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骗10亿然后洗白--看明白这些领域的骗子是怎么搞钱的

2017-02-08 普惠大众的 菲凡烽火台



文 | 欢评



前言


本文为警示文,都不是故事,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内容繁多万字余,非常负能量,可能会对部分读者可能造成不好的心理压力,请注意自己调节。从前面的到后面越来越深刻和劲爆,这些金融骗局足够大以后可以绑架现有的金融体系。


要知道,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到综合强国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这并不能阻挡整个国家的强大。对于每个人,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各有自己的考量。


创业艰难、投资不易,在创新的模式、行业面前,道德的底线、法律的边界,都是模糊的。骗子可以洗白,忽悠可以壮大,官员可以利诱,学者可以奉承,再有信息的不对称,被欺骗和被利用者何其多。在市场化的投资这个事情上,保护自己,要知道央视、政府、学者是靠不住的,只能靠你自己,防骗三条:1、不懂不投,2、暴利背后都是风险,3、思考商业逻辑是否成立。


记住,企业家和资本家努力辛苦赚来的钱都懂得节省,挥霍、豪华、排场背后可能有骗局和陷阱,留个心眼就是。


相比讲故事、讲情怀来赚想赚钱的人的钱,我更喜欢,做好产品和服务服务更多人来赚钱。但我们也要弄明白资本市场各种玩法,对野路子也要有研究。



骗局泛滥、戾气冲天和期待未来


都说中国人开始着急了。


都说实业难,大家都不搞实业创业了,都去炒房、炒股、资本运作了,一个一个不是玩原始股,就是虚拟币,要不就是互助金融了。


都在谈创业、投资、资本运作,说不股权投资就被淘汰,不创业就是荒废青春,好好打工、提高技能、完善服务的被当成不懂行情。


时代在变,稳定不可得。你所依赖的技能可能正在被淘汰,你所服务的公司可能正在走向深渊。什么都变化太快。公司在外面会面对市场的竞争,你在公司内部还要面对同事的竞争。


创新多到让人应接不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聪明的骗子也开始利用各种“创新的概念、技术、传播机制和人性的贪婪”疯狂敛财。


新型的骗局和赌局,真的和原来的截然不同,不要说大众缺乏认知,学者、政府都缺乏认知,这几年,央视、经济学家、政府给骗子站台的次数还少吗。


你开始分不清谁是受害者谁是施害者,分不清技术创新还是带着创新概念的骗子,分不清法律的边界和道德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作为一个普通人,面对这些的时候,你可能可以冷静思考;但当你发现,你身边那个你最看不上的“骗子”却骗了几十亿洗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成了地方官员的座上宾的时候,你是难以抑制你心中的不满和对世界的怀疑的。


一个不满是抱怨,不满的人多了就是社会充满了戾气。


一个好的资本市场,我想应该的收益者是真正的企业家,以及能够准确预判未来趋势的资本家。但当一个资本市场充满着越来越多的赌徒,骗子并且他们大量收益,让那一批期待并想共享中国梦回报的普通大众投资人受伤的时候,我想,我们的监管引导策略是出了问题的。


不要跟我说人性的贪婪,贪婪和性一样,是本能,但好的监管是引导人们思考,告诉人们冷静,启发人们保护自己财富的方法。


这个创新的时代,让人不得不思考传统金融的不足弊端,甚至上升到思考货币发行机制问题、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和定位问题,同时还让人思考,什么是道德底线,什么是法律边缘。


新时代,新问题;新思考,新格局。在这个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方式和连接方式都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构造一个好的市场和好的政府值得每个人深思。


认清时代,认清自己。时代的机遇要抓,内心的底线要守。希望这篇小文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善。





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新趋势有新问题


互联网金融号称是普惠金融,号称是更好的服务用户。


但在我理解上来说,互联网并不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就是信用、杠杆和风险。挖掘能赚钱的人(能在市场中发现利润的企业家),给他更多的钱,让他更大的主导社会资源流动。


