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来了,带给我们家的反思|妈妈公主故事

蒋佩蓉 2020-09-0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妈妈成长之家 Author 行在恩典中



写在前面


今年1月初回国巡讲最触动我们夫妇的就是能当面跟各地的妈妈公主团有小范围的近距离互动。北京妈妈公主团应该是所有公主团里面最成熟的,也是人数最多的城市。


这次回京跟园园再次在妈妈公主团聚会里见面


今天的文章是老公主赵园园写的。我认识园园已经至少有6-8年了。她也已经从一个年轻的准妈妈成长到了现在两个宝宝的妈妈,更是一个很有才能的教师了。这篇文章转载与她的公众号“妈妈成长之家”,欢迎大家关注




疫情当前,每天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可以看到各种故事,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家跟疫情相关的故事,特别普通,然而也和大家一样,在重大的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学会去反思生活。


1

我是湖北襄阳人,年前在想要不要回家过年,后来决定算了,去年就在家里过的年,今年要去婆婆家过年,两边轮着来。


听闻我们不回去之后,我爸我妈说想孩子,决定来北京过年。我爸火速去买了票,然后两人计划携带我侄女,来北京跟我们一起过年。在我们建议他们换掉火车票改为高铁票之后,我妈突然给我们打电话,说自己决定过不来北京了,总是头晕,身体不舒服,想到要坐这么久的车受不了。


侄女听说不来北京,大哭了一通,我爸也有点气鼓鼓的。但是最后他们还是退了票,不来北京了。


然后大家就各过各年,我的表哥表姐们也早早的从外省赶回了老家,想着一起过个热闹年。


没想到疫情来了。


今年疫情来得凶猛,恰巧湖北是疫情爆发的核心省份,全国为了减少人口流动,封城封路,从高速封到了村里的出口和入口。


我爸妈也被封到了湖北的家里。我们一家四口被封到了北京的家里。


想想——真是太感恩了!我没能回湖北,我父母没能来北京,真是冥冥之中的保守。要知道我们这一趟来回里面,接触的大多都是湖北人。不流动就意味着减少接触。就意味着保守着彼此和身边更多人的安全。


不出家门就是为国做贡献,这次真是宅的很光荣。


2

年前腊月29我们过结婚十周年,凯爸这些年,一个结婚纪念日也没过过,十周年嘛,他在我前一天的提醒下记住了,但是结婚纪念日当天他提前有计划——要回老家办年货,买春联,所以也没什么心思过,说:不行,我们出去吃个饭,看个电影。


我觉得十周年也是个大纪念日,吃饭和看电影很好,可是我总觉得是敷衍的,我本来还挺想一起追溯下十年的婚姻历程,然后就作罢,我也觉得挺没劲的。


最后我们就没去吃吃喝喝,也没去看电影!腊月29那天其实冠状病毒已经在全国传播开来了。现在想想,也很感恩。生命安全面前,庆祝也都变成次要的事情。


3

从结婚纪念日之后,我跟凯爸就有些情绪,就反思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凯爸其实是别人眼中的模范丈夫,模范爸爸,模范员工。各种模范。我也养着俩娃的同时还发展出自己的职业,而且是技术难度很高的咨询和育儿。


我跟凯爸就开始有几次对谈。然后大家就会有一些对家庭的反思。


我们这几年都把精力放在个人成长和各自的责任上,比如说为自己的工作负责,为自己做父亲和母亲的角色负责,为自己做儿子和女儿的角色负责。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大的分工合作,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完成自己的责任,抱着个人为自己负责的同时也是为家庭负责的态度,从这种个体成长思维上来讲,我们的确有不错的合作,我俩都在个人成长上保持着成长的态势。


如果说一个家庭一方面需要有家庭的框架结构,需要我们全家人形式上在一起,有足够的经济维持家庭的稳定运转,每个人履行自己的职责。


那么家庭还有一个内核的部分,就是家庭的精神文化这部分。比如这个家庭会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生活,会欣赏哪些品格,会如何把精神部分的东西,内在的部分建造起来,并且传承给孩子。


当我去这样思考的时候,就是看起来我们也是在做妻子和丈夫这样的角色,去完成这个家庭的框架的假设,家里柴米油盐小日子也是过起来的,但是从家庭的精神文化内核去看,仅仅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父亲,工作和儿子的职责,又不够,特别的需要夫妻双方能够对这个家庭有很多的管理,这就需要双方的深入的合作能力。


此时想到佩蓉姐和为千大哥一直践行的“拉链式夫妻”,这需要在生活中有多少深入的合作,才能你扣着我,我扣着你,一环一环形成拉链啊。


所以我们反省自己的家庭,在家庭的成长上就缺乏这样的合作能力,也缺乏一个家庭的成长性的思维,只是在埋头苦干。大家看起来都尽职尽责,彼此关系互动也算不错,但是双方之间共同建造的东西就很少。


