之口,渲染他们如何的聪明,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借他们三人,发挥作者本人的才气。
好啦,说完这么多关于林妹妹的事,我们也应该转移手上的望远镜,把视角放到《红楼梦》另外一位女主角--薛宝钗。
当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总感觉宝玉与黛玉做了不短时间的青梅竹马,之后宝姐姐才来贾府的,可是,真相真的如此吗?黛玉和宝钗的进府时间,究竟相差多少?
我们首先可以来个最简单的“顺时间线推法”。第三回中贾雨村送林黛玉入贾府,不上两个月,补授应天府。黛玉次日起来,探春等得知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案件在应天府审理,母舅王子腾得了消息,便派人通知贾府。
到了第四回,雨村补授应天府,马上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要处理,冯渊仆人说:“小人告了一年的状。”同一回中,门子说到:“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薛蟠进京,一为送妹选侍,二为望亲,三为游览上国风光。”“他便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 在路不计其日。
之后贾雨村审理好案件,并通知王子腾,后来王子腾由京营节度使升为九省都检点,紧接着薛家母子抵达京城,后入住梨香院,宝钗便与众姐妹一起生活。
由此看来,黛玉启程前十个月,薛蟠便杀人了。按时间线来说,限时薛蟠杀人,并离开家乡,之后黛玉从扬州进京。直到黛玉进了贾府的次日,便听说薛蟠那宗人命官司,贾雨村在短短两个月内上任,着手审理这宗案件。
薛蟠带着母亲和妹妹,一家人花在路上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一年,由此看来,林黛玉与宝钗进府的时间,应该相差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然而,这里有一段时间是模糊的,即贾雨村从送黛玉进荣国府与其补授应天府这一段,书中说贾雨村到了神京,先整了衣冠,带着小童去见了贾政,不上两个月就补授了应天府。
黛玉一登岸就被荣国府的轿子接走了,似乎和贾雨村不是同时到的荣国府,如果不是同时到的,又相差了多久呢?所以虽然次日,荣国府就已经在讨论命案的事儿,但是仍然不知道贾雨村此时是否上任了。
贾雨村审案看起来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但是从结案到薛蟠进京这之间的时间差也是不清楚的。
作者似乎有意略去,薛蟠赴京路途所花费的时间,马上就让他们登场了。显然薛蟠进京没几天就到了贾府,所以就已知的时间来看,黛玉进府到宝钗进府,似乎只有个把月的时间。
我们要注意到一点的是,在宝钗进府问题中有三方的时间在各自进行。
先说贾雨村:
①到贾府:“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门前投了。”
②补应天府“……(贾政)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
③到任:贾雨村处:贾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
④结案通信:次日,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疾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等。
画面一转,又到了黛玉(贾府)这边:
①黛玉进府:“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②得知薛蟠人命官司:“次早起来,省过贾母,因为王夫人处来。金陵来书信:薛蟠打死人,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③得知官司已经解决:那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就中维持了结,才放了心。”
④薛宝钗等一家进府:紧接上条原文:“……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
大家拿好望远镜啊!我们还得看薛蟠这个呆霸王呢!
①发生人命官司:一年前就已经发生。原告:“小子告了一年的状”
②继续进京:“薛公子……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丫头走他的路。在路不计其日。”
③即将进京:“那日已将入都时,忽闻得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
如果要推断黛玉与宝钗进府时间差多少的话,主要看黛玉(贾府)的时间线:
明确时间间隔的是:①-②:1天,③-④:几天然而②-③的时间是没有办法确定的:②金陵通信中说薛蟠人命官司在应天府案下审理,既不知通信时薛蟠已经杀人多长时间,也不知通信时贾雨村是否已经上任,所以其实不知如何与贾雨村和薛蟠方面的时间进程联系。
按理说,如果薛蟠一开始发生命案,金陵一定会马上通报,不该贾雨村即将上任时才报,这样的话②-③之间可能要相隔一年左右。
除了顺着故事看,我们也可以逆着故事来推理时间线。
我们可以先从从宝玉、袭人断宝钗年龄。书中有不少地方可以找到证据,第二回中,冷子兴谈到宝玉说到他 “长了七八岁”(脂批本,程高本作十来岁,笔者认为不可信),第三回中,黛玉提到宝玉时说到:“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这也和所推断的宝黛年龄相符,即黛玉应当六七岁,宝玉应当七八岁。
第六回中介绍袭人时,写到“袭人本是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可见袭人的年龄是比宝玉大两岁的。
第六十三回中,袭人解签时写到:“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可见宝钗年龄应该与袭人同岁。