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渠道的转移以及年轻人对信用理解的新认知产生的结构化机会。不论是网贷、众筹还是数字货币,都大致逃不出这个框架。


互联网传播渠道的转移,构造了巨大的创业机会,不论是前两年的网贷、还是13年的比特币,还是现在的股权众筹,都造富了一批人,涌现了很多不错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由于对传统金融的不足和不满,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大胆的进行着业务的创新。


同时由于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暴富的诱惑,也给骗子制造了空前良机。这些人对新概念了解度高,规模空前,手段犀利,且由于并不在传统金融体系内,并不引起传统金融玩家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关注。


已经接到不止10个人问我:这个众筹可以投吗?这个虚拟币靠谱吗?这个互助金融可以玩吗?


这篇文章就是为他们而写,一篇文章,应该能够让他们想明白一些事。



新骗局、新忽悠、新赌局


根据我的了解,我把他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他们的市场规模和结局大致如下:




看看网贷的那些崩盘的骗局,e租宝、大大集团,每个都有数百亿规模,这些崩盘,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实我理解后面三种的规模,都比这个理财崩盘的规模要大。


为什么骗了还能洗白?因为这些贪婪的受害者不觉得是被骗,以为是赌输了认栽。炒币输了,互助倒了,他们都把原因归结为运气不好,殊不知,背后实质上是被骗了。只要受害者不闹事,就没有受害者。


【不信你去举报传销试试就知道了,公安说你找工商,工商问你你是受害者吗,不是就不要瞎忙活,组织传销罪可没有这么容易定罪】


这些每个都是有备而来,而且,都有成型的产业链和模式套路支撑。对中国的整个金融秩序,是莫大的伤害。这些每个都利用了投资人逐利和追求暴利的心态。不可否认,欲求不满和贪婪是每个人的本能,冷静节制才是后天培养的技能。


且截至目前,并没有看到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应对。甚至在去中心化传销等领域的法律基本都还是空白。即使被你抓到,你都没法用现有的法律来进行裁定。没看到MMM都是公开的搞的吗,没看到套着“区块链、数字货币”外衣的伪币骗局都公开拉人开大会吗,因为按照现有法律,人家可能根本没有违法。


我们能够制定政策的央行和部委,处在高位,身边聚集的学者说客,忙着两眼盯着技术创新国外发展标榜自己,并不一定看得到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可怕的底层骗局怪相。出台的政策方针可能并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事情。



理财、网贷骗局


由于P2P网贷在前两年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这类公司。年底开始出现大量的跑路崩盘。


这种技术含量低,实施门槛低,易学易用,金朝阳,e租宝,大大集团都是典型,倒闭跑路的网贷平台基本属于这一类。设立资金池,吸纳大量的公众资金进行投资,给投资人高额回报作为诱惑。基本上一两年就会爆掉。


他们常见的策略就是上央视广告、和领导合影、交更多的税、拿更多的奖、租高大上写字楼、给优厚的待遇、招大量的员工,拼命扩大规模。以快和大来应对一切出现的问题。


面向对象基本是大妈大爷。稍微有点互联网使用习惯的都不大会上当。


这些公司在爆掉之前,都是地方政府的香饽饽,因为税多啊。这些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倒闭,让投资人知道,任何广告都不附带信用,央视做着骗子广告也可以免责。只要骗子还没被法律界定,央视接他们的广告,忽悠全中国人民,他们是不用承担责任的,高铁广告同理。


这种跑路的理财公司,最后的结局都是爆掉,疯狂扩张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加强版。



原始股、股权众筹骗局


你们有没有朋友圈看到过这样的广告,一般都是鲜红的图配着亢奋的字,告诉你,暴富机会在眼前,再不抓住就没有了,再不投资就错过下一个马云了。


“股权投资是未来投资的一个很大的趋势,股权投资造富效应明显,可能创造百倍千倍收益。软银投资淘宝赚了几百亿,王刚投资滴滴赚了5000倍,投出下一个马云你就是孙正义。”


“投资二级市场是做接盘侠,投资未上市公司原始股,才能享受上市后的红利。”


