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治有理|李政:我国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与主要任务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立足“两个大局”,国有企业要严格遵循自身功能定位与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明方向、找基点,深刻认识肩负的新使命与新任务,在实现自身改革发展、做强做优做大过程中高质量履行国企使命和任务。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李政教授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当前国有企业要学习好、把握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相关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改革创新中以打造现代新国企为着眼点,进而以现代新国企推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 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1月14日至16日,李强总理在黑龙江、吉林调研并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肩负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相关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肩负的重要使命,进而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国有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取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有所不同,因而其使命和任务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我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可见,“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首要功能与基本定位,这是由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性质所决定的,是长期稳定不变的。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致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具体功能定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发展。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论述的理解学习,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和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这是国有企业的基础功能和政治责任。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制度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国有经济则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我国,没有国有企业就没有全民所有制,就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主导力量。这是国有企业的主导功能和经济责任。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些论述充分说明,国有企业不但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政策工具,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大国重器。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和排头兵。这是国有企业的引领功能和示范责任。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可见,国有企业在为党和国家提供重要发展支撑、发展力量的同时,还要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与带动作用,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
国有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这是国有企业的基本功能和社会责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也是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关键功能与职责,体现了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调节生产关系中的重要责任与职能。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长春考察调研时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当前,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无疑需要国有企业在其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并且,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国有企业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在保障人民共同利益方面责无旁贷。
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和安全的支撑与保障力量。这是国有企业的战略功能和保障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事实上,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有企业都是推动实践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此外,从国有企业在历次应对突发事件、重大危机,特别是应对新冠疫情的突出表现来看,国有企业在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的战略支撑作用十分独特、不可替代。
总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要充分发挥好国有企业的制度功能、政策功能、战略功能,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又要发挥托底保障作用,既要做“压舱石”“稳定器”,也要做“排头兵”“先锋队”“突击队”。
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与主要任务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存,“脱钩断链”与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不断涌动抬头,我国发展与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多艰巨任务亟待克服。国有企业要严格遵循自身功能定位与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明方向、找基点,深刻认识肩负的新使命与新任务,在实现自身改革发展、做强做优做大过程中高质量履行国企使命和任务。
根据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国有企业的核心使命和任务是通过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发挥国企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提供战略支撑。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都需要国有企业的积极行动。
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对内外各种压力和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要率先实施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做主导和引领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带动各种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效率、效益和创新效能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各类国有企业考核指标体系,激发保护国有企业家精神。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和同行业、同类先进企业,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同时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健可控。提高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精干高效的组织和运行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加快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加快提高资本效率、劳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加快提升国有企业品牌形象,不断增加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有效供给,使国企制造、国企服务、国企产品成为让人放心、受人尊敬的高质量标识。
以优化布局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拉长高质量发展的长板。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的有关要求。根据《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要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国有企业要优先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大力发展养老等民生产业,使国有企业在战略安全、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在基本民生领域的有效供给更加充足,在战略性前瞻性新兴领域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不断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
以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运营效率上下更大功夫。当前改革创新的重点,一是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如构建支持和鼓励企业全员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体制机制,使国有企业进一步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三是完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强化国资监管机构的服务职能和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职能。明确出资人运营的主要是资本而非所投资的企业,主要负责资本向哪些领域投、投多少、用什么形式投,以及如何维护出资人的权益。重点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深化分类考核,分类核算,提高国有资产的监管效能和监管水平。四是进一步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公平竞争环境。通过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力求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
以防控风险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要树牢、践行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主动创稳、主动创安,加快健全覆盖企业战略规划、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安全稳定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全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及时有效化解投资、债务、金融业务、境外经营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二是强化企业海外利益安全,加快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维护境外资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把风险防控嵌入业务流程各环节,增强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内控体系有效性,确保各类风险可控在控,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安全控制作用,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根本上说,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坚定创新突破信心,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最大限度形成合力,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领作用,加大新一代AI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低碳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光电芯片、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锻长”,建立标准、树立品牌,优化商业模式,提升产业生态塑造能力,进一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更好支撑带动产业链循环畅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功能,将科技创新作为国资国企的“头号任务”来抓,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把一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成为科技攻关重地。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紧紧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大力推进科技攻关,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优势,探索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主动开放应用场景,探索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谋划阶段明确自主可控目标,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促进技术产品的完善和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快车道。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统筹,以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为依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升。下大力气争夺和树立在全球新兴技术国际标准制定、标准治理、竞争规则体系构建中的主导权,尽快解决关键行业和前沿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稳步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新兴产业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为此,要全方位营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落实国有企业创新的考核、激励与容错机制,加大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技术。同时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特区”,在政策支持上坚决做到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积极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经费“包干制”新型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开放研发能力、科研仪器设备、试验场地、应用场景等创新资源,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全社会之力共同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合作。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引领和安全控制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围绕现代产业化体系建设,发挥国有企业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作用,有效提升国内市场产业链、供应链的粘性、协调性和安全性,进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在“补链”上,紧扣我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进程中发挥国企作用。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更多“国企方案”。