第二十二回中,贾琏与王熙凤谈论到给宝钗做生日“听见薛大妹妹年十五岁”,也就是说这时是给宝钗过十五岁生日,而后文中提到:“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她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也就是说宝钗来到贾府应该是十四岁。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十五岁这个年纪的特殊性,存在贾府只过重要生日不过小生日的可能,但从贾琏口中:“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与先前大小生日之辩,可见贾府大小生日都是过的,这次的十五岁生日应当是她在贾府过的第一个生日,即进府为十四岁。
按照这样的时间推断,宝钗进府为十四岁,那么袭人也为十四岁,宝玉当时十二岁,即宝钗进府之前应该有五年的宝黛共度时光。
说完袭人,我们还能从薛蟠年龄推宝钗年龄。在庚辰本第四回中,提到薛蟠十五岁,而宝钗“比薛蟠小两岁”,这样看来宝钗的年龄更大,在贾雨村判案是宝钗已是十三岁,若按宝钗进府不到一年的时间线算来,勉强说的通,但这样的算法使三人的时间线处在截然不同的地方,宝钗比宝黛大得多,也不符合三人的日常相处关系,这样的算法还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袭人年龄混乱。第六回中谈到:“袭人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第十九回:袭人说她的两个姨妹子“如今十七岁”,而按《红楼纪历》说法,宝玉此时十三岁。无法相合。于是《红楼纪历》说第六回中“两岁”是“口语不定之辞”,袭人“实长宝玉四岁”,所以袭人变成十七岁。
但第六十三回又说:“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袭人)同庚。”而晴雯、宝钗都是比宝玉大确定的两岁。另外,宝玉是袭人第三位主子,袭人还服侍过贾母、湘云。第三十二回袭人与湘云对话:“……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
按《红楼纪历》,此时宝玉十三岁,湘云则至多十二岁,不管是按袭人比宝玉大两岁还是四岁,十年前,湘云只有两岁,袭人也只有五岁或七岁,如何有谈及婚嫁的悄悄话呢?袭人也不可能以前还服侍过贾母。总而言之,袭人的年龄是被大大写小了。
红楼梦的纪历是细细可数的,在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第六章红楼纪历中,红楼故事一共经历了十五个春秋,若故事的开始便是十多岁的年纪,那么少男少女如花一样的恋爱年纪就变得十分短暂,等到后期贾府败落之时,宝玉、黛玉、宝钗和大观园中其他姐妹早就不是当初的少年,已经步入中年了,这和全文的基调严重不符。
看到这里,要先给你鼓个掌,即使是熟读《红楼梦》的资深粉丝,也难免被书里纷杂繁多的时间线弄得头昏脑胀!
我们先把各人的年龄丢到一边,既然黛玉宝钗进府的时间相差不多,那为什么宝玉经常提醒黛玉,我们两个从小长大,关系更亲密,宝姐姐是“后来的”,这段话出自第二十回,宝玉对黛玉说:“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疏,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
然而,只早来了一年,可以营造这么重的“亲疏之别”吗?
我们可以姑且分为心理距离与地理距离。
一个是年龄设置上,年幼相识,一同成长,会给人两小无猜的感觉。同时作者在语言表述上,也会表现的二人非常的亲密。因为亲密,所以营造出了两人始终相伴的感觉。
首先是两人在地理距离上跟宝钗相比就更近更亲密。黛玉……宝钗住的梨香院是非常独立的,薛蟠终日放浪形骸,贾政等贾府家长根本也管不到,所以可见梨香院相对贾府还是挺独立的。“宝钗日与姐妹们……”没有提到宝钗和宝玉接触,宝钗是循规蹈矩,谨遵家教的女孩子,不会轻易和男孩子接触。
因为两人距离近,比旁人亲密,甚至很多时候是黏在一起的。所以带给人的感觉就是相伴的时光很长。所以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时间的感觉,都不是依靠实际意义上的数字,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去为读者营造一种印象。
心理距离的近还可以有两点,一是宝黛相认为知己。在袭人和宝钗劝宝玉要读书、考取功名,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也想:“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可见两人鄙视世俗功名的性情分外相投,最能相互理解。
二是前世情缘留下的相识已久的印象。宝黛初次相见: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可见前世情缘的存在还是给两人留下了影响,使两人一见面就有相识已久的亲切感。当然,我们要和上文一样,把这个大锅一把甩给曹雪芹,美其名曰:艺术加工,作者为了让少男少女的恋爱提供环境,故意延缓时间的流逝。
同时,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考虑宝玉说出“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语境。宝玉曾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他那里一趟,就说这话。”
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作什么来?死活凭我去罢了。”
宝钗来到了以后,性情平和稳重,更得人喜欢,再加上金玉良缘之说,黛玉很在意,吃醋。而宝玉是极其体贴黛玉的心意的,惯能俯低作小,来安慰黛玉。所以青梅竹马说可能与实际到底二人单独相处时间的关系不是最必要的,而是在于两人之间的情意。
编后语:
这是笔者承担的红楼梦研究课程的课堂讨论作业,是另一种类型的作业,与此前刊发的三次课程小作业不同。具体要求如下:林黛玉是几岁进的贾府?请通过作品的具体描写考察这一问题,并由此探讨《红楼梦》里的人物年龄及时间设定问题。要求两个同学主讲,每人十分钟左右,事先要将主讲课件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另两个同学进行评议,每人五分钟左右。然后四个同学再一起合作,写一份课堂讨论报告。
从上述课堂讨论报告可以看出,四位同学对作品读得很细,发现了不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文章写得有些稚嫩,但其中一些见解还是蛮有启发性的,值得点赞。
【相关阅读】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