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感想篇-2】 由鳄鱼皮联想开来的……
不久之前,去谈事情,无意之中进入到了一个鳄鱼的世界。
通过鳄鱼公司董事长的详细讲解,大致了解了一些鳄鱼知识,有如下几点:
1、鳄鱼可以活很久,据说最长寿的鳄鱼已经有200多岁;
2、1.9米的墙,是养殖鳄鱼的标准隔离墙,经过验证鳄鱼无法逾越;
3、目前广东的鳄鱼养殖种,是暹罗鳄与尼罗鳄的配比结合种;
4、扬子鳄不咬人,因为嘴太小,几乎见不到扬子鳄的食人记录,而尼罗鳄跟湾鳄是典型的杀人鳄;
5、他们曾经亲自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头几百斤重的猪投放到鳄鱼池,经过群鳄的死亡翻滚,五分钟之后,整头猪尸骨无存,水面风平浪静,除了水的颜色变化之外,像没发生过一样;
6、鳄鱼可以30~40天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
7、海南岛养殖鳄鱼最多,因为周期短,广东养殖一条鳄鱼到成熟,需要五年时间,而海南岛只需要四年时间,因为广东有冬季,影响了鳄鱼的进食,鳄鱼冬眠三个月只吃一只鸡就可以;
8、投喂鳄鱼成本低廉,每年仅需300元鸡肉供应,但五年时间周期较长,五年后才有回报,如果数量多则投入更大;
9、一条3000公斤的活鳄鱼可以售卖50万;
10、鳄鱼前掌是爪,有五根指,后掌是划水的蹼,只有四根指;
11、两年鳄鱼有食用价值,两年以上的鳄鱼有药用价值;
12、一般高档的包包,是使用鳄鱼柔软腹部的真皮,纹理更漂亮,手感更细腻。
又增加了一部分平时很难用到的知识,听董事长介绍完,便参观了他的展示厅,全都是鳄鱼类产品,吃的、喝的、穿戴的、按摩养生的,不一而足,在这其中比较吸引眼球的是各种鳄鱼皮具,一行三个人皆表示惊叹。图如下(拍照随意,请谅解):
只是很可惜现在国内除了极少数西书爱好者,大众并不太追求用真皮做的书籍,我认为有几个原因导致的:
1、国内向来重视雕版刻本,尤重是宋、元、明版本,这种藏书习惯刻进传统藏家的骨髓里,无法动摇,我国有我国的文化背景;
2、西方书籍多外文,虽然说这些年外语教育比较普及,但作为中国人,还是更适合看中文书籍;
3、用于真皮装帧的材料并不便宜,导致成书价格比较贵,我国普通民众,即便是有意购买西式装帧的书籍,但由于高价而止步,当有亲民价格的平装书可以选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平装;
4、大部分书友还是那个固有观念,书是用来阅读的,不是用来收藏及欣赏的,认为搞得那么花里胡哨,非常不实用;
5、改开发展几十年,虽说变迁巨大,但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积淀的,目前普通大众的审美,还达不到一个较好的层次,而且卷的厉害,无力欣赏;
6、其他原因。
胡老师在《鲁拜集》演讲中,也说到书籍的作用是可看、可收藏、可送礼、可买了就放那儿——这句话可谓说出了很多喜欢装帧的藏书书友的心声。
价格不菲的名画可以用来审美,薄如蝉翼的名瓷可以用来审美,那么经过精细装帧的真皮书籍,为什么不可以用来审美?一本精致的珍本,是可以多种用途并行不悖、各取所需的。饮食界尚且讲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凭什么作为精神食粮的书籍,在装帧方面就不去追求精美华丽呢?宁可只买一本价格小贵、装帧精美、纸张芳香的珍本,也不要千本粗制滥造、纸张苍白、油墨难闻的劣本。有时,品位与钱财多寡关系不大,与个人的眼光及选择关系很大。
书籍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但良好的装帧也是不可或缺的,两者若能完美结合、互相兼顾,那自然是相得益彰、再好不过的事情。如果仅重装帧,不重内容,那失去了书籍的本意,华而不实、空洞无物;但如果仅重内容,胡乱装帧,那只能算是文字材料,审美丧失、不堪入目——书籍的概念跟外延,应是远大于文字材料的。
真心期待如上面的鳄鱼皮等真皮装帧的书籍,有朝一日能在国内火爆起来!大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制造业、工业等硬实力的崛起,还包括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有时候后者的影响,可能比前者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