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NOTE|Sin Wai Kin 單慧乾

Curator to go 藝術外食研究所
2024-09-07

單慧乾 Sin Wai Kin


*本月外食“研究NOTE”将把视野更多投向多元化身份,部分预告「Frida Kahlo 弗里达·卡罗」「Carolyn Drake 卡洛琳·德雷克」欢迎订阅!如有任何反馈或需交流,请于后台留言我们会及时跟进,同时也欢迎加入外食「Peer to-go」线上社区一起做研究、看展览:)


Sin Wai Kin's work, on view at the booth of London's Soft Opening gallery at Art Basel.



单慧乾Sin Wai Kin)1991年生于加拿大,现居住、工作和创作于英国伦敦。单慧乾擅长在行为、写作、动态影像与印刷中使用思辨小说的形式,扰乱对于欲望、身份认同与物化的规训过程。由个人的观看与想望经验出发,他/她的作品中将大量的奇想叙事建构于社会身体中的生理身体所带来令人不安的体验。



“A Dream of Wholeness in Parts”, 2021, single-channel video, 4K, colour, sound, 23 min 3 sec.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oft Opening, London



作为伦敦酷儿文化的重要人物,在过去的几年里,驻伦敦多媒体艺术家单慧乾的作品,如《Indifferent Idols.》、《Kiss My Genders.》和《DO DISTURB.》,以一种公开挑衅的姿态出现在台北、伦敦和巴黎的群展中,并在威尼斯双年展和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中展出。单慧乾在包含了双重变装的影片和表演中突出了观众的期望和幻想,然后又狡猾地彻底消除了它们。




“It’s Always You Cutouts”, 2021 (installation view, Blindspot Gallery)



近期重要展出包括:瑞士日内瓦Centre d’Art Contemporain Genève(2023);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2022);香港 Para Site 艺术空间(2022);英国伦敦萨默塞特府(2022);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学会(2022);美国纽约所罗门·R·古根汉美术馆(2022);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2022); 瑞士苏黎世Shedhalle(2022);BFI 伦敦影展(2021);加拿大多伦多当代艺术博物馆“Age of You”(2019);加拿大多伦多MOMENTA影像双年展“La vie des chose”(2019);意大利第五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Meetings on Art”(2019);英国伦敦海沃德美术馆“Kiss my Genders”(2019);“变装”(2018);英国伦敦蛇形画廊“General Ecology – PLANTSEX”(2019);Park Nights “The sky as an image, an image as a net”(2018);英国伦敦白教堂艺廊“Rising up in the infinite sky, Sophia Al-Maria:BCE”(2019);“Swinging Out Over the Earth”(2018);法国巴黎东京宫演出“Do Disturb”(2019);台湾台北Chi-Wen Gallery“If I had the words to tell you we wouldn’t be here now”(2019);台湾台北当代艺术中心“淡漠偶像”(2018);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博物馆“Block Universe”(2018);英国伦敦Café Oto“ A View From Elsewhere”(2018);英国伦敦白教堂艺廊“We Share the Same Tears”(2018);英国伦敦当代艺术学会“Glitch Feminism”(2017);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泰特美术馆交流计划:性别对谈”(2017)等。


Sin Wai Kin, Today’s Top Stories, 2020, Single-channel video, 6’3’’. Installation view at Madein Museum, Shanghai





「非二元对立」

Non-binary





“这并不是要试图完美地呈现一个不属于你的性别,而是彻底地摧毁性别和身份认同的认知。”无论是障眼法与物化、抹去与矫正殖民历史,还是好莱坞影片或粤剧中的意象,艺术家的创作都在拆解二元论。在他们的创作中,单慧乾不断创造并附身于多重的身份、游移于多种存在方式之间。影像、卸妆纸、表演、文字、临时物件——他们的创作不乏多样的材料、性别表达与对他者的世界化。


在2021年香港刺点画廊的展览中,其标题“It’s Always You”的多重意义亦提示着命名的趣味与陷阱:它指向生命与重生的循环、变化的恒常、蜕变的自如与优美。在此意义下,单如同一个承载不同内容物的容器,搜集着不同的角色、舞蹈、故事、真理、历史以及未来。




“It’s Always You”, 2021 (installation view, Blindspot Gallery presentation at Frieze London, 2021), set of 4, UV cured ink on foamex, dimensions variabl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Blindspot Gallery, Hong Kong