“我们是上市挂牌公司,正规公司,我们的代码是1000**,正规可查询,发定增,包底年化收益30%承诺回购,转板后股价更是会翻好几倍,转板前最后一轮融资。”


看上去这些话都好对的样子,看上去真是满满的机会不容错过,不容质疑。可能还有线下的分享会和路演,讲师的头衔动不动就是“股权投资之父”、“众筹第一人”、“股权第一人”。现场情绪亢奋,他们自诩资本市场老手资本运作高手,张口闭口都是几亿的生意,都是百倍的收益。


课程上完,一般都是让你去投资“马上要上市”或者“已经上市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司保底收益,号称上市后一年回报会有几倍。你要弄明白这种担保的效力。这种地方股交中心挂牌成本也就是十万块,不代表什么政府背书的。


某某众筹平台不是公开宣传,被某香港上市公司注资50亿,要香港上市了,然后开放众筹又是几千万。然后他们的众筹股东、合作伙伴各种亢奋宣传,为了上市套现巨大投资回报而亢奋。但为什么大家不查询下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背景呢。


这个中字头的投资基金,竟然是15年半年营业收入仅为2.75万港币、却有3000多万港币管理费用、市值不足3亿港币的一个奇葩的上市公司。奇葩的香港上市制度。


“好吧,让年收入不足5万的公司投50亿人民币给你,真心壕啊!”





关于新三板、地方股交中心、各种板还有股权众筹平台


对于股权众筹和原始股的乱象,在我看来,目前真的非常乱,但又是国家发展多层级资本市场所必须的方向。为什么从国家层面要丰富股权投资市场,加大股权的流动性?要能理解李总理的苦衷。


逻辑一句话说就是这样的:“传统企业转型、金融机构消化坏账、地产商消化库存、地方政府缓减财政压力,都需要时间。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需要持续。宽松货币条件下,如何防止资产泡沫化和货币快速贬值?构造股权流动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股权流动性让创业者先富起来,又能鼓励创业创新解决就业,当然要大力支持。”


这部分内容不是本文的关键,但又是非常有意思。回头我会用一篇新文章重新展开好好说说,这里暂且结论性的一笔带过。


这些卖股权的都说自己是挂牌上市,都说自己有流动性,都说是国家多层级资本市场的重要方向,都说自己有机构性机会被低估了,都说以后可以转板到主板享受高溢价。都说自己是牛逼的原始股


对于投资人来说,主要四点:


1、不论地方政府主导的股交中心还是市场化的众筹平台上的项目,你投资他的股权都是可能亏损完的,他们的担保并不具备什么效力。你要为自己的投资负责。


2、股交中心的项目并不一定比众筹平台上的项目要好,甚至在我看来,众筹平台这个完全市场化的产物可能比股交中心这个政府背景的产物要能够能好的发现市场机会,发掘优质企业。对于单个的项目投资要单独判断。


3、股交中心和主板上市并不一样,虽然都有代码;新三板挂牌协议和做市很不同,虽然都是新三板。


4、关注项目本身,关注财务报表,关注资本市场流动性。具备基本的独立分析能力。


在我看来,与其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来推动各种四板、五板多层级资本市场,不如把这个权限交给市场。将股权众筹平台的规则和法律界定清楚,政府来进行底线监管和结果监管。同时政府应该努力参与的事是投资人教育。


政府都已经说了,银行也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允许银行进行破产,银行的直投业务也越做越Happy,没看到宝能资金和浙银资本的关系吗。


我理解上的金融的革新,并不是谈什么普惠金融、区块链、数字货币,而是增大市场直接融资的占比,让市场取代银行来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为了社会的稳定性,让大众对金融的风险有新的认知。



数字货币、区块链领域的骗局和忽悠


注明:关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我持保守偏负面态度,但目前应该是合法合规的。我说的骗局是利用“数字货币、区块链概念”的伪创新,内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骗局。


最近区块链很火,因为金融大咖肖风主导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并购大咖王巍主导的金融博物馆的介入,使得市场热度爬升很快。很多原本币圈的朋友都开始筹备区块链实验室了。北京有,上海有,杭州有,深圳也有,竟是一股赶时髦的劲头。


