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分?我们继续在豆瓣劝分组找寻婚恋关系的万灵药
拥有25万+组员的「豆瓣劝分小组」是一个解决问题导向的情感讨论小组:在看过发帖者的情感生活细节和困扰后,组员们会给出简短扼要的诊断建议——「分」还是「不分」。纵观「劝分组」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女性婚恋焦虑:伴侣出轨不忠、伴侣发表「厌女」言论、亲密关系暴力、性生活不和谐、婚恋关系中的阶级差异等种种问题,折射出了当下中国女性在婚恋关系中的百态图。
长期潜水在「劝分组」的如羊与D虫,既见证了组内相互支撑的温暖,同时也观察到了许多女性共同面临的困境。我们该如何看待「分」或「不分」二元情感咨询?面对当代爱情的种种困境,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婚恋教育和性教育?
在上一篇谈话中,D虫和如羊从豆瓣劝分组的婚恋百态中感受到了「情感教育」与「性教育」在当前社会的普遍缺失。今天这篇推送,是二人作为劝分组深度用户的下半篇对话。
02
Q&A
单偶制(一对一)是实现稳定婚恋关系的唯一出路吗?结合很多人对「爱」的狭隘定义,不难发现,单偶制关系和「占有」、「控制」这一类的语言互相哺育,共同搭建起这么一套「爱」的意识形态:它首先是以「异性恋」为中心的(「劝分组」中极少出现性少数群体的求助帖),其次它过分渲染单偶关系的权威性和「绝对排他性」(「有女朋友的情况下就不应该和任何女性频繁聊天」)。
这种主流婚恋意识在全社会的兜售,无视了人们的差异,为「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关系」这一问题设置了许多思维阻碍。最致命的是,它继承并发扬了主流社会在「性」这件事上的保守态度,使得人们自身的情欲反应被罪恶化,这不但无助于「就事论事」,反而可能加剧当事人的困境。比如对「爱一个人但是喜欢别人合理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单偶制的语境中,毫无疑问是一种精神出轨,是不可接受的,但跳脱出单偶制,这种行为本身并不代表楼主本人有毛病、不正常、「渣」,而只能说明单偶制可能并不适合她。
▲美剧《不安感/Insecure》第三季第一集中,寻找「一对一关系」的莫莉主动拒绝一个处于「开放式婚姻」的优质约会对象
如羊 :
单偶制的确是当下社会中最主流且理想的婚恋模式,而且被视作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象征之一。正如D虫在上面提到的,单偶制虽然主流,但是并不稳定。近年来高居不下的离婚率,新闻中屡见不鲜的出轨报道,都在向我们展示单偶制的脆弱。
回顾单偶制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轨迹,西方世界将「重婚罪」立法大多只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中国也是直到1950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才实行一夫一妻制。单偶制因此并不是一种天然的、自人类诞生即有的婚恋模式,它的出现和兴起也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构造。
在资本主义父权社会中,由一夫一妻及多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是最便于管辖、且能不断为市场输出新鲜劳动力的家庭模式。资本主义的兴起、宗教文化、国家政体改革等种种因素都推动着单偶制成为我们最熟悉且认可的婚恋模式。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以唯物主义视角探讨了社会力量的变革如何催生了现代家庭
我在「劝分组」中也看到了许多探讨出轨、遇上「海王」的帖子。组员们的态度也应证了单偶制的权威性:肉体出轨和精神「聊骚」都是为人不齿的,是不道德的。如果遇上此类「劈腿」,明智的做法是果断分手。
在这种语境下,「唯一性」是验证「爱」的首要指标。这种「唯一性」不仅要求肉体上的忠贞,同时还包含了精神上的「绝对忠诚」:不与其他异性「交往过密」,不对其他人产生能被捕捉到的迷恋和性幻想。
一个健康、道德、自然的亲密关系,因此是最后能走入婚姻、严格实现「唯一性」的异性恋关系。开放性关系、非异性恋关系、没有走入婚姻的异性恋关系,都成了不自然、本质为失败的「异端」。
▲值得注意的是,「劝分组」组员们在讨论出轨时,既能看到有部分组员对「小三」、「绿茶」的强烈抨击,也能看到另一部分组员们劝说发帖者要在「劈腿」的伴侣身上寻找原因
诚然,在伴侣不知情的情况下,「劈腿」会给对方造成许多情感伤害,婚姻关系中的「出轨」也常常带来实际的经济纠纷和育儿问题,我十分理解许多人在投入了大量感情、时间、金钱后被伴侣背叛的痛苦,人们也有权在网络空间倾诉自己遭到的欺骗和伤害。
需要强调的是,我觉得D虫和我在这里对单偶制的讨论,并不是在合理化「劈腿」或者鼓吹开放性关系,而是在反思主流文化对于「单偶制稳定性」的过分鼓吹。
也就是说,囊括了「经济支持」、「从一而终」、「灵魂伴侣」、「完美床伴」种种期待的亲密关系是否像我们想当然地那样常见?是否适用于所有人?我认为对「单偶制稳定性」的过分迷恋,限制了我们对爱情的想象力,使得我们为了某种僵化的爱情模版而过分受伤、焦虑、痛苦。
▲(日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中,两位主角对恋爱和婚姻的「非主流」解读
即使认定爱情要有「排他性」(如我本人),我们也可以有多种个人化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种状态。比如在日剧《家族的形式》中,主角十分注重个人的生活空间,哪怕结婚之后,也和伴侣住上下楼,选择了一种「分居」的婚姻模式。而在《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中,男女主协议结婚是出于经济和协作育儿的考量,并不是因为浪漫之爱(虽然在编剧的安排下最后仍然相爱了)。 我们或许可以用一种更开明、试验性的态度面对种种婚恋问题,而不是一昧依据某种「非好即坏」的二元标准来判定自己的感情状况,这样是不是能帮助我们摸索出一套更适用于自身、让我们更快乐的恋爱方式?