然后凯爸就感慨说:家庭的和谐比家庭的能力更重要,我的感慨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容易,结成亲密的家庭合作伙伴很难。


作为婚姻咨询师,我看过不少的婚姻,维持着家庭的结构,但是夫妻两人就像两张皮,各自精彩,也各自孤独。大家都很努力,但是关系里面的亲密感却日渐销蚀。


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时候,就想起那句话: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在家庭合作中也是如此,一个人专注于个人成长的时候,很容易走到另一个人前面,这会带来个人的成就感,但是没有家庭成员之间充分的合作,也很难从家庭关系里面获得满足感。也就是有价值感,但是归属感就不强。


年前就带着一个想法说:我们该如何去操练双方之间的合作,也能带孩子去学会合作。


能带着合作思维,而不是个体成长思维,对我们双方来说并不容易。让孩子看到两个不完美的父母,如何操练彼此的合一,操练共同的心志,操练一起为着家庭愿景去做选择和取舍,告诉他们什么是我们看为重要的,这是我多么想要的家庭景象。


4

本来想着过年还是一个字:忙。忙着拜年,走亲戚。


没想到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突然开始有了一段安息的时间。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不用再听他接公司的,业务的电话,包括过年各种同学,同乡的邀约,他开始安静起来。我依然在网上可以接咨询,可是我也基本停了。我们突然有了一段都不用去被工作和其他需要牵着走的时间。


这段时间我们四口必须要在一起。


忙是心亡,突然不忙了,心也开始回归家庭。这不是操练合作的机会吗?要知道爸爸能这么安静的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在过去那么多年都是难的。


从河北回来,我们发现懒散着过日子好像不是回事。于是我们在初二晚上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定了一个小目标:我们要在假期过有规律的生活。安排好学习和娱乐,运动。


马上把家务做了分工,把一日三餐包括洗碗做了分工,把学习,娱乐,和运动做了安排。


操练我和凯爸管理这个家庭,彼此合作的机会来了。


第一天,凯爸就起晚了,说想再睡会儿,日程表完全往后拉了一个小时。然后发现孩子弹钢琴不自律,做家务必须提醒,娱乐时间用来看电影,但是没有约定。我来负责带老二,可是拿起BJU的教材,两眼很茫然,全英文真需要提前备课才搞的定。而且陪娃玩对娘亲来说更是挑战。


我拿起笔记下了跟进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晚上跟凯爸叨叨。


第二天,凯爸拿起了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开始看,我带着娃出去。很开心,凯爸开始学习了。下午大家都睡了一大觉。


我发现凯爸这一天没起晚了。必须肯定。


第三天,我建议凯爸跟老大一起出去画室学习,我带着老二在家里,跟他搭积木棍。同时整理他的教材。下午凯爸回来睡觉,我决定不睡午觉,出去跟老大在一起。


这样的调整让我觉得平衡多了,我可以在一天当中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第三天晚上,我跟凯爸说:我们明天早上起早一点吧,可以一起灵修,凯爸还回复我:你要是能起,你就起来吧。我说那好。


第四天,我一起看时间已经7:30,还是拿起圣经开始灵修箴言,没想到过一会凯爸也起来了,孩子们也起来了。凯爸带着孩子们一起开始读箴言!他带老大,我带老二。早上孩子们读箴言的时间,我莫名的感动,这是我梦里的家的氛围吗?


老大背了整整第一章,不满3岁的老二也背了3句箴言。


被这样的场景鼓舞,我早上继续带老二出去遛弯,爸爸在家带老大做手抄报。回来我狠狠的肯定爸爸,主动表达:我来做饭我来做饭,你看家里有这样的氛围,连老二都能被带动。(我家老二是在是皮的不行不行的,安静不下来)


爸爸也很被鼓励。


今天第四天,我竟然有时间可以写作了!本来前几天我还感叹,过年了我比平时更累更忙更没有自己时间了。


而且通过这几天的操练,我的内在还有一个信心在成长,如果我们有合作的意识,建造家庭共同的心,愿意为之付出时间,我们家一定可以合作。


疫情来了,恰巧告诉我们一个我们一直在意识里有,但是往往生活中忘却的真相:撒旦用忙来麻痹我们,用忙来占领我们的时间,用忙来让我们忘了我们真正在意的,忙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作者:赵园园,两个王子的妈妈,婚姻咨询师,接婚前辅导,家庭冲突,婆媳冲突,外遇等各种婚姻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