人还是原来玩比特币的人,但现在都不叫比特币玩家了,改名叫区块链专家了。


研究来研究去,说来说去就是那些话:区块链要改变金融体系了,区块链要改变世界了。


问他出了什么产品吗?现在还在初创期,还都在投入期。问他这东西真牛逼吗?他说摩根、高盛、纳斯达克都在研究,问他这东西个人怎么参与呢?他说你弄不明白,我们现在是做银行间市场私有链什么的,卖银行金融机构咨询费收收也是蛮爽的。


区块链概念在中国得到了一些主导“创新”的金融学者的支持,因为美国有,再被国内一些人放大一下,进而引来一些对创新感兴趣的官员和学者,还有一批跟风的风投投资人。


对于区块链和比特币是不是会颠覆传统金融,我目前的认知是稳定的,欢迎三年后打我脸,概括如下:


1、区块链这种技术机构本身并不难,脱离比特币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目前并没有看到分布式系统上的智能合约的必要性。不论是金融领域还是物联网领域。


2、从货币发行逻辑上来讲,比特币这种总量恒定的货币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并不存在比特币替代法币的过程。比特币本身有市场就有价值,由于本身的去中心化结构和全球已有的数千万用户基础,比特币价格可能会涨。


3、号称自己是“数字货币”、“区块链”的创新创业者,骗子比学者多。比特币和区块链的逻辑本身,一个大学理科毕业生通过研读中本聪的论文基本都能懂。


鼓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的革命性的有四种人,特色鲜明:


第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学者,一般都有IT背景,反正这是个创新的东西,研究下觉得蛮有意思,翻译点东西,琢磨下代码,写一些逻辑文章。


第二种是比特币持有者,手里持有比特币,希望区块链概念的热度能够带动更多的资金进入币圈抬升币价。


第三种是传统金融的一些大佬。他们手里有钱有权,缺的是新刺激。他们要用创新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标榜自己和传统金融那些土包子的不同,他们要的是存在感。


第四种是骗子,他们号称自己是区块链,号称自己是最优的数字货币,他们号称保本保收益。他们利用人性的贪婪和无知,以及他们赚钱的欲望,轻松拿到百亿十亿的资金并成功洗白。


然后,市面上,这几种人错综复杂,利益交错,各有连接。一个人如果没有完整的经历数字货币在国内的发展过程,是基本没有可能弄明白谁是谁的。





数字货币忽悠和伪数字货币和伪区块链骗子是怎么骗到数十亿甚至百亿资金并成功洗白的


区块链本身好不好并不是本文的关键。几百万咨询费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钱。对新生事物的学习探索总是好的。


真正意义上,目前最为恐怖的是利用数字货币概念大肆的做着“忽悠乃至欺骗”的行径,自从13年8月开始出现后,目前愈演愈烈,前前后后几十个骗局。学者们只顾鼓吹“区块链数字货币”,却不来准确界定和投资人教育,给骗子留了太多的作恶空间。


你们有在你们朋友圈见过类似的宣传吗?


1、比特币是全球通用货币,3000元一个,一个字:贵。直接买币不划算,不如买矿机挖币卖给他们,某某矿机,每天保本收益多少,三个月回本,年盈利400%,简直就是印钞机。


2、比特币云算力托管,每天收益保证,自己挖矿不行了,要集团挖矿,我们建设了中国最牛逼的区块链算力中心,技术全球第一,托管可查,月收益20%,还可以有层级推荐奖。


3、比特币涨100倍你错过了,莱特币涨50倍你也错过了。某某币原始发行,总量恒定,利用最新区块链技术,全球同步,限量发型,一个月前1元一个,半个月前2元一个,现在5元一个,一个月后可能10元一个。比特币暴富机会你错过,某某币暴富机会你一定不能错过。