在“强链”上,立足优势领域,练就更多独门绝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分门别类、因企制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大力推进服务型、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重点通过培育大中小微融通创新平台和基地,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对接和各层次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技术流动机制。
在“固链”上,构建融合畅通的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特别是骨干国有企业,加强对新兴产业、种子产业、未来产业链群研究,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进而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
在“拓链”上,加大对国外先进制造业的并购力度,推动技术溢出与创新要素加速回流,以高质量的“引进来”“买进来”提升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在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的掌控能力。要充分发挥我国在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势,吸引跨国企业将其研发部门、尖端产线等高技术环节留在我国,共同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协同降低欧美日发达经济体引导产业回流的压力。
促进供需平衡畅通国内大循环。国有企业要在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上发挥主导作用,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促进国内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首先要在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上发挥支撑作用,推进物流枢纽建设,建立应急物流体系,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其次要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助力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梯次和模式差异,引导劳动密集型、中低端产业向中西部省区转移,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需要以身作则推动经济要素自由流动、重点业务同步转移,降低制度性、地域性交易成本和全社会物流成本,共同打造高标准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增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新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的最新实践,体现了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强决心,也对国有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优质商品、现代服务贸易、要素跨境流动的自由有序上,体现在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安全、抗风险的能力上,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上,体现在我国参与国际治理的深度和能力的提升上。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要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特别是要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重点,优化产业全球布局,创新投资合作方式,提高对外投资质量和水平。骨干企业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与再造,坚定走好国际化经营方向,强化全球价值链的布局力、掌控力、塑造力,增强主动运用、积极引领国际规则的能力,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中国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同时,要强化国有企业对重点领域的保障功能,支撑国家战略安全。强化重点领域布局,增强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强化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通过打造现代新国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大力度科学合理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充分发挥国有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畅通循环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积极参与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促进共同富裕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当前,我国迫切需要经济方面有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迫切需要国有企业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政治、社会、经济责任,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更好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加快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充分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更加注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双碳”目标等,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动新基建,积极支持乡村振兴,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数字强国、网络强国、美丽中国等战略部署,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向上提升。同时在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海南自贸区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立足当前经济发展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及时推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是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巩固和提升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领先地位和竞争力优势。国有企业要高效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集“五基”建设,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和关键基础软件等,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行业和产业集群的现代化水平,书写新发展阶段“制造业当家”的新篇章。骨干国有企业还需要努力提高大宗初级产品、战略性资源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应急物资的供给能力,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此外,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还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支持和服务所在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共同富裕。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履行生产流通服务的职能,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还兼顾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要体现“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就要在践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实现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积累,划转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是增强社保基金可持续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可参照ESG(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评价体系的关键指标,聚焦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新就业增长点培育、国企收入分配优化,促进国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大国有资本在教育、医疗保障体系、保障住房方面的投入。国有企业要维护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功能,在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同时,坚决维护、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管理权利,不断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制度;大力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加强企业职工民主监督。
打造现代新国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发展总的使命、目标与任务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资国企应有力量。显然,传统国有企业难以承担这样的使命和任务,为此,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创新需要以打造现代新国企为着眼点,进而以现代新国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所谓现代新国企,就是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国有企业。现代新国企具有体制制度新、布局结构新、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等特点。只有打造和涌现一批现代新国企,才能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等作用。现代新国企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打造出现代新国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万华烟台工业园时所强调的:“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更不是私有化,而是以强化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为目标,基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务及重要作用进行改革,关键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力,要坚持分层分类分地区改革,要一行业一策,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不能搞“一刀切”。国有企业的创新既包括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也包括科技创新,改革和创新是分不开的,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也是分不开的。
加快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与之相应的也会有不同的载体和质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当前生产力已经产生了质变和跃迁,即出现了“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是由科技创新引发和主导的,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主要业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的新型生产力样态。新质生产力以知识密集型劳动和技术、管理、企业家精神以及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由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构成,以新能源作为能源,以算力作为评价标准。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和适应,而现代新国企就是这样一种生产关系的微观组织和载体。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国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因此,我国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制和路径就是通过打造现代新国企、新民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由此,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关键目标是通过打造现代新国企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结语
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基于其功能定位和责任需要承担新的使命和任务。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并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大力打造现代新国企,更好承担新的使命和任务,完成新的发展目标。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做强做优做大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做强做优做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国有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国有企业要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和支持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所有经济体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实现国民融合、国民共进。不同所有制经济都要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做贡献,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各种风险挑战。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在机制上取长补短、市场上相得益彰,共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以创新为引领增强国有经济“五力”研究(22AZD032)阶段性成果】
更多内容,请点击封面购买杂志
△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精彩回顾(请滑动查看)
来源 | 《国家治理》2023年11月下
原文标题 | 我国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与主要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的重要论述
作者 |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 政
原文责编 | 李 懿
新媒体编辑 | 王 洋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国家治理》杂志、国家治理网及人民论坛网!
声明:《国家治理》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
点击关注我们