03
复杂个案中,「分手」
Q&A
婚恋关系的「反复栽跟头者」该被赦免还是处刑?
如羊:
我感觉在现实生活中,劝熟人或朋友分手是一项有社交风险的行为,常常看到有人发帖吐槽自己因听了朋友吐苦水劝其分手,但当事人却转头告诉伴侣。
在「劝分组」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一种大刀阔斧劝分的氛围,回帖者常常直截了当地回复「分」、「都这样了还不分」,再附上理由。我觉得这是网络情感诊断的特性:发帖者和组员们多数情况下没有现实生活中的交集,仅靠着一个话题帖子获得连结。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是相对容易的。但这里同样也会有网络交流的局限性,面对大量带有一定负面情绪的恋爱咨询帖,组员们给予每个帖子的关注度是有限的,因此回复也过度简单和扁平。
同时,我也感受到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它其实映射出了在性别不平等的当下女性需要更加频繁应对的一些焦虑。面临着潜在的伴侣出轨、亲密关系暴力、婚恋财产矛盾等问题,当网友们捕捉到一个出于种种原因不愿告别「问题感情」的女性,便会将自身的不安全感和对父权现状的不满发泄到一个「猪队友」身上。
D虫:
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经历了从「极端劝分」向「换位体谅」的转变。在好朋友向我分享恋爱难题时,我曾经多次扮演过劝分大使的角色。但等到我自己真正经历了类似的情感困境,我才顿悟到,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正陷于情感纠葛的个体来说,拍脑门式的「分手」判决既不现实,也不负责任。
其实我们作为局外人,是无法获得全面的一手信息的,客观合理的诊断因此不太可能;其次,果决、勇敢、自信——我们常常在劝分时以这些「品质」为说辞,但这种劝说问题的方法其实设置了一种「励志成长的故事线」,但屏幕对面的又不是好莱坞电影里的哪个超级英雄——我想说的是:二话不说就劝分,或许会把当事人推向更深重的个人困境,而厉声指责深陷「亲密关系暴力」的当事人未能尽早逃离,不仅无法帮助到她,反而会使她内化这种来自外界的额外责怪,产生被抛弃感与无助感,从而加重自身的精神负担与心理创伤。
Q&A
什么是婚恋关系中「姐妹情谊」的应有之义?
如羊:
「劝分组」的交流讨论其实很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恨铁不成钢」的攻击性回复外,很多时候我确实从组内讨论中感受到了一种女性联盟的力量。当发帖者遇到威胁人身安全的亲密关系暴力或是PUA时,组员们会给出如何报警、收集证据、保护人身安全等建设性意见,也会叮嘱发帖者注意安全,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情感支持。组内也有相当一些涉及女性权益与性别不平等的讨论,比如女性争取冠性权的意义、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问题、PUA情感控制术的套路等等。
虽然组内讨论性别问题和给予建议的方式是过度简单化的,但我还是能想象,对于一些没有资源接触性别讨论、也没太反思过性别不平等的女性来说,「劝分组」是一个珍贵的讨论女性权益和生存状况的网络空间。
回到我上面说的网络情感诊断和交流的局限性,我认为以现实生活中的「闺蜜同盟」、「姐妹情谊」标准去要求「劝分组」这样的网络小组会有些难以实现。我觉得「姐妹情谊」的视角应当是女权主义的,或者说去男权视角的,不以「怎样做能成为世俗眼中的好女人」而是「怎么支持我的姐妹能让她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看待对方的困境。
D虫:
其实在观察「劝分组」的帖子内容和它整体的语言风格时,我常常联想到微博上一部分自我标榜的女权主义者,对选择了婚育的女性进行无端谩骂(如常见的「婚驴」)。我觉得不管是「劝分组」的「窝囊废」还是一部分微博女权口中的「婚驴」,都体现了一种熟悉的「我虽然言语激烈、但我是为你好,并且你得意识到我是为你好」的爹味逻辑,本质上是将父权社会的霸权思维移植到性别平等语境。
在我看来,真正的「姐妹情谊」,尤其在婚恋关系的语境中,应该是建立在留意并重视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真正尊重彼此、包容彼此无论何种的观念或行为选择,应该是一种关怀与爱的传递,而非是事前事后的横加干预与尖刻指责。而即使既无法提供经验又无法共情,「不责怪」是能做到的最基本的关怀。
❤️如羊和D虫的结尾❤️
以「豆瓣劝分小组」为代表,我们能在各式各样的网络空间中看到婚恋焦虑的满溢。
来自于父权文化的规训贯穿了个体的生命始终,任何有意挣脱的反叛者都会遭到来自现实世界程度不一的围猎,无论其表现为同侪的不解、家人的责难、社会的拒斥还是三者同时作用。
深陷婚恋关系泥沼的个体,在这一背景下被驱使着从线下走到线上,企图在网络世界中寻找对症下药式的救赎。虽然网络空间不能幸免于现实世界种种婚恋文化的糟粕,也无法为不同的人提供公正无虞的解题答案,但「豆瓣劝分小组」们至少建立了这样一种包含关怀的网络连结,使得由婚恋关系而生的各种情绪、经验与观点在网络空间被倾听、被流通,为人们在婚恋关系上更好地面对「拥有」和「失去」打开了一扇久闭的天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