如果你买了第一个可以暴富的挖矿机后,头几天可能收益不错。但因为挖矿是个竞争的领域,矿机算力提升,难度提升,产量骤减。比如15年2月到11月,9个月难度才涨了50%;但11月到现在1月,三个月难度却涨了100%(就是产量降低一半的意思)。很多能耗大的矿机开始交不起电费停机。当然,卖给你矿机的销售商是不会告诉你这些的。




如果你看中了第二种云算力,前面真的会分钱哦,实际上他们只是拿了你的钱分期给你而已,后面就用各种借口跑路了。这种传播力量真的很大。比特币13年,从800涨到8000,以及今年有一波莱特币涨了一波三倍多,主要原因,都是这种形式的组织推动。前面那个叫*巢矿机,后面那个叫乌**基金,都洗白了。这些玩比特币的人都知道,但他们乐见传销带大妈来买币,乐见币价涨,都不会告诉你的。


如果你买了第三种暴涨的某某币,你买好后的一个月可能真的10元一个了,后面可能还涨到20-30什么的,你觉得真是暴富良机,叫上你的亲朋好友,拿出更多的钱去投。然后,不外乎两种结果:1、某某币卖了不让提现了,2、某某币突然暴跌到1元一个了。你觉得你运气差,炒币炒亏了认栽。其实你不知道的是,你是被骗了。


这种某某币,圈内常见的叫法叫“伪币,公司币,代币”,他们只是号称区块链,号称去中心化,号称公开透明,这种某某币也常见的有两种做法来给发行者制造巨大的利润(巨大指的是十亿以上)。


第一种是真正的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结构和比特币类似,但早期分配的时候采用预挖或者修改数字可以让自己多得一些比例。然后鼓吹这种数字货币的优越性能,拉更多的人来抬价格。币价越高得利越大。币圈常见的山寨币套利就是这么干的。这种方法,是骗还是什么?公平吗?有人一定会反问比特币不也是不公平吗?央行发行人民币公平吗?好吧,公平问题真是一个难以讨论的问题。


第二种是本质上就是和Q币一样的中心服务器上的币,随时可以修改代码修改数字,都在自己构建的交易所交易。看着涨了可以收割了,就改数字给自己账户上多加些某某币然后砸盘,人民币都进了他们手中。币圈常说的传销币基本采用这种方法,从我的道德观上这就是骗,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但!受害者缺席,法律缺位。


大众才弄不清楚数字货币和这些伪数字货币的差异,他们只看得懂要涨能赚钱。采用这种方法圈钱,几乎屡试不爽。传销圈发现这真是传销最好的方法纷纷采用,国内类似方法圈钱的号称比比特币牛逼的“某某币、某某黄金”实在太多了。如果你身边一个非IT、金融、数学背景的人告诉你,他在做数字货币行业,基本上90%以上的概率就是在玩这个。光我知道名字的就有远超过十个,每个都能圈走几个亿打不住,而且都能安全洗白。


举个例子:2月初,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盛大的创新创业大会。出席的嘉宾有政协副主席、中宣部、教育部、工信部、商务部、发改委、中央党校、央视等的高级别官员和茅于轼等学者,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作为协办方。主办方是谁呢?某某控股集团。钱是哪里来的?就是采用以上的方法发了某某币。


人家又是拿楼做互联网金融大厦,又是办会搞创新创业大会,还掺和上了国家金卡工程,我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年代,信息不对称严重到不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道德上错的又咋样,反正法律还是空白没有界定,搞到钱后,就能够搞定政府,政府搞定学者,学者搞定理论,错的都能说成正确的。这里面,唯独那批被骗的人受伤,但他们又穷又贪婪,只能换回一句“被骗活该”。


他们各种币都是“创新区块链技术”,他们的矿机都叫“区块链基础硬件服务领航员”,一个一个不是上新三板就是上创新板,政府一看,纳斯达克也在搞,牛逼啊,我们也要搞,支持创新,这些官员搞得懂这些区别才怪。