在《A Dream of Wholeness in parts》中,单慧乾首度将中国传统戏曲融入当代变装表演、舞蹈与诗歌,在模糊类型与体裁边界的同时,亦打开一个想象不同世界与存在方式的空间。最能够彰显这件影像作品实验色彩的便是角色“宇宙”的诞生。“宇宙”的面部绘有一朵根植于地球、朝向星空绽放的莲花,这一角色来自粤曲中擅长抒情吟唱与武术的“净”角。
《Today’s Top Stories》(2020)呈现一位跨星系有线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员,他端坐在在一颗原恒星孕育生成的背景前,讲述着虚实相交的量子宇宙叙事。播报员的角色“说书人”的面部描绘着红巨星爆炸的场景,象征着存在于非存在的界线的消弭。该作品由上海油罐空间的展览“More, More, More”委托创作。
在作品《The One》(2020)中,单氏陷入冥想,他双眼闭合、身体静止、持续呼吸。太阳幻化为他们的天眼、赤裸的身体线条勾勒着他们的面庞、身体的开孔与他们的口腔结合——身体的边界被重新定义与情色化,自我与世界、心灵与身体、个人与环境的区分从此消失。





结合上述角色与自我,单氏创造了四人偶像男团 “It’s Always You”(2021), 这是一个由 The Universe(漂亮男孩)、The Storyteller(严肃的男孩)、The One(幼稚的男孩)和 Wai King(万人迷)组成的四人组合。作品中,单氏以夸张的手法揭示偶像男团不乏矛盾的存在逻辑:个体必须作为团体的一部分而存在。单氏对流行男团的检视引发出对多个问题的思考,例如,不同身份如何在大众消费中被包装及商品化?酷儿文化可以如何颠覆并干扰异性恋系统?偶像男团如何象征爱、幻想与集体逃避的许诺?




观众将在此件作品中完整享受男团粉丝的体验,大量纪念品及周边产品亦会将粉丝们包围。四位男团成员的人型广告牌将供观众尽情合影(#itsalwaysyou2021 @sinforvictory),而有机玻璃裱框的成员签名海报则是忠实粉丝必须拥有的收藏品。观众亦可以跟随双频录像中的卡拉OK歌词演唱乐团的主打单曲《It’s Always You》。此创作系列由刺点画廊及苏黎世Shedhalle共同委托制作。





让单慧乾在伦敦更另类的变装之夜中脱颖而出的是他们的自我认同,自认为是“女性化的顺性别女孩”(femme-presenting cis-girl)——正如他们曾经所说的那样,一个“女性”变装皇后。变装皇后本是白人同性恋男性主导的圈子,单慧乾作为一个局外人的位置让人发问刻意扮演性别的意味。


对单慧乾来说,作为一名广东裔加拿大人,这些最初的尝试源于ta对自己和西方女性气质关系的探索。在他们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毕业展示《关于观看的叙事思考》Narrative Reflections on Looking,2016-17)的四部短片中,摄像机在Victoria Sin装饰过的、纯粹用以展示的身体上下移动,画面像海报贴图一样静止,但艺术家的呼吸仍然可见。



“the story changes the body changes (repeating) rehearsal”, 12 May 2022,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Photo: Enid Alvarez. ©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在遇见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并开启传奇的合作之前,乌雷(Ulay)在1968到1976年期间,也曾以自己的身体进行一系列创作,核心就包括通过变装行为来探索心灵和身体的关系。例如“Renais Sense”这一系列通过照片记录的过渡,艺术家好像达成了雌雄同体的完整性。



Sin at their studio, uses drag to examine dreams



变装皇后(Drag Queen)一词最早在19世纪后期出现,但它通常指的是通过换装和化妆来模仿女性的男性。在漫长的历史中,变装皇后基本均为男性,但到了现代,跨性别女性(Trans woman)以及非二元性别(Non-binary gender)的人也逐渐开始扮演变装皇后的角色。视觉艺术家单慧乾(Sin Wai Kin,原名Victoria Sin)就是其中之一,而由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第三人称“他”和“她”,有着明确的性别暗示,所以艺术家用他们来描述自己非二元性别者的身份。



单慧乾从上高中开始,就被当地的变装文化所吸引,直到去伦敦念书,在那里他们看到了更多元化、更开放的变装社群。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有目的的穿上一个性别,再将它脱下的变装过程”,单慧乾才意识到自己是非二元的,他们也在这里找到了犹如家一般的归属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演舞台。直到在皇家艺术学院进行硕士毕业创作时,他们才将一直以喜爱的变装文化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当艺术家谢幕,曲终人散,浓妆被卸下后,面纸上留下清晰可辨的油彩,仿佛是单慧乾所扮演角色的“死亡面具”。艺术家觉得这些曾经停留在他们皮肤上,后又被卸除的“脸”,就像个与之对视的陌生人。这启发了单开始用化妆品在面纸上,绘画作品中角色的妆容(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两张)

借用京剧中,颜色的组合是象征性的。蓝色和粉红色代表忠诚和荣誉。绿色和粉红色表示残忍、虚荣或自私。单慧乾正是这样通过变装表演、移动影像、写作和印刷来重新塑造人们对性别、性取向和身份的历史话语的态度,并以此打破欲望、认同和物化的规范过程。





Victoria Sin's Drag Transformatio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藝術外食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