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太少,下个App更及时
照亮风险、远离金融骗局
“山寨借款APP横行,用户遇假客服被忽悠受骗多付4万”、“男子以帮办贷款实施诈骗作案43宗涉案金额20多万”、“贷款不用还?男子轻信骗子损失五万元”,近日连续多起借款诈骗事件见诸报端。
随着借贷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各类借贷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蓬勃的商机也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通过山寨知名金融机构进行诈骗、谋取钱财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少借款人因一时疏忽或缺乏金融常识落入冒牌机构的陷阱,不仅没借到钱,还反倒被诈骗团体掏空了钱袋。
各位有借款需求的读者可得擦亮眼睛,
识破山寨套路,莫把李鬼作李逵。
山寨套路一
假冒机构网站、APP引诱
典型案例:今年3月,广西的潘女士因急需资金周转,在某知名借款APP上申请借款。在第二期还款时发现系统从她的账户上自动扣除了双倍金额的费用,潘女士拨打电话给此前申请借款时联系过她的“客服”询问原因。“客服”告知她系统出现故障,退款需要做登记。
潘女士按照客服提示进行操作后,并未收到退款,反而发现更多金额被转出银行账户。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了,找到该借款机构官方网站上的客服电话拨打询问后,才发现自己使用的是山寨APP,联系的也是“假客服”,但此时潘女士已损失了近4万元。
防骗技能:申请借款之前一定要认准官网,仔细辨别品牌标识,防止进入钓鱼网站。用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下载APP时也应通过官网和正规应用商店,并注意识别APP下载页面认证的开发者信息,谨防误入山寨平台。
山寨套路二
冒充正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来电
典型案例:经商的张女士因为资金周转不利想要借款。她在不少借款服务机构的网站上提出申请之后,接到了自称是某知名支付平台工作人员的来电。
对方表示办理借款不需要担保,也不要抵押,利息也不高,但是需要张女士向指定账户存钱来激活账户,张女士借钱心切,没有细想就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进行汇款,谁知落入了借贷骗局,存入的钱被直接取走。
防骗技能:接到陌生来电不要轻信,可通过拨打官方网站上显示的客服热线辨别真伪,或直接通过官方客服咨询借款服务信息。此外,对来路不明的短信、电子邮件或电话中提供的二维码、网络链接等要特别谨慎使用,未辨明其真假前,切勿进行扫码、点开链接或交易操作,以防财产损失。
其次,从张女士的情况来看,她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泄露。平时,注意保护好身份证、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盗用。
山寨套路三
伪造虚假借贷合同诱骗借款人
典型案例:9月,广东省警方侦破一起金融诈骗案,犯罪人林某与其同伙谎称自己为某业内领先借款服务提供商的客户经理,诱骗受害人张先生借款并收取2000元手续费。
为了迷惑张先生,林某还伪造了一份借贷合同与张先生签订,后又谎称账目流水出现问题,让张先生再汇款9000元。这时候张先生才觉得不对劲,及时报警避免了更多财产损失。
防骗技能:进行借贷之前,首先要“验明正身”,确保自己面对的是正规、合法的借贷服务机构。签署合同时要保持警惕,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用户协议,对于合同中不合理的条款要保持警惕。在签署合同后,如出现与合同不符的服务情况,要及时寻求权威司法机构的帮助。
对广大消费者而言,如果需要借款,首先要认准平安普惠、京东金融等有权威品牌背书的机构,通过官方渠道(官网、官方APP或门店)咨询。第二,切勿贪图小便宜,被“低息”或过于宽松的门槛迷惑。第三,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向任何机构提供密码、验证码等安全验证信息。
如果消费者真的遇到诈骗事件,应当第一时间通知开户金融机构止付或挂失,同时报警,并详细陈述诈骗经过。与此同时,应当完整保留侵权人网页截图、宣传资料、交易合同、沟通交流记录、资金支付凭证等信息作为证据。
◆ ◆ ◆
综合金普汇整理
(以上内容请读者仅供阅读,不做投资参考)
微信推送太少,下个App更及时
照亮风险、远离金融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