和这些人相比,他们又创新,又有钱,又有政府关系,还有北大和茅于轼帮背书,我一定是被当成不识时务、螳臂挡车的大sb。



MMM互助金融


这是一个聪明的数学家搞出来的,可不是一般的传销,这是一套规则,是史上最牛逼的全球性的传销,是有着核心思想的去中心化的怪物,当然,去中心化的比特币被用来做跨境支付工具。


根据各种数据基本可以认定,比特币从9月的1500元连续两个月暴涨两倍多到11月的3300元,基本最大贡献者就是MMM玩家的买币需求。


MMM互助金融最早1989年出现在俄罗斯(对,就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创始人是俄罗斯的一个数学家马夫罗季,1994-1997年泛滥俄罗斯,涉及玩家约1000万人,马夫罗季还被选为国家杜马议员(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的人大常委),疯狂期资金周转占全俄罗斯交易周转金的一半。一半啊,惊呆!后崩盘影响太大被抓坐牢,根据调查,造成的总损失是800亿美元左右(我实在难以想象这数字)。


带着对传统金融的不满仇恨以及对互联网技术、去中心化思路和人性的贪婪的准确把握,出狱后,马夫罗季又将MMM这个去中心化传销卷土重来,并要把他发展到了全球。最近俄罗斯忙着建立专门的制裁法案要将马夫罗季监禁呢。


这两年MMM开始在东南亚大规模传播,全球玩家预计有上千万,官方网站流量在全球排名能进前一万,日均PV约为40万。排名考前的国家包括:中国、南非、泰国、印尼等。MMM的泛滥和支持比特币支付甚至还将比特币全球的价格拉高了很多。


国内媒体关于MMM的报道已经很多,包括央行等部门联合发表过“防范MMM金融互助社区”风险的提示。


在我看来,这些报道绝大部分都没有准确的界定MMM,这东西准确说应该是“去中心化的传销赌博”,如果他的代码和匹配规则如他公布的,的确很难说是骗,所有的智力正常的玩家都知道最后会崩盘。



你一定会问,既然是传销,为什么不以组织传销罪抓起来呢?


因为:如网站上创始人马夫罗季说的,我们根本没有犯法啊,我们只是互相提供帮助,最后崩盘然后重启。这只是个互相帮助的游戏,他还警示玩家用闲钱去玩(好有节操)。我感觉,根据我们目前的“组织传销罪”很难对这条利益链条上自发的组织者定罪,他们只是宣传下,只是让大家互相打钱。根本没有一个核心节点来收大家的钱。


这种互助金融将人性的贪婪充分的挖掘。月30%收益的暴利诱惑,让整个人群在中国迅速扩张,你让他们不要玩,他们还会觉得你是大SB呢。在中国大半年时间,圈了上百万人,2016年11月,央行等四部委发布风险提示,12月26日,MMM中国区彻底崩盘,数百万人损失惨重(当然,崩盘前跑的人都赚了)。


创始人马夫罗季网站公开视频直接宣布将重启,越是损失的越贪婪越要拉人去玩。在这些传销玩家眼中,马夫罗季这个俄罗斯数学家就像神一样的存在。


除了MMM本身,国人很快就开始模仿各种仿盘,几十种肯定有了,一度源代码淘宝都有的卖。技术层面我不懂,但我想,这东西只要给你自己留个后门专门弄个收款的匹配账户就可以迅速圈走大笔钱,目测国内很多人都是这么弄的,二三线城市又是泛滥中,微信让这些传播特别快。


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又是圈走一大笔钱洗白。



新型的金融监管


本文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大致阐述下新型的骗局赌局的形式和逻辑,可以减少受骗者;二是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事物新问题,建议政府的金融监管也需要采用新方法新思路。


金融是个引导资本流通,进而引导产业变化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一个工具。金融为产业服务并不会改变,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货币发行制度、债权股权、公司制度、公众公司股权交易规则等的变化,以及新时代去中心化技术的发展,金融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沟通的方式,改变了支付的方式,改变了对信用的认知,由此引发的新问题需要政府重视和研究。


1月20日,央行组织数字货币研讨会,“进一步明确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做好关键技术攻关,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在我看来是对新概念的认知不足导致的严重反应过激。这会级别很高,副行长主持,小川行长出席的规模。后来听报道说是习core亲自过问数字货币的事情。真心期待政府能够更深的研究这个行业的逻辑和资金流动。而不要被新概念、新技术忽悠。


一个政府部门要想了解一个行业,势必要和行业沟通,但当一个行业都是利益共同体的时候,他何尝能够听到真话,这时候只能靠官员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认知了,想想前几天被刷屏的节能汽车骗补助的事情,感觉好像,感觉好难。


金融混业经营后,新型金融业态的监管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在我理解上,更多的采用底线监管,而不是准入监管。在利益面前,你没法期待谁比谁更有道德,但你可以界定行业的底线规则。像现在北京上海现在暂停投资类公司注册感觉政府面对骗局已经慌乱了,都已经影响正常的市场活动了。


金融的残酷性,就是总归会有人受伤的。不论是股票质押杠杆爆仓、比特币暴涨暴跌还是股权投资可能造成的暴富或者赤贫。对于投资人来说,一定要充分自认到投资的风险。


对于监管层来说,对新型的金融业态需要采用新的方法,这里对原始股、数字货币、互助金融这几种业态的政府参与方法写写我自己的看法:


1、对于一些无政府主义的人来说,任何政府干涉市场都是错的。但于我,现在真的不这么看。社会是个非常复杂的整体结构,政府的参与在很多层面上都是必要的。对于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以及参与的方法可以讨论改善。


2、原始股,股权众筹,股权投资,本质上和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吻合。政府可以明确底线(比如不能承诺保本、进行适当的风险揭示),以及进行合适的投资人教育。对于地方股交中心权衡好利益驱动和行政业绩的平衡,对于众筹平台进行结果报备,推动两者的互动,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


我们的教育部完全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市场化投资教育。教育部都敢去给疑似“传销”站台,却不敢将只会告诉你“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这样满嘴胡话的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进行适度改良。经济就是经济,政治我们不谈就是,但不要教出一批不懂市场的人来面对未来复杂的全球资本市场。


比如对于股权众筹:对于众筹平台项目的情况,众筹之家和变革家这两个创业公司手里有很多数据可以参考。比如对于创业投资数据,杭州政府和微链的互动就很好。对于创业投资,清科、IT桔子、36氪手里应该都有很多数据。只有政府和市场更好协同,投资市场的透明才能有效的降低骗子的生存空间。


3、比特币,区块链,数字货币。对于这些历史新事物,可以放开研究,不早下结论。但央行发行自己数字货币的做法真的不对也没有用。比特币是在对货币的本质发起挑战,现代货币背后就是国家信用而不是黄金,货币贬值本身是国家信用不足(原因复杂,事实现状,好坏参半,各有利弊)。比特币用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保证系统的强壮(政府无法封杀),用全球千万用户的使用来凸现价值。如何应对百万级的玩家,几百亿的市场,以及每天几十亿的交易量。对于数字货币行业情况,零壹财经或者巴比特手里应该都有一些详实的数据积累。


我觉得,对比特币可以采用监管节点的方式,对交易所、理财公司、矿机托管厂商进行有效的底线监管。交易所监管是否十足准备金,以及对于各种币上交易所的准入核查机制。对传销币是否违法有相应的法律政策出台。


4、MMM互助金融以及各种仿MMM的传销骗局,若要想动真格阻拦,首先要修改现有的组织传销罪的法律界定(让帮坏人找法律漏洞的人帮政府想办法堵漏洞也是一个好方法)。可能也同样可以考虑打击节点的方式呢!



#End#



A

BOUT

关于来稿 

投稿还能赚钱?咋回事?只要您的文章满足我们的要求(金融风险和金融法律类型),我们将给予一定额度稿费。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wangyao@fhtower.com,并在邮箱中留下微信号,我们会在36小时内给出反馈意见。


审核:罗鹏威

校对:王琰冰


关注菲凡烽火台

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反金融欺诈平台

 善念 犀利  洞悉 灵敏 

长按二维码